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现代快报:给公民留点免于恐惧的自由吧

现代快报:给公民留点免于恐惧的自由吧

据16日《新京报》报道,在北京1500多家网吧上网时,如果是第一次进入网吧,就要在网吧内的监管系统终端设备上拍照、扫描身份证,并且以此存档.
从提高网吧准入门槛、实名上网到拍照存档,一步步趋严,有关部门的意图相当明显,那就是为了方便管理——按图索骥,方便追查.至于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暂且不论.而对于网民来说,去网吧上网,不但要留下身份资料,还要“立此存照”,网吧有你的完全档案,一旦你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你就无可遁形了.


    公权进则私权退,强制网民拍照上网,对公共利益有一定的增进,但此举增加了网民们无形的恐惧感,对于网民的个人权利(隐私权)是一种伤害,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公共利益的那一点增进,是否值得让广大网民让渡私权?可以说,随着家庭上网的普及和实名上网制的施行,网吧犯罪现象较过去已大大降低了,再步步紧迫,把私权的空间逼来越来越狭窄,已经没有必要.

    公共权力是由从公民权利的让渡而形成的,因此必须在私权面前保持克制与谦让.随意一个借口,甚至不教而诛,公权就限制私权的做法是粗鲁的、蛮横的,与现代政治文明背道而驰.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民主社会,有四种自由是不能随意被剥夺的,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社会,公权部门应尽最大努力保障公民“免于恐惧的自由”,北京网吧管理举措恰恰就是增加了公民的恐惧,因此是不值得提倡的!







『时评』进网吧要拍照?验DNA更好


大河网讯   目前,在北京市1500多家网吧上网时,如果是第一次进入网吧,需站在“北京市网吧上网登记设备”摄像头前拍照并扫描身份证,以此存档.年内北京所有网吧都将安装并使用这种登记摄像设备.

相关人员介绍,保存图像信息是为了更好地防止“一证多用”.在监控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对任意一家网吧的任意一个机位进行监控.有的网民则表示,最担心个人资料会不会因此泄露.(10月16日《新京报》报道)

相当的不好意思.看了这则新闻,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以前在影视剧里看过的镜头:坏人被抓,警方为其拍照,正面来一个、侧面来一个……

当然,北京规定首次进入网吧须拍照存档,并不是为了折腾大家,更不是将网民当“坏蛋”防备,而是为了加强监控的力度,理由很好很强大,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力配合.但同时我也觉得,进网吧只提一个“拍照存档”的泛泛要求还不够,还要有进一步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以防止被个别不老实的网友钻了空子.

首先,拍照的标准要严格.比如,不得着制式服装,常戴眼镜的网民应配戴眼镜,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白色背景无边框,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照片背景为白色,无边框——此处参考“居民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技术要求”.按照这样的标准拍的照,才显得正规,才能保证监控的质量,才能避免走过场,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其次,网友拍照时应形象得体.女网友不准穿“吊带装”、不准浓妆艳抹、不准奇装异服,不准染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的花头发,男网友则不准戴金戒指、项链、手链等饰物——此处参考“上海新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个别网友浑水摸鱼.你想啊,如果有人今天红头发、明天黄头发,今天白帽子、明天绿帽子,搞得监控人员眼花缭乱,多影响工作和情绪呀.尤其是“不得浓妆艳抹”一定要落到实处,否则都像刘晓庆那样会打扮,谁认得清她的真面目长啥样啊.

鉴于对监控拍照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我建议,在要求所有网吧都安装并使用统一的登记摄像设备的同时,还要经常开办培训班,对网吧从业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提高他们拍照的责任感和技术水平;还要经常检查评比,对拍照不合格的网吧处以重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拍照存档”顺利实施,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如果能够举一反三、推而广之,今后适时推出一些诸如进网吧先留指纹、进网吧先提供“无犯罪证明”、进网吧先验DNA之类的后续措施,那就更好啦.


======================================


 


南京地产5毛报(现在一块一份了吧)的难得的好文


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

TOP

如果上网都用实名制度,那么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举措吧?

通过网络卖淫、诈骗、敲诈的案件太多了,而且未成年人很多也总是滞留在网吧。我觉得这和恐吓公民没什么关系。

TOP

老子要骂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