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证据显示三聚氰胺充蛋白质技术出自中科院zt

有证据显示三聚氰胺充蛋白质技术出自中科院zt

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是中科院发明的?》的热帖。在帖子中,有一个高蛋白精饲料技术转让的介绍,而在这个技术的联系单位赫然写着“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这个帖子在网络上被发现后即被转载至各处并引发网友广泛争议,纷纷质疑中科院的科学精神。

  内地鸡蛋在香港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使原本已经慢慢淡出大众视线的三聚氰胺又成网络热门话题。10月28日,食品专家和业内人士称,鸡饲料是造成“三聚氰胺”鸡蛋的罪魁祸首。这一消息的公布使得更多网友对食品不放心,网友担心其它食物也可能会带有三聚氰胺,比如平时也喂养饲料的牛和猪。随着讨论的深入,部分网友把不满的情绪转向饲料生产商,在搜索过程中,有网友发现“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这一技术来自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应用技术研究所。这一消息公布后即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网上google“三聚氰胺中科院”,首页即见最近网友在各大论坛发的帖子,直指三聚氰胺添加剂的始作俑者是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在1999年推广利用有机氮及催化剂合成的高蛋白精料,作为畜禽高蛋白饲料添加剂补充料。

  在这个题为《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是中科院发明的?》的帖子里通篇引用了合成高蛋白技术的介绍,以及使用成本、函授费用等等。“利用有机氮及催化剂合成的高蛋白精料,作为畜禽高蛋白饲料添加剂补充料,具有含氮量高(36%以上,非蛋白250%以上),成本低,来源广等优点。本技术项目的原料为有机化工原料及农用化肥原料;主要生产设备为开口式反应釜或大蒸锅、混合机、精料粉碎机、烘干机。”

  在介绍完这个署名为“DH合成高蛋白饲料添加剂”的技术后,“技术转让方”又详细地介绍了这个技术的成本。“厂房面积按日产1吨计算为80平方米;设备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本项目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土法也可上马(产品当地可销售),工艺简单等优点。技术合作转让费1万元,函授费5000元。负责培训1-2名技术人员,长期咨询服务。”

  最后还附上如何联系的信息,联系方式应有尽有。在联系单位处赫然写着“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而联系人则署为“高银相”。根据帖子里所留的电话,笔者打电话进行查证,在打通的情况下无人应接。据网上搜索得到,中科院确实有位名为“高银相”的工作人员。

  这个署名为中科院技术转让广告最早是出现在商业网站,9月12日发生“毒奶粉”事件后,便有细心的网友把它以《这位可是三聚氰胺蛋白精的发明人?》的标题转发在“新家居时代”社区。之后被网友转到至百度帖吧和各大论坛社区。

  名词解释:

  “蛋白精”是以“三聚氰氨”、“羟甲基羧基氮”等工业废料为原料生产的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未经农业部审定批准,是非法饲料添加剂,禁止在任何饲料生产中使用,在饲料生产中造假使用“蛋白精”降低了饲料中真蛋白质的含量,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甚至可能对动物产生危害。

TOP

如果是事实的话,GCD的罪可大了,这可是谋杀啊。

TOP

初步相信楼上所言
真伪难辨,不做评论,社会百态,见怪不怪。时乱。

扪心自问,无愧天地,上孝下贤,正立人间。即可。

自爱,不易。兼爱,更嘉。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