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抗日名将张灵甫命断于中共匪谍之手

抗日名将张灵甫命断于中共匪谍之手








张道宇在张灵甫成仁处瞻仰鞠躬



王玉龄字赠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


74师是抗日铁军,是国军的军魂,而74师军长张灵甫更因抗日重要战役屡屡获胜,而被称为“常胜将军”。蒋中正,他听到74师的噩耗,悲愤欲绝,说道“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


共匪引发内战 却被常胜将军逼走山东


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因国家财政困难而裁军,大力消减军队及地方部队。以转业或资遣方式,裁汰官兵180万人。主因是国家支付不起庞大的军费开销。但是共匪却趁此将其收编。1945年底至1946年初,共匪开始到处叛乱,阻挡破坏国军接收日军降地,国民政府忍无可忍,不得不应战。


其实早在1944年底张灵甫在陆军大学学习时,就曾向蒋介石进谏:“中国当前之患,不在日寇之侵略,而在共匪之叛乱,现共匪趁我抗战之机,不听命令,扩张实力,规避作战,若抗战胜利,彼必师俄共故智,乘战后疲惫,起而叛变,望早为之计。”但因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早已打的精疲力竭,因此不愿再战。


而在抗战中已养精蓄锐的共匪却选择在此时向政府军大举进攻,发动了内战。在1946年7月,第74军被调至苏北前线。张灵甫率74军先后攻占被共匪占据的淮安、淮阴等重镇和十几座县城,声名大振。另外,在10月则仅花了14天时间强攻下共匪军事要地涟水。因此,在此战役后共匪不得不从苏北撤退,被迫进入山东。


隐匿国防部特务 拟定送死计划


虽然常胜将军张灵甫节节收复失地,致使共匪被迫进入山东。但怎么也没想到这节节的胜利,却反而导致张灵甫因此而命丧黄泉。


由于国防部有关人员对鲁南山区地形不熟,因而被匪谍利用,拟定了置张灵甫军于死地的作战计划:命令张灵甫军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受纵队司令李天霞指挥及支援。令驻汤头镇张淦纵队,向界湖担任右翼策应。令驻蒙阴黄百韬军向北桃墟担任左翼策应。


但鲁南山区尽是崎岖的山路,第74军人马拥挤,宿营、补给均极其困难。到处都是岩石,很难构筑工事,大炮不能灵活运动,拉拉推推,几乎变成了累赘和废物。对这种逢山不能开路,遇水(汶河)搭不成桥的绝境,第74军将士都有怨言。


据随军国民政府官员毛森的回忆录说,张灵甫当时曾牢骚满腹地说:“我是重装备部队,如在平原作战,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二、三十万人都来打我,我也能应付;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5月11日晚,74师尚未行动前,中共匪部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便收到内线送来的国军作战计划,粟裕决定用二十万人围攻张灵甫3万人。


发现事有蹊跷 却遭驳回


在孟良崮会战前的那天晚上,国民政府的一些随军官员也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即向汤恩伯总司令报告了情况:共匪陈毅部有二十万人,都隐伏在坦埠附近,汶河水位虽然不深,但沙滩广阔,通过广阔的沙滩,非常艰苦,74军暴露在二十万匪军火力面前,太危险了,而其他诸如李天霞、张淦、黄百韬等部队不是地形上受高山限制,就是距离太遥远,恐怕无法来得及策应支持。


汤恩伯听后非常不安,立刻用电话向国防部参谋次长、当时的作战厅长刘斐作了通报,但此举却遭刘斐回话制止:“这是最高统帅的决定,命令既下,不能更改。现主席已休息,不便惊动他。”


虽后来又打电话向徐州的顾祝同报告,但顾祝同则回答:作战命令直达各整编师(即有关各军部),徐州陆总及你的兵团部,只是指示照办,负责督战,明晨即开始行动,照命令行事吧!


