发新话题
打印

民国历史上的“岳武穆”

民国历史上的“岳武穆”

民国历史上的岳武穆fficeffice" />


——郑锦玉《碧海钩沉回忆思录·孙立人将军功业与冤案真相纪实》一书读后


 


荆楚


 



 


笔者于20067月采写了一篇《全州有这样一位抗战老兵》的通讯,把全州东门对岸莫家塘村的抗战伤残老兵刘礼仁老人的凄凉晚景报道了出来。遂引起国内一些富于爱心的年轻人的关注。南宁和桂林的一帮年青人,专程来全州看望了刘礼仁老人,以表达他们对这位抗战伤残老兵的敬意。


 


几十年来,在中共当局肆意歪曲和篡改中华民族伟大的卫国抗战的历史事实的情况下,在刻意抹杀抗战历史真实的社会氛围中,并在“猫论”、“摸论”、“不争论”的机会主义总路线的误导下,遂使我整个中华民族,几乎陷入道德迷失、物欲横流的泥沼之中。这不但玷污了321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抗战英烈,玷污了战火中牺牲的3000万人民,更为严重的是,将我民族的是非荣辱观弄得一塌糊涂。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却有一群年青志愿者,他们不远千里,不辞辛劳,颇费周折地找到刘礼仁老人,来表达他们对抗战老兵的慰问和敬意。


 


在此,我要向这些年青的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光明和希望所系!他们是我们民族良心并没有泯灭的见证!


 


今年以来,四川抗战老兵联谊会的老兵们联系上了我。他们认为,像我这样的年青人,竟然还记得他们这些老人们——曾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而浴血战斗的历史。这让他们感到很是欣慰。乃希望跟我交朋友,并邀请我去四川……


 


我为自己能成为他们的忘年朋友而倍感荣幸,却让我在心灵深处流泪——这些风雨飘零的抗战老兵,竟是如此孤独,而不被世人关心!


 


确实,在中共当局的眼里,参与中共夺权内战的人,是大大的功臣。自有高官厚禄优待着。而这些历经抗战之血火洗礼的九死一生的退役或伤残的国军老兵,都是“历史反革命”。几十年来,他们受尽了当局的歧视和迫害。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又受到新一轮九死一生的无情淘洗。


 


后来,移居美国的郑锦玉先生,偕小女飞蓉看望了这些抗战老兵,并赠送了其新著《碧海钩沉回忆思录——孙立人将军功业与冤案真相纪实》一书。而抗战老兵联谊会中黄绍甫先生,竟然将郑锦玉先生签赠的那本书,转寄给了我。说我“钻研这段抗战的历史,更需要它的”。并附寄了一张郑锦玉先生与抗战老兵的合影……让我感到受之有愧。


 



 


获得这本由台湾水牛出版社出版的印刷和装帧十分精美的书籍,不禁反复摩挲,并珍爱之。大陆版的书籍,其装印质量,根本无法跟其相比。这让我看到了台湾出版界的敬业精神。


 


展卷恭读这段史迹,我几次被弄得掩卷而泣。使我难以继续阅读下去。只好合上书本,抹去泪水,休息一会儿,待情绪稳定了,再接着读下去……让我痛泣的地方太多太多,我在这里也不能一一列举。仅举几例,以向读者贤明作个简要的介绍:


 



 


在孙立人将军被幽闭的33年中,郑锦玉先生以“水电工”的身份,逃过情治人员的监视和干扰,经常进出孙立人将军的居所。郑锦玉先生与孙将军接触得多了,遂被孙立人将军坦荡的胸襟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乃试图探究孙立人冤案的究竟。


 


随着郑锦玉先生对孙立人案件了解的逐步深入,他乃得知,孙将军因卓越的军事才干,声震世界,更受到美国和西方各国的普遍敬慕。连与之交战的日军官兵,都将其视为“战神”,对之敬畏如神明。但却遭到蒋氏父子的猜忌,遂被构陷成狱。使孙将军蒙受了千古不白之冤,直到他不幸逝世。看到这一切,郑先生悲愤难抑。


 


郑先生凭着一腔热血,二十余年如一日,遂广泛调查,多方求证。并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孙将军所遭受的千古奇冤奔走呼号,一定要还一代名将之清白……


 


人说“国危思良将”。而蒋中正父子却出于对功高震主的孙立人将军的猜忌,竟然是反其道而行之——“国危黜良将”也。遂使我锦绣山河沦陷破碎。遂使秦火荼毒我亿万华夏生灵……


 



 


