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综合讯)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前夕,抛出“任期内尽量完成与北京签署和平协定”的重要讯息,引发朝野不同意见。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日前接受印度英文战略学术季刊《印度暨全球事务(India and Global
Affairs)》2008年第4期专访时表示,他愿意努力在任内尽量完成与大陆当局签署两岸和平协定,并指出台湾加强与美国及日本的关系,旨在致力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报道称,熟悉台湾高层决策的国安高层也表示,两岸和平协定是马政府大陆政策的既定目标。
这名没有透露姓名的国安高层说:“陈云林来台的互动和效应,是眼前重要关键的转折,也是和平协议的前奏指标。”不过,他表示马英九在陈云林来台前的重要时刻再度抛出这项宣示,“国安单位内部并未事先知悉”。
据这名国安高层分析,刘兆玄内阁上任五个月来,第一阶段就是以“外交休兵”为两岸战略定调,在此思维的铺陈下,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的“法令松绑”,也就是两岸周末包机与陆客赴台的启动;第二阶段的同步发展,就是10月底、11月初登场的二度“江陈会”,会中触及两岸的海空关系正常化议题和事务性协商,是目前最重要的步骤。待双方具互利互惠的基础之后,第三阶段才可能迈向所谓台湾的国际空间谈判,以及两岸和平协定问题。
他进一步诠释说,两岸之间的和谐,不仅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双方都想达成,对国际社会而言更是一种多边互利,“但无论是与中国大陆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或是签署和平协定,都不能操之在我,眼前还无法提出既定的时间表。”
“先经济后政治的步骤不会改变,第一要务仍在逐步建立互信基础。”该国安高层认为,冰冻已久的两岸关系,并非马上台后一蹴可几,必须一步步来。
曾任陆委会主委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昨日表示,由马英九总统主导签署和平协定,恐引起极大争议。
蔡英文指出,任何和平协定的商谈或协议,一定会牵涉主权及国防安全事务,如果没有处理好,和平协定对国家将造成伤害。
她还强调,更重要的是,处理和平协定的人,必须是人民信赖的人,现在台湾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多数民众对马总统处理两岸事务的信心程度非常低”。
在立法院方面,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对马英九的说法表示支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副书记长吕学樟指出,马英九愿在任内完成与北京签署和平协定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能否如期完成两岸间制度化及台面上的和平协定有待考验。他认为,要达成两岸签署和平协定的目标,政府可优先从推动两岸和平促进法做起,并加强与中国沟通,将来两岸签署和平协定自然水到渠成。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副干事长管碧玲表示反对两岸签署和平协定。她指出,反对是因为这意味台湾是中国的附庸,台湾将从实质独立迈向实质统一。另一名民进党籍立委黄伟哲则认为,马英九在陈云林访台前夕抛出此议题是示弱的表现,是给陈云林的大礼,代价却是牺牲台湾人民。
首度提出宪改时程表
另一方面,马英九受访时,也首度提出了宪改时程表,表示希望从2008年开始,能启动台湾民主第二阶段改革,在总统及立法院改选两年后,成立宪法评估小组,检讨现行宪法施行的优缺点和国会减半的议事成效。
报道称,这意谓着马英九企盼于2010年推动修宪。总统府的回应是,马总统在竞选时已经公开宣示,如今上任后,只是重申自己的选举承诺将会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