共匪二十万人海战术 张灵甫舍身成仁


第二天当张灵甫开始渡河后,就随即遭到共匪的攻击。共匪用人海战术消耗74军弹药,用迫击炮炸破岩石,山石崩裂,使拉大炮的千百马匹狂奔,大批人马伤亡,危急时刻,张灵甫组织部队进行了顽强而严密的抗击。共匪不惜以人海战术作代价组织了一次次冲锋,均被第74军逐次击退,共匪的尸体堆成了山,但是山上无水无树,国民政府军在烈日曝晒下饥渴难忍,最后以马尿马血解渴,水冷式重机枪也因枪管烧红而哑了。血战四昼夜之后弹尽粮绝。当共匪蜂拥而至时,通往74师指挥部的山谷,尸体堆了近7米高,山岩被染红……。孟良崮漫山遍野都是血水,据说如今山上的土石仍然都是血红的颜色。


据参加过孟良崮会战的共匪头子回忆起当时对战的情节,仍对74师心有余悸:“74师太能打了,就算是败局已定,他们也会拼命打下去。那时我们进攻部队的伤亡已经非常惨重,远远超过了几个74师,已经打得心惊胆寒,如果国军的其他部队早来几个小时,可能结局就完全不同!”


最后,因74师被团团包围又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军长张灵甫在向国民政府国防部发出最后一封舍身成仁的电报后,与副军长蔡仁杰、师长卢醒等集体自杀,时为民国36年(1947)5月16日。


国防部隐匿特务 直指刘斐


那么究竟是谁制订了这次的攻击计划,好置张灵甫于死地呢?事情在刘斐投共后有了揭晓。原来当时的国防部参谋次长、掌握国民党调动军队大权的刘斐中将竟是中共特务!


据当时的国防部次长刘士毅回忆,当时国防部三位次长与三位参谋次长为了检讨军事情势,每周六聚餐一次,地点多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便面谈连络一切。但每次会后刘斐都会对我们说,他被剿匪军事弄得头痛,需要去上海轻松轻松。我们不疑有他,直到他投匪后,我们才发现他是潜伏在政府中替匪做工作的人员。而他的每周说是去上海轻松,实际便是去传递情报。


周恩来也曾经说过:"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主席”就已经看到了。"


此事后来也在毛匪的一席话后得到印证。曾经有些共干想清算刘斐,但毛匪在答复党员这些责难时,把当年的秘密公开了出来,他说:“你们不要以为国家对刘斐“同志”太好了,其实今天我们能够解放全国,刘斐“同志”是曾经立下了大大的功劳的,因为他曾经冒了非常大的危险,勇敢的把国民党所有的军事作战计划,通通供给了我们,我们才能按原定计划把国民党打垮。"(1949年后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研究组组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长,“政恊”副主席、“人大”常委等职。)


而当时若没有匪谍刘斐提供的这个作战计划及通风报信,人称常胜将军的张灵甫也许就不会命丧孟良崮了。



[ 本帖最后由 wusb168 于 2010-4-11 21:31 编辑 ]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士兵的回忆:《追思孟良崮英烈》

作者:许荣



号角吹,战鼓响,草虫鸣,蚱蜢跃,热血男儿练刀枪;抗日军兴,我和不愿看到河山沦丧的青年一样,毅然于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满十六岁时,投入七十四军,展开保家卫国的生涯。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常德战役和三十三年六月长沙第四次大捷,以及湘西会战中,七十四军发挥铁血精神,大胜日军;虽在三十三年八月,增援衡阳第十军,激战于外围的鸡窝山时受挫,衡阳失守,黔桂告急,即由邵阳转进芷江、武冈,与盟军并肩反攻,在武岭雪峰山力挫顽敌。
抗战胜利,七十四军集结芷江,改编为师,换装为机械化部队,原任军长王耀武中将调任山东省主席,由张灵甫接任师长,接收南京,兼负卫戍任务。
 
民国三十五年春,中共扩大叛乱,整编七十四师奉命剿共,并指向苏北。到了秋天,苏北遭逢豪雨,而淮阴城外高兴桥地势险要,攻击受阻;但随即改变战术,趁夜沿淮阴南门右翼之沼湖,突击淮阴城南门,于拂晓时一举攻下,相继克复淮阴和淮安。
同年十一月间,进击共军老根据地涟水,面对顽抗共军及其人海战术,师长张中将下令,集中全师炮兵火力,将涟水城炸成焦土;步兵又编组突击队,终以各式火炮和精密枪械击溃共军。
 