该书的叙事主线,是以孙立人《负笈求学、文武兼备》开始,讲述了孙立人先后从清华大学留美预科、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维吉尼亚军校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效命军旅。以其优异的学识才华,却拒绝军界高层的赏识超拔,自愿从低级军官干起……后受命组建税警总团。


 


19377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凶焰炽烈的日军,宣言三个月亡我中华民国。紧接着,8·13淞沪抗战全面展开。


 


组建不久的税警总团,受命开赴淞沪战场,配属张治中之第九集团军,被分为两个支队。孙立人属二支队,任第四团团长,率第四团参加淞沪抗战。当何绍周、王公亮两位支队长因指挥无方而被撤职的时候,而孙立人率领的第四团,却在温藻滨和大场两处,屡建奇功,每败日军之凶悍进攻……遂被升为二支队少将司令。


 


嗣后,孙立人率二支队防守苏州河周家宅一线。日军一再进攻孙立人防守的苏州河防线,皆被孙立人率军击退。后来,日军增派五倍以上的兵力,攻击了三个星期,还是无法得逞……


 


四十多天激战中,孙立人料敌如神、指挥若定,越战越勇,越战越神。成为淞沪大战中,日军损伤最惨重之地区……在这场血与火的恶战中,孙立人不幸身负21处弹伤,浴血战场,生命垂危……


 


财政部长宋子文先生,见孙立人将军生命垂危,深以为忧。乃派出专机,令其弟宋子安专程护送至香港治疗。将他的生命从死神的手上抢了回来……


 


在组建远征军远征缅甸的过程中,孙立人所率的38师,于194245日开赴蜡戍。这是受命开赴缅甸前线的最后一支部队。他们开赴缅甸之时,已经是英国盟军试图放弃缅甸退保印度之时。由于而缺乏协同精神,再加上英军对中国军队进入缅甸的多方猜忌,在戴安澜之200师同古血战失利之后,遂决计退后组织新的战役……


 


撤退途中,英军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地区。正在呼天不应、入地无门的危机时刻。孙立人接到英军团司令史琳姆的亲身求援,孙将军答允后,遂试图说服杜聿明予以支持。但杜聿明却以自身危急为由,千方百计予以阻止。孙立人遂向杜聿明立下军令状——“不解围成功,就提头来见”。遂愤然独率缺一营兵力的一一三团不过900人的兵力,凭着他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屡屡利用夜间的掩护,广布疑兵,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毙凶焰正炽之顽敌1200多名,将日军缺编之一个师团一万多人击溃,解救出英国盟军7000多人……古之司马穰沮、诸葛孔明、孙武、岳飞,在孙将军的面前,也变得相形失色。


 


第一次远征战役战略失败后,孙立人再三受命为大军殿后,担负着最危险、最艰巨之任务。以阻止日军的追击,以保护十万大军的安全撤退。经过众多艰苦卓绝的恶战和苦战,在完成殿后掩护任务之后,竟奇迹般地从日军的围追堵截中,全身而退到了印度蓝姆伽。


 


而杜聿明亲率的近十万大军,进入野人山之后,几个月中,在毒虫、猛兽、饥饿、疾病、瘴痢、疟疾的袭击下,最后,只剩下数千饥饿疲病的残兵……最后,还是仰仗孙立人和美军的搜索和解救,才得以虎口逃生。


 


尽管如此,孙立人却受到杜聿明整治。说他不听将令,要对其进行军法处置……


 


退到印度蓝姆伽休整的38师,经历数月连续恶战,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当英国总督和军方检阅时,其军容之整齐,士气之旺盛,让打算对中国军队缴械的驻印英军也心生忌惮和钦敬。因为在孙立人将军的心目中,军队代表着中华民国的形象威仪……


 


孙立人将军练兵严格,却又爱兵如手足。孙立人坦率真诚,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从不计较个人之名利得失。孙立人以卫国保民为己任,大军所过,军纪肃然,秋毫无犯,深受国人爱戴钦敬。孙立人以他的人格魅力,在将士们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孙立人运筹谋划,料敌如神,他一出场,往往使处于胶着状态的战局全盘皆活。他是统御战局的灵魂性人物。他以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被官兵目为神人。孙立人知人善任,把战功卓著用兵如神的李鸿将军委以重任……孙立人指挥训练有素的远征军,如伸手掌而运五指。其军令贯彻之坚定彻底,使这支军队有着出神入化的战斗力……


 


1944年,中国远征军从东、西两路向驻守滇南缅北的日军发起猛攻。虽然东路中国远征军英勇战斗、伤亡惨烈,攻下了险要之松山、龙陵、腾冲等地,但没有构成对日军的致命打击。


 


