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毛澤東的愛國教材

毛澤東的愛國教材

愛國教育補充教材/倪匡
   

   
    香港要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不清楚會選用什麼樣的教材。所謂「不清楚」當然指細節,大方向,不必問,當然以中共在中國實行的那一套為準,不可能有踰越。但香港既然號稱「一國兩制」,在教材上稍作補充,總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所以,斗膽作一個提供。這補充教材的好處,是可以教導學生,愛國,不是只聽一家之言,而是什麼樣的意見,都可以發表,而且,發表任何意見的權利,應當得到充份的保障。所發表的意見,不論聽來如何荒謬,都不應該被任何名目的條規當作是一種罪行。
    在愛國的前提下,人人都可以自由發揮,做到真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這樣自由發揮的基礎上,不但可以激發學生自由思考的能力,也能使學生切實體驗到國家興亡人人有責,那是愛國教育的真目的。
    說了半天,教材是什麼呢?是一段對國是的意見,如下:
    「中國這塊土內,有中國人和沒有中國人有什麼多大的區別?在人類中要中國人,和不要中國人又有什麼不了的關係?推究原因,吃虧就是這『中國』二字,就在這中國的統一。現在唯一救濟的方法,就在解散中國,反對統一。」——文章的作者是:毛澤東。
   
    意見極之新穎獨特大膽,文句有許多不通順處,但這種青澀卻極具青年學子風格,以此為教材,若學生學到愛國意見可發表到「解散中國」的程度,愛國教育,堪稱大成功了。
    這段在今天不知該當何罪的國是意見,發表在一九二零年十月十日,上海《時事新報》。是總題「反對統一」文章中的一節。

    夠資格當教材了吧!


博讯  http://news.boxun.com/news/gb/pubvp/2008/10/200810161336.shtml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筆名衛斯理、沙翁、魏力,1935年5月30日-)
===============================================
1951年,16歲的倪匡為了追尋烏托邦理想,輟學離家,隻身北上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三個月,然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幹警,參與過土地改革和治理淮河的工程,後來又去了內蒙古墾荒。當兵期間,他發現共產黨的種種不合理和愚蠢行為,跟宣傳的平等世界完全是兩碼子事,軍隊內部就有不少特權階級橫行,而且事無大小都要匯報思想、開會檢討,令愛好自由的倪匡越發感到不滿和失望,經常跟上級爭拗,也多次成為批鬥對象。

1956年末,身處內蒙古的倪匡因兩項罪名被迫逃亡。其一是因為風雪太大,運煤車不能把煤送到,他和另外幾名士兵為免凍斃,合力把小河上的木橋拆下來生火取暖,結果被單位書記指為「破壞交通」。其二是他偷偷飼養的狼狗把軍中的大隊長咬傷,這兩罪足以判他監禁10年,於是他聽從朋友的提點,連夜騎馬逃往北方,原本想到外蒙古避難,卻誤打誤撞到了火車站,坐上一列開往南方的火車,把他送到大連,再乘船往上海,但那時沒有人敢接待他,他只好繼續南逃,歷盡艱辛,多次靠吃老鼠、螞蟻、棉花充飢,走了三個月的路到達廣州,路上還發揮其刻印章的技術瞞過關防,才成功逃離鐵幕,後再經澳門,於1957年7月成功偷渡到香港。


倪匡抵港初期在工廠幹雜工,晚上在大專院校進修,後來投稿到《真報》和《工商日報》,不但被採用,還獲《真報》聘用,先後出任校對、助理編輯、記者和政論專欄作家。他的第一篇小說是寫中共的土改故事,叫《活埋》,1957年底發表於《工商日報》。翌年倪匡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早期作品包括女黑俠木蘭花、浪子高達的故事、神仙手高飛的故事以及六指琴魔等。1962年他開始用筆名「衛斯理」寫科幻小說,在《明報》副刊連載,已出版的《衛斯理》系列小說達140多本。在1960年代末,香港武俠影片興起,倪匡轉而從事劇本創作。十多年間,所寫劇本不下數百部,代表作有張徹導演的《獨臂刀》。據他自述,他在高峰期時曾一天寫下二萬字,十二份報章刊登其作品的記錄[2]。

倪匡先後使用過的筆名包括:衛斯理、沙翁、岳川、魏力、衣其、洪新、危龍等等。

現時年過70,曾經日寫過萬字的倪匡坦言自己已過了寫作的高峰期,不是不想寫,而是「寫不出,配額已用盡了」。寫作令倪匡名成利就,他也因此而一度意氣風發,沉迷於酒色財氣,1986年信奉基督教後,才逐漸擺脫各種生活惡習。倪匡堅信,一黨專政始終行不通,權力無限擴張、沒有監督力量,共產黨必然腐化。他說:每當聽到別人說共產黨進步了,總會想起一個老笑話,話說一個食人部落的領袖,不服別人批評他殘忍野蠻,於是派了很多子弟到哈佛、劍橋留學,多年後,這些留學子弟都西裝筆挺的回來,人家問食人部落領袖現在怎樣了?他說我們好進步了,用餐刀吃人肉。共產黨現在的所謂進步就是用餐刀吃人肉。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伟大领袖人类救星毕竟也曾经年轻过....................
幼稚过,
天真过,
青涩过,
惨淡过,
冲动过,
迷茫过,
困惑过,
叛逆过,
轻狂过,
颠覆过,
挣扎过,
怀疑过,
绝望过,
破灭过...........................没有当年的书生意气,焉有日后的指点江山?