三十六年二月,大军进入陇海路全线,暂时休息。战场上,物资缺乏,平时营里买头猪四个连分。三十六年春节,七十四师在山东谭城过年,除夕纯吃面疙瘩,没菜配,也没年味!
三月初,部队续向冀蒙山区推进。六月上旬,统帅部要求澈底歼灭盘踞溜博之共军,令徐州剿共总司令负责此项任务,第一兵团之一部攻击坦埠,以七十四师为主力,经垛庄至孟良崮,向坦埠前进,进抵大箭山时,与共军开战。据敌俘供称:共军主力第一、三、四、五、八纵队已达战场,但本师仍依照命令攻击前进。
至六月十四日共军后援逐次加入战斗,我军态势不利,乃转孟良崮坚守。当晚激战,第三排排长罗世玉中尉壮烈牺牲,我为上士排附,左腿中弹负伤,即转送山洞疗伤。
十五日共军续以围点打援,并用人海战术围攻我军,战况益烈。十六日粮弹俱绝,师长张灵甫中将抱必死决心,以成功成仁大义勖勉部属,官兵振奋,以同袍大体作墙,浴血苦战,至下午三时许,伤亡殆尽。师长见无法扭转战局,偕同副师长蔡仁杰、副参谋长李运良、五十八旅卢醒旅长等将领,从容而出,举枪高呼:”中华民国万岁……万岁!”再进入指挥所自戕成仁,为革命军人树立典范。张师长留言:”十余万匪向我猛攻,我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也!上报国家暨领袖,下达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望幼传之,灵甫绝笔。”由副官设法逃出转交亲人。
七十四师在抗战时屡次建功,最后在孟良崮战役中,面对十倍敌军仍奋战到底,迄今六十一年,幸存者追念当日英烈长官、同袍,点滴在心头!
 
许荣先生,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入伍,曾参与抗战、戡乱诸役,服役军旅三十余年。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李天霞的责任