而西路远征军经过六个多月的严格训练,被国仇家恨煎熬和激励的官兵。在美英盟军的后勤支援下,遂于1944年发起了第二次征缅之战。


 


西路远征军在孙将军的出神入化的指挥下,想敌人所不敢想,出敌以不意。艰苦卓绝,创造了战争史上辉煌功绩。以新一军为主力的西路大军,竟将日军八个师团20万精锐,悉数歼灭。日本战史专家至今仍把缅甸之战视为“缅甸地狱之战”。


 


在整个西路远征军征战过程中,其艰苦卓绝的壮举,其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如有官兵负伤,肠子流出,乃将肠子缠于腰间,毙敌二十余名之后,才壮烈殉国。如有将士负伤昏迷于病榻之上,仍然大叫杀敌。如在攻占巴莫的战役中,被新一军打疯了的日军,乃不顾一切进行疯狂反扑。一天,日军借着晨雾的掩护,偷进了113团二、三连的阵地,冲进了交通壕……机枪手已被日军刺死……预备机枪手陈兴云,在左肋挨了一刺刀的情况下,急中生智,他左手用力把敌人的刺刀摁在地上,右手掐住了敌人的咽喉。陈兴云的五个手指,就像五根钢筋,戳进了敌人的咽喉,用力一扯,竟将敌人的舌头从颈部扯了出来。勇士的壮举不但轰动了前线,也轰动了其家乡成都……使美英医官和护士对这支英雄部队无限敬仰。在他们忘我工作、精心治疗护理之下,竟有十多次负伤经治疗重返前线杀敌之惊人记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立人将军不忘国耻,对于参予了南京大屠杀之最强悍日军之第十八师团,孙将军发出气吞万里的将令——“对于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兽兵部队,绝不允许其投降,坚决予以歼灭”。大伸我中华民国国都沦陷、人民惨遭屠戮之国耻……


 


就在孙立人率军歼灭20万缅甸日军的过程中,美军工程兵紧跟大军的步伐,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构筑中印公路的巨大工程,并同步敷设了1850英里的输油管线……公路通车和输油管线接通后,盟国的粮秣弹药等战略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往各抗日战场。为中国军民对日军的大规模反攻作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蒋介石与史迪威因个性不合矛盾颇深,但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第二次远征缅甸所做出卓越贡献,国民政府遂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孙立人率军横扫20万日军,幸遇了史迪威将军这样将帅奇才。孙立人因为出色的运筹谋划和指挥才能,而频频顶撞史迪威将军。而史迪威却十分欣赏孙立人的卓越才干,反而对其更加信任。对那些惯于俯首帖耳的将领,史迪威反而不让其担任重要的战场角色。正如书中所叙:“孙立人频频顶撞,史迪威有气度容纳,是孙立人的幸运。而史迪威有孙立人这样优秀且敢于直言的将领,也是他的幸运。郑洞国将军凡事都不争执,史迪威反而不欣赏。除密支那战役后期外,也不让他参与作战指挥。只让其负责后勤和训练。”


 


缅甸战役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苏俄暗渡陈仓的大力支持下,将缴获的一百多万日军武器装备了一百多万共军。有了这一百多万日军武器装备的军队的本钱,乃执意要从国民政府手上夺取政权。孙立人在杜聿明与共军处于相持胶着的战场态势下,临危受命,回到新一军的指挥位置,开赴东北战场。孙立人一出马,仅一个星期,就打得林彪抱头鼠窜、丢盔弃甲。收复了东北半壁河山,直趋松花江畔,准备攻取哈尔滨。但杜聿明出于嫉妒孙立人的赫赫战功,也出于马歇尔的“军调小组”施压,蒋介石遂连下“十二道金牌”,严令孙立人退兵……


 


经过这次战役,毛、周、刘、朱等哀叹:有孙立人在,就没有夺取东北的可能……后来,孙立人被心胸狭隘而又指挥无方的杜聿明排挤出东北。蒋介石因优容其嫡系心腹爱将杜聿明,而将孙立人派去台湾练兵……毛、周、刘、朱乃大排筵席,举杯相贺,弹冠相庆……以后的历史结果,我不说,读者朋友也是知道了的。


 


后来,林彪百万大军横扫东北,但因为畏忌新一军,对于原新一军38师守御之长春,不敢正面交手。乃调动13个纵队(独立师),对长春实施了长达5个月的围困。饿死近30万平民。比较一下南京大屠杀,毕竟是日本兽兵用“快刀”来屠杀军民,但长春被饿毙的近30万军民,历经了5个多月的饥饿煎熬,纷纷命赴黄泉……其惨绝人寰的情景,实在令人不敢想象。他们的冤魂向何人申讨?今天的共产中国,也不容人们回忆这段史实。使很多人只知道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并对之大呼小叫不休……


