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光校园十大经典特色生活
1、放学排队 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需要极大的外力才能压制成一长条形。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老人家的话,一句顶万句。一边学习,一边长个子,可谓“知行合一”了。
3、崇拜小虎队 虽然现在一看酥油朋就腻味,但当时敢不喜欢,也是一种大逆不道!
4、抄歌词 没有电脑,没有因特网。。。最重要是没有钱!所以“人是第一生产力”,有时间就赶快抄吧,顺便练练字。
5、开运动会 小学生的奥斯卡颁奖晚会,绝佳的社交场所。谁在比赛,比赛什么并不重要,五彩斑斓的小人书,千奇百怪的小零食,以极高的频率传递最痛苦莫过于憋出每天一篇的表扬稿。跟奥斯卡明星上台感谢得没完没了一样,千篇一律的XX班XXX同学下定决心,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终于赢得了第X名,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XX精神。
6、赶暑假作业 暑假快结束时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两本每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迅雷之势完成。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真难为我一天憋出二十篇来,从此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
7、上特色班 灾难深重的特色班就是从我们那时兴起的,学弟学妹们的煎熬之苦兄弟我也是尝过的呀。新时代最黑暗的教育特色之一。
8、比小红花 一面墙上,一张大纸,一个橡皮图章,也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之一。敢不听话?嘿嘿,就看着别 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吧!
9、罚写错字 time and time again,我总是怪自己,为何会这样的不小心!
10、上课拖堂 “老师,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你就快下课吧”
童年时光校园十大流行歌曲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每回一听到那轻柔嘹亮透明的歌声,就象沉浸在金色的灿烂阳光中,仿佛又回到了最最纯真的年代。每一次都会感动不已。
2、《采蘑菇的小姑娘》 表现欢快气氛的经典歌曲,音乐课必教必唱的曲目。
3、《泥娃娃》 曾经很困惑于干吗教训别人爸爸?——“你爸爸,你爸爸,你呀你爸爸”。然后又说“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妈妈”,唱歌骂人也还是不对的。
4、《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估计大家捡到钱时都会唱这首歌:)不过现在估计不是“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而是“交到老婆手里边”吧。
5、《小草》 最凄惨的,也最坚强的歌。配合“种子的力量”那一课上,效果最好。或者配“离离原上草”也行。 6、《我的中国心》 地理启蒙课 知道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7、《东方红》 每天六点半准时播出,正是我上学出发的时候。最名副其实的歌。确实太阳升了,东方也红了。 8、《路在何方》 最轰动也最无聊的歌。虽然西游记拍的没话说,但歌词很弱智,路不在脚下还在头上吗? 9、《鞋儿破,帽儿破》 最喜欢这首歌,因为它很搞笑。以至于任何一个人的鞋破了,这首歌都会被派上用场。 10、《国歌》 都听了一辈子了,能不流行吗。但愿你还记得歌词儿。。。(除了叫你起床那一句)
童年时光十大经典故事或书
1、365夜 当时的妈妈们几乎人手一册,有了它这一年好过了!我可是一年级就把它全看完喽。
2、丁当(哆拉A梦) 当时的轰动,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每个小孩的心中都梦想拥有一只机器猫吧,想要一个百宝袋,对抗可恶的学习与老是欺负自己的小朋友。
3、少年科学 对其中的科学推理侦探小说印象颇深,一本充满科学浪漫主义激情的少年期刊。尤其喜 欢它封面上的那些简单而神奇的水果电池试验
4、少年文艺 一本可以高举学习作文的幌子,大看特看的小说期刊,很多有趣的故事。
5、小学生作文选 选它是因为它的普及率,在东半球上小学的估计都用过它。
6、十万个为什么 最早的恐怖主义教材?红红的“工农”兵封皮,里面绝对比封面好看。三年级就知道一份硫酸、一份硝酸、一份盐酸混合起来,就是能熔金烁铁的“王水”。可惜既没贼心,也没贼胆。
7、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篇言辞优美的对无情的资本主义进行“血泪控诉”的经典!读过的大概都试过划光一盒红皮火柴,看看能不能冒出些鸡腿什么的。
8、铁臂阿童木 因为年纪太小,电视里播的时侯刚生出来,只有大看特看小人书了。记得当时特好玩, 谁要跑动的时候,都会把双手向前方一并,屁股一撅,嘴里念叨着“我是?#376;臂阿童 木,嘀嘀叭叭呜。。。”,然后就屁股冒烟的飞回家了。
9、马小哈 一套早期的科幻小人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山大地震后,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地衣菌 类,它能吃掉地震倒塌的水泥垃圾,真是太方便了。现在卖给老美正合适。
10、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科幻世界》问世以前,它给了我们多少美丽的梦想,神奇的渴望!直径一米的大西瓜,不用汽油的飞行车,没有灯的发光天花板。。。这可能是当时最不可思议的读物。中国一代科幻迷就此诞生。
童年时光十大经典零食
1.烤红薯 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只是吃多了会打屁。蠢人俗称“勺货”。
2.爆米花 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搅糖稀 两根冰棒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 最想往的一种东西。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 6.酸梅粉 不用我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7.冰棍 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 5分一根。 以致于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惊为天人。
8.老鼠屎 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象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 ;)
9.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用的都是它!
10.无花果 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干干的无花果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无花果到底什么样子,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象花,就更不象果啦。可为什么叫无花果呢?
童年时光十大经典游戏
1、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高尔夫?^_^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最原始的动量定理就是这时候学的:) 2、拍洋画 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3、滚铁圈 在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鉄圈比较傻气吧 :) 4、丢沙包 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5、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6、跳皮筋 本来是不想把皮筋列进来的,但下课时,校园里的绊马索实在颇为壮观,所以“小马过河”“马兰花”们也应占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7、抓棋子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 8、打乒乓 那时排球太贵,足球没风气。不像乒乓只要有块水泥台就可以玩,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乒乓球水平都不差。 9、踢毽子 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与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 ;P
10、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小时候想不明白的几件事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一个地方(因为都有个大字),如果不是的话, 也一定是相邻的两个国家;
2.徐霞客和徐志摩是一个人,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他们就是亲兄弟 (因为都有个徐字);
3.为什么 25*4 not equal 24*5?一个是100,另一个却是120了?
4.雷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
5.如果雷锋是个人的话,那么雷锋塔就是纪念他的了。
6.小孩子比大人怕烫的说,偶觉得烫得不敢摸的东东,妈妈总是很轻易的拿起来
7.天底下所有爸爸和***姓氏都是反义词的说。(这个念头比较weird, 可能是因为偶爸妈的姓是酱紫反着的)
8。偶呀从哥哥吃剩的东西,不卫生,但如果妈妈再咬过,偶就认为卫生了,可以吃。
9.屋子里面打伞据说不长个,偶就从来不敢在屋子里把伞打开
10。医院里到处是病菌,病菌是一张嘴就会飞到肚子里的,所以偶每回进了医院偶就老实了,一句话都不说,怕病菌飞进肚子里的说。
11,小孩子是从***肚脐眼里钻出来的。
12 还有个问题不明白,手指甲盖子上会长出来白白的小月牙,大了以后似乎就disappea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