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在革命圣地的女儿,但她还是盼着,能见上父亲一面..... 父女相会,饱受意识形态玩弄的青春,与封印30年难以启齿的记忆对峙的人们..... 池谷薰导演的第一部长篇记录电影,记录了“文革残留孤儿”和父辈们的苦难历程。 本片是为NHK高清频道而制作,制作历时2年,拍摄胶卷达170个小时。NHK增加副标题“文革·下放 30年后夏天”。于2001年8月首次播出 在绵延不尽的黄土高原,“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贫困农村的女孩海霞,一出生就被抛弃,但她一直在寻找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她的父母是在文化大革命时代,听从毛泽东的指令,从北京下放的红卫兵。“我为什么会出生,又为什么被抛弃?”她的强烈感情,唤醒了原红卫兵们不堪回首的回忆。
其中有一位在为海霞寻亲而奔走的人,叫黄玉岭。他也有着难以抹去的沉痛过去。其实他曾有过一个和海霞同样境遇的孩子。但在那个连恋爱都遭禁止的年代,他被判处“反革命罪”,女方被迫堕胎。
尘封30年的往事被再次唤醒,海霞与黄玉岭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旅途。
【获奖】
卡洛维法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002年)
宾夕法尼亚电影节最佳作品奖(2002年)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奖 (2002年)
捷克国际人权电影节瓦茨拉夫·哈维尔特别奖 (2003年)
【推选】
日本电影笔会 推荐
日本文部科学省 选定
【导演简介】
池谷熏(kaoru ikeya) 1958年出生于东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学习美学,毕业后作为电视纪录片的导演开始了创作活动。关注人性和命运是池谷导演的一贯风格。
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后,开始制作中国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积极在中国开展采访活动。1997年成立Production Ren Universe Cor.。
池谷导演的作品中和中国相关的主要有:电影《延安的女儿》、《蚂蚁部队》;电视纪录片有1990《告白・迷路者》,1991年《唐人街》、《独生子女》,1992年《客家圆楼》,1993年《西方黄金梦》,1994年《黄土地的今天》(第3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视节金奖),1995年《广州青春留言》、《从福建出发去欧洲》,1999年《通往中国巨大市场的风波》等十几部。
【评论】
◇ 文革如此黑暗,令人惊讶不已,而面对黑暗奋起抗争的原红卫兵们的人性,又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安慰。—立松和平(作家)
◇ 所谓历史,与其说事实问题,更不如说是记忆的问题。 由谁、出于何种理由去回顾过去,会使得历史被反复改写,而成为今天的问题。“延安的女儿”便具有唤醒记忆的魅力。—CIN21(韩国)
◇ 日本人拍的“延安的女儿”,真切反映了文革的伤痕及其后果,显示真实的人生比虚构更能引人入胜,感人至深。这是在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中难以发现的。—明报(香港)
◇ ”延安的女儿“是叙述个人与历史的雄壮叙事诗。--Chicago Sun-Times(美国)
◇ 细腻而摄人心魄的纪录片,在超越想像的深重哀伤中,向我们诉说人的尊严,这个普遍的主题。—Variety(美国)
◇ 难以喘息的两小时,令人激情难抑。—PDF Film(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