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明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广东省统计局3日公布的《2007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显示,据测算,去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5.6%,预计到2009年该指数有可能接近90%,可以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望比全国提前七至八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省统计局对去年广东建设全面小康进程状况进行测评。据测算,2007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5.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2000年的69.6%提高16.0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去年广东提升的实现程度加快,其主要原因是人均GDP和养老保险覆盖率提升速度加快,地区发展差距有所缩小,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从全面建设小康评价的六组指标来看,2007年实现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活质量92.4%、民主法制92.0%、文化教育89.2%、经济发展87.1%、资源环境74.9%和社会和谐74.4%.
从六组指标的提升速度看:与2000年相比,社会和谐提升28.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提升2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提升23个百分点、民主法制提升18.4个百分点、文化教育提升1.3个百分点、资源环境降低12.6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表示,根据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分析预测,到2009年广东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数有可能接近90%,可以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望比全国提前七至八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人均教育年限相当于初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中,统计局认为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广东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3%,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9%),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二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去年全省人均GDP为33151元,最高的深圳市为79645元,最低的梅州市为9976元,相差7倍,而2000年相差5倍,差距在不断扩大。
三是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4年,相当于初中三年级,距离全面小康目标还有1.56年。
四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能源消费增长仍然偏快。
提高农村收入控制贫富分化
省统计局还建议,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旅游、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
此外还要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而控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关键在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此外还要注重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统计局还建议,必须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全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广东还要明年呢,河南比广东还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