1947年1月,国民革命军统帅部部署“鲁南会战,分左中右三路军向山东临沂方向压进,计划消灭中共华东野战军。左路军由整编11师师长胡琏指挥(率11、59、64三个整编师),中路军由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指挥(率74、83两个整编师及第7军),右路军由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指挥(率25、65两个整编师及65师(旅)。  1月30日,李率部攻克新安、郯城。2月初,李兼任第一纵队司令官,2月15日,李率整编83师首先攻入“临沂”,在中共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周围,由国军工兵起出中共埋设的地雷三千多枚。中央社发布捷报“鲁南国军攻克临沂,取得空前胜利……”李受到蒋介石召见。3月间,汤恩伯为第一兵团司令,到临沂指挥军队进攻蒙阴。令整编74师、83师到临沂以西梁邱山区和李家庄地区进行扫荡,为大举进攻蒙阴作准备。4月,汤司令官命令李天霞第一纵队由临沂向蒙阴进攻。4月下旬,整编74师已到蒙阴城郊,整编83师已到猴子崖。李得到情报;陈毅所指挥的十几个纵队都聚集在临沂到蒙阴的公路以东地区,李担心沿公路摆开的一条长蛇阵被敌军吃掉,不敢贸然前进,擅自决定后撤。他令整编74师后撤40里,亲率整编83师撤向瑗玉湖。正当他们后撤时,徐州“剿总”派飞机到蒙阴一带侦察,发现部队不是前进而是后撤,随即报告汤司令,汤正在为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给他的信;要求脱离李天霞指挥,而举棋不定时,接报李天霞擅自行动,于是汤司令在未考虑利害关系的情况之下,免去李天霞第一纵队司令职务,同时将整编74师拨归整编25师师长兼第四纵队司令黄百韬指挥。5月初,李率整编83师主力推进到青驼寺策应整编74师攻略蒙阴。5月7日,汤司令电告李“据第七兵团司令官张淦报告,沂河以东发现共军四万余人,有向该兵团进攻模样。李即向汤建议;共军主力如果确在沂河以东,我军拟应变计划,以74师控制垛庄附近,搜索当面敌情,并趁机收复蒙阴。83师协同七兵团将敌主力消灭之。汤司令以夜深人静,唯恐敌军窃听电话为由,命一切计划待明天再说。次晨,李欲将行动计划报告汤司令,无奈电话线被切断,再试图用无线电向兵团部报告,终亦因气候恶劣未能奏效。李果断下达命令“部队向东移动”。9时许,徐州“剿总”派飞机与整编83师联系,发现该师擅自行动。这时蒋介石正在徐州“剿总”,得知此情况速向汤司令查询,汤司令报告:除令整编83师向蒙阴进攻外,其余一慨不知,蒋介石十分震怒。5月12日,整编74师离开垛庄,进入山区开始向坦阜进攻。汤司令命令李天霞派一个加强团进占桃花山(距孟良崮东南约10里),李为保存实力,只派一个突击大队(相当于一个连)到桃花山去,结果突击大队被共军全部消灭,少校大队长王寿衡阵亡。鉴于情况严重,李急忙在5月13日清晨派19旅57团前往桃花山,并授意罗文浪团长冒充旅部番号。罗率部一到桃花山,即被共军围歼,整编74师和整编83师被共军从中隔开。5月15日,整编74师被共军10万余人包围于孟良崮。李奉命率部队西移驰援,被共军两个纵队所阻,七进七出。5月15日上午,李将整编83师从四山子拉回大官庄,途经邹家峪时,徐州“剿总”派飞机投下一个通信袋,为陆军总司令顾祝同转达蒋介石的命令:要李天霞解74师之围。如赴援不力中途停顿,定以畏匪避战,纵匪害国,贻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李犹如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拼命,他用上了预备队,与共军第八纵队血战数小时,经过反复争夺攻占万泉山。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成王败匪,历史一向如此!

TOP

不止刘斐一个间谍吧,很多的,象潜伏里的一样,不过都被老毛杀了

TOP

帮一下楼主把责任说完

蒋中正、顾祝同,加上汤恩伯,一个“总统”、一个“总长”、一个“兵团司令”,三个人,三级统帅,竟然指挥不动一个整编八十三师,管不了区区一个李天霞。

黄伯韬慑于严令,拼死营救,但飞机大炮,美国装备,整整一个师,三天打不下一道天马岭。李天霞发现陈毅主力后,首先逃跑,逃向青驼寺,靠近六十四师,以图自保,使七十四师右翼完全暴露,陈毅粟裕数十万大军,从容包围孟良崮,把七十四师围得与铁桶相似。

战至最后,蒋介石亲自命令李天霞向前推进,向孟良崮靠拢,拼死解救七十四师,这个李天霞胆大包天,他竟然指派一个加强连,冒充整编八十三师,虚张声势,向孟良崮攻击前进,声言拯救张灵甫。其主力呢,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眼睁睁地看着友邻七十四师覆灭。

这就是战场,这就是当时的国军的军队,这就是电影《南征北战》向后人展示的“张军长”呼喊“李军长”那一幕

[ 本帖最后由 lookmy 于 2010-4-12 21:06 编辑 ]

TOP

蒋介石决心杀黄伯韬,李天霞,黄伯韬侃侃而谈把张灵甫说成了千古罪人

南京,华东战场军事检讨会议正式召开,未等蒋中正说话,总指挥顾祝同为了自己面子,首先指示黄伯韬上场,大骂张灵甫违抗命令,擅自行动;然后慷慨激昂,拍着胸脯表示,愿一身承担所有责任,与顾总指挥无关,与兵团司令汤恩伯也无关。

黄伯韬侃侃而谈,发言长达两个小时,并且与顾祝同、汤恩伯有过密谋,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为了逃避责任,把张灵甫说成了千古罪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kiss6703 于 2010-4-11 20:22 发表 成王败匪,历史一向如此!


