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潘
近日媒体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认为,在就业应聘中,他们或多或少遭遇过来自家庭状况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源于竞争者相对强势的家境,更多的则是高额的求职成本。其中,有65%的应届毕业生痛切感受到,“贫二代”在“拼爹游戏”中,“贫二代”在“拼爹游戏”中,只能弱中求胜。(9月2日《中国青年报》)
何谓“拼爹游戏”?即在应聘求职过程中比拼老爹(泛指家庭背景)的财富、人脉资源。而“贫二代”在这方面天生弱势,除了自身,一无所有,不仅求学过程备尝辛酸,走上工作岗位的步伐也更为蹒跚趔趄,正所谓“他们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儿”。
先让我们来看看“拼爹游戏”的社会学背景吧,它的本质,其实应该是表明了这个人有着深厚的“关系”,或者叫人脉资源,处在了雄厚的社会资源体系中。在国外的社会学研究中,有个专有名词是用拼音“guanxi”来表述的,是因为在其他语言中,根本找不到能与之相匹配和媲美的词汇。关系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简单词汇,包含着无穷尽的社会含义,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关系”又与所有人都发生紧密的联系,是每个人无法脱离于其中的一个社会网络。其实,这些“关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却是关系的世袭,它将带来无法估计的社会破坏力。在这个的差异下,穷似乎是一种宿命,不是仅仅有自强不息和奋斗就能够达到的,贫二代很容易受制于先赋资源匮乏,及后天竞争力不足,延续着代际贫穷的恶性循环。于是,每次这种“关系”发挥了重要功效后,都让这个拼关系过程中失利的一方,心生严重的失衡。
美国社会学家莫顿借用《圣经》里的故事,提出了“马太效应”值得让人警惕的现象,他将之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而享受着这种效应的人,犹如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资源的饕餮盛宴,而在这个盛宴之外的人,连残羹冷炙都争取不到。
遏制马太效应,不让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现象肆意横行,提供一个最大限度是由个人能力竞争,而不是靠社会关系资源比拼的平台。让穷人能够通过自身奋斗改变命运,这其实反应的是一个社会流动现象。社会流动分为向上和向下流动,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必然要有合理的双向的社会流动,穷人可以凭自身实力,不用太费力可实现向上流动,而纨绔子弟也会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自然地向下流动。至少,奋斗改变命运,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公理,只有如此,这样的社会资源世袭盛宴才会越来越少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 原载 华商晨报
Thursday, September 03, 2009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来源:[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