 


江山沦陷于苏俄傀儡政权之手之后,孙立人担任国府陆军总司令等要职,精心保卫台湾之安全。乃派出刚刚完成整训的新201师之二个团,作为据守金门的主力。并亲临古宁头前线,运筹谋划。指示金门守军,若共军进犯,先放共军上岸之后,再聚而歼之。


 


19501020夜,共军之叶飞率部进犯金门,乖乖钻进了孙立人预先设好的口袋之中而不自知……结果,古宁头一战,一万多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共军官兵,只落得片甲无回的悲惨结局。毛、刘、周、朱等人,一听到孙立人将军之威名,就心胆俱裂,只能望海而叹……(孙立人将军一贯让功于前线血战之将士,致使今日两岸史家,皆认为古宁头大捷是瑚琏之功云云)


 



 


据《碧海钩沉回忆思录·孙立人将军功业与冤案真相纪实》一书记载,远征缅滇日军之战役结束之后,每当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在仁安羌与缅北大地的古战场旧址上,当地人还常常可以听到中国远征军英魂与日军鬼魂的相互厮杀的震天呐喊声……日本国民和政府听到这一消息后,心中惊悸难安,遂报告日本政府,乃拨出专款,于70年代,修筑了多处挺拔高耸的阵亡日军的“招魂碑”和庄严肃穆“安魂庙”……而我远征将士的英灵,安厝之处何在?


 


因为林彪屡屡惨败于新一军之手下,林彪征服广州之后,就将孙立人将军令3000名日军战俘修筑的广州白云山新一军烈士陵园铲平和捣毁(今天已变成了商业建筑),以发泄其怨气……


 


孙立人将军虽然没有像岳飞一样被害于风波亭,毕竟被软禁到含恨去世。历史的轨迹,竟然是如此奇迹般的重合!


 



 


对于这位威震世界的常胜将军,对于他的众多盖世奇功,对于其解放大陆之壮志未酬等等,我不能在这篇短文中过多列举,就此收笔吧!整个阅读过程,让我泪眼朦朦——是为孙将军痛!是为孙将军泣!是为中华民国“国危黜良将”而扼腕痛惜!我想,如果我有机会踏上台湾,就去吊祭孙将军之英灵!


 


至于孙立人因为功高震主,也因为深受美国政界和军方的器重,从而招致蒋氏父子的猜忌。遂命令情治机关,设计构陷孙立人将军信任的众多部属将领,并诬陷孙立人“发动兵变”云云。这段历史,因为涉及的人物众多,过程较长,篇幅较大,还望读者诸君找到郑锦玉先生的原著一阅,才可以拨云见天、一目了然的。


 


读罢掩卷,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怎样才能跳出独裁专制制度下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之历史规律,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今日共军高级将领们以为鉴镜的一段历史!


 


读郑锦玉先生之大著,我感到,这不是用笔墨所写,而是郑先生用热血和着泪水在为抗战英烈的不平遭际而仰天长啸!


 


写于民国96112223


首发于《民主论坛》


 


后记:郑锦玉先生看到这篇文章后,很喜欢。乃隔洋来电问我:想用这篇文章作为再版的《碧海钩沉回忆思录——孙立人将军功业与冤案真相实录》一书的序言。我告诉他:只要先生喜欢,取去就是,毋庸问我……

TOP

以楼主的文笔和功底,这些都是可以拿稿费的。

TOP

可以拿稿酬,但不能以拿稿酬为写作目的。

TOP

嗯,不管怎么样毕竟是平日的积累和辛苦的“码字”。
收取合理的费用是理所应当的。

TOP

先生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茶馆的文章已经读过,历史版的等有时间再仔细拜读。

TOP

孙立人将军实为军事奇才,只是在奉行性格决定人生的中国,必注定其人生的坎坷。
感谢楼主的精彩文章。

TOP

感谢荆楚先生的好文章。

TOP

继续,马上顶完

TOP

感谢荆楚先生的文章

TOP

几乎一看这个标题,我就只想到一个.孙立人~!
结果果然是....

也难怪蒋会失败.国民党内斗也厉害.像孙立人将军这样的竟然得不到重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自由之心 于 2010-6-11 15:11 发表 几乎一看这个标题,我就只想到一个.孙立人~! 结果果然是.... 也难怪蒋会失败.国民党内斗也厉害.像孙立人将军这样的竟然得不到重用~!


自由之心先生真是有心人。对这段历史很了解。我是看了不少书籍,才知道这段令人扼腕的历史的。

TOP

又知道了一名民国虎将,谢谢楼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