前提是统治者完全掌控舆论,而历史进化到网络时代就要还共匪以本来面目了。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搂主的粉丝啊!该叫果脯还是灵丹呢。粟裕最后还下令为张换了件新衣服,以示尊重,也算入土为安了。有英雄惜英雄的味道。现在对张公的评价也挺正面的,就别不依不饶的了。你还别说张还真挺帅的

TOP

回复 10# yc911 的帖子

你快拉倒吧,穿的什么新衣服?那是对人的尊重吗?白痴一个你!

TOP

回复 7# lookmy 的帖子

这应该是史实记载,此次战役名为陈毅实为粟裕指挥。
张灵甫为凶猛武将,其性格不言而喻。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陈毅忧于张的勇猛而犹豫不决,据说是粟裕一拍桌子,厉声道,“打!没人会救他!”
作战计划泄漏已失先机,再加上实际作战时的“没人会救他”的缺乏偕同,军又处于绝地,面对近十倍的强敌,能顶上数天实属不易了。可见其战斗力的强悍。
据说,共军士兵拿下孟良崮后,因伤亡惨重而私自杀俘兵泄愤。其战事惨烈可见一斑了。
但愿能有一天,这块土地上能减少和停止内部精才的消耗和搏杀,能拢到一起坐下来,好好做点对得起这片土地的事情。
当年的“车轮滚滚”的农民们,能活到现在的或者能得知其后代的生活现状的,不知道其“车轮”还能再度“滚滚”否?

TOP

要说抗日,当时张在74军只是个团长,74军军长是王耀武,张成为74军军长是44年了,当时王因为战功升任集团军司令,结果张和李争夺军长成功,才上位,李只好离开了74军
为什么不吹王是抗日名将?因为他在济南被土共抓了俘虏不说,还埋怨那个三姓奴家投共不事先告诉他,好大家同去,接着还发表反蒋通电.
所以哈GMD的不吹他这个军长,转吹团长
感谢好意,不过,糖衣吃下,炮弹丢回去!
什么YY,NC,JY,WT,5M,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只有一个词永远是那么的耀眼,那就是—————SB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云易 于 2010-4-18 17:05 发表 要说抗日,当时张在74军只是个团长,74军军长是王耀武,张成为74军军长是44年了,当时王因为战功升任集团军司令,结果张和李争夺军长成功,才上位,李只好离开了74军为什么不吹王是抗日名将?因为他在济南被土共抓了俘虏不 ...


真滑稽,你说团长就团长啊,怎么不说张灵甫读军校时还没有军衔呢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不是说抗日名将吗 ,张读军校时候还木抗日啊,再说了,哈张你总该知道他抗战时候的官职嘛,当时74军军长确实是老王啥,你非要说他手下张团长是抗日名将也没啥,不过当时确实抗战开始是团长嘛,因为杀妻案进了班房,抗战开始才出来戴罪立功,又不是什么新闻
不知道有什么好生气的
感谢好意,不过,糖衣吃下,炮弹丢回去!
什么YY,NC,JY,WT,5M,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只有一个词永远是那么的耀眼,那就是—————SB

TOP

不想说你历史水平怎么样,不过这里好歹是历史区,不是茶馆啊
当然你要说大陆资料是假的也没啥,关键是海峡那边资料,张团长抗战开始确实也是团长啊.然后当了副师长,接着副军长,44年竞争上岗,得到老上级王耀武支持才把李副军长又拥挤跑,自己上文,抗战后整编开始,74军变74师,继续担任师长啊
王军长高升后到了济南剿共,结果被吴化文出卖,当了土共俘虏,最后发通电要和平反对老蒋内战也是有的(要说是自愿,肯定不是啥)
所以后来提到74军,都只说张师长,不说王军长了
感谢好意,不过,糖衣吃下,炮弹丢回去!
什么YY,NC,JY,WT,5M,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只有一个词永远是那么的耀眼,那就是—————SB

TOP

张灵甫是俺眼里的民国第二大帅哥(第一是汪精卫,呵呵)。

TOP

太之大了。

TOP

回复 17# 未来中国统帅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