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不平等,等于购买力?

不平等,等于购买力?

不平等,等于购买力?
五岳散人  2008-10-27

房市一旦低迷,就有人琢磨用各种手段来“救市”。关于是否应该“救市”我还没想好,但我个人总是觉得房市快成法宝了,高了有人叫嚷要打压———或者您叫它“ 平抑”也行———价格一旦真的降了,马上又说要救。懂行的知道是宏观调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政府实在闲得难受折腾老百姓。
  
  各地救市的奇招迭出,有用工作“转正”刺激之,有用放低贷款条件刺激之。关于放低贷款条件这个不妨多说两句: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给不够贷款条件的人放贷才出事的, 我们这里够贷款条件的本来不多,好多人连人家的次贷条件都不够。所以这种方式叫做饮鸩止渴。而其中最离谱的,应该是重新提起所谓的蓝印户口来救市了。
  
  蓝印户口大致是这么个意思:想来这个城市生活并且有户口么?如果你有钱买了房子,然后享受着所有不公平的待遇几年以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本市的正式户口。看上去这算是某种具有“希望之光”的政策,让有本事的人能够进入到主流的城市当中去。
  
  问题是这种方式从根子上就是不平等的做法。户口制度之所以被人所诟病,就是把人分作了三六九等,每个人所享受的社会资源、福利政策都是生下来就有了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就不说了,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很厉害。就这么一种本身缺乏公平的办法,在当年居然就是能利用这种身份差异的落差,让大量有本事的人在城里买了房子,造成某种程度的繁荣。这哪里是繁荣嘛,这是纯粹的敲诈,是利用不公平来进行敲诈。
  
  当房地产市场起来了,蓝印户口也就终止了,而想到救市的时候,又打算接着从这种不公平上想主意。凭什么呢?难道这种户口制度的不公平,成为了某种购买力不成?
  
  更何况我们的经济发展从根子上说是比较畸形的,大量的投入都是用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真正制造业等民间投入本来就不多,而银行对于民间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也不够。这种用蓝印户口吸收并且固化民间本来可以投入再生产的资金的模式,本身就完全背离正常的经济政策。这连饮鸩止渴都说不上了,完全是直接泡在三聚氰胺的缸里。
  
  一边是用不公平产生的落差来代替生产力;一边是完全背离正常的经济规律,我不知道这种蓝印户口恢复以后是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这种不公平所造成的产业链条,如果有救市的神效,就将继续保持下去?从目前看,这是很有可能的。能够把不公平的东西转化成购买力,也算是太有才了。不过呢,纵观人类历史,我们总是向着一个更公平、更幸福的方向在前进着。请某些想用这个政策救市的人三思,并且最好记住这个规律。
没错,俺就是传说中的网络特工——五毛党!彻头彻尾的“五毛党”,连ID都是!
也就是网上的国家罗汉,专门监视在基地有诬蔑党和国家言论的反动派,上级安排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一定要抓几个“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的人以儆效尤。

TOP

在天朝还有公平这词儿?。。。。。。。。。。。。。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