圣人也是需要时间成长的,主席三岁以前也一样尿过炕。
对他老人家的思想结晶还是应该以正版红宝书为准。

TOP

回复 #3 风暖云寒 的帖子

難得辯手來踩踩留下腳印呀
還記得那篇關于『哈雷』帖子里你的提問:“有錢買鐵包皮......”因帖子被刪了在此作個簡短回復,開摩托車與開轎車的感覺完全不同,無論是操控靈活性方面,還是在駕駛樂趣上。
尤其在一片綠油油的鄉郊開著摩托車,撲面而來的鄉村味道分外愜意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毛澤冬



               

                       

出自偽基百科


                       
(重定向自毛澤東)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永遠的紅太陽真紅女王的凝望  
永遠的紅太陽真紅女王的凝望
真紅女王認可
這篇文章的內容經真紅女王認可為雙加好的事實,可以給真紅衛兵中國共慘黨黨員看。

懷疑本篇內容屬思想犯罪,請自行上吊自殺。否則糞青真紅衛兵會聯合教訓到你相信為止!














永遠的大總桶芭樂水晶的凝望  
永遠的大總桶芭樂水晶的凝望
  
芭樂大總桶認可

這位領盜人世界領盜人俱樂部會長芭樂水晶認可,可以給愛戴領盜人的腦殘鄉民觀看。

若對此領盜人的生平和事蹟有所懷疑和不滿,下場可能是:


  1. 腦殘鄉民封殺或嘴砲攻擊

  2. 被拖到街上斬首示眾或直接判死刑
  3. 派陸、海、空三軍炸毀你家





「哈哈哈!地中海!」


- 死小孩毛澤冬的嘲笑




「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 十三萬萬中國同庖對毛澤冬的碎碎念



「一通電話,專人解決落髮問題!」


- 愛德蘭斯對毛澤冬的碎碎念




「X的,我的鬃毛又被偷剪了!」


- 獅子對毛澤冬的怒吼



「Deeper! Deeper!」


- 糞青毛澤冬的碎碎念




「Wow! He is so ugly,right?」


- 天安門的外國遊客對毛澤冬的碎碎念



「如果我還在,我將可以中出你!!」


- 吸特勒對毛澤冬的表白
























毛澤冬
Image:Maozedong.jpg
基本資料
本名

毛澤冬
別號
毛賊東、豬肉毛
出身地區
湖南
主要活動範圍
{{{活動範圍}}}
所屬團體
中國共產黨
親屬或關係人
雙胞胎:毛澤希
女兒:真紅
直屬軍隊:紅衛兵真紅衛兵




毛澤冬,別號毛賊東,自稱豬肉毛,是影響至今的中國共產主義者之一,也是中國著名舞蹈家毛澤希的雙胞胎哥哥。他是中國共產黨開黨元老,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黨主席

毛澤冬因為超級腦殘讀不成書,曾在演藝圈內以Holy Blood紅色教主出道,卻被新興的粉色教主楊臣又擊敗而退出,最後安慰自己「除了老大哥以外,外國的所有東西都是臭的」,也因為如此,練成了一指神功,而且每日也做一百次。他在圖書館發呆了很長時間,雖沒好好看完一本書,卻養成盜名句的習慣。「我讀書少,你別萌我」就是盜取前人的句子而成的。因而相信中國共產黨裡面毛澤冬的知識是最窮乏的。大部份中國共產黨黨員都從外國學成武功歸來,只有包括他在內的少數不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特別喜歡全國人民對他歌功頌德,傲氣十足,比項霸王能打(自稱)。港漫曾經真實地反映他在面對高大可怕的敵人時「膽小如鼠」。


目錄

[隱藏]



[編輯] 毛的不學無術胡思亂想


由於萌革前許多記錄已被萌化,毛澤冬早期教育背景已不可考察。毛澤冬著有毛說回憶錄,並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立為毛氏正史,他說毛賊東曾經到其他地方留學,是所有留學歐洲領導人都不及的。毛澤冬年輕時進入腐難師範唸書﹐本來應該去教小學﹐但是毛志大於才﹐去北瓶大學圖書館擔任收書撿舊報紙的工作。毛以為這樣就可以假裝自己知識淵博。其實毛言語粗俗﹐對中國古籍一知半解﹐卻喜歡賣弄他似是而非﹐粗淺搞笑的中國知識。萌革時期﹐更連根斬除了他所賴以吹噓的中國文化。

但可以確定的是,毛澤冬於萌革初期曾提倡破壞性創建,而這個至今依然影響者萌學界

鮮為人知的是,他提出了中國人多,不怕打核大戰,死了一半還有一半,對一年戰爭聯邦的勝利,和日後的軍武邪教影響甚大的。毛澤東在抗米援朝的時期﹐曾假惺惺地派出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因見不慣老爸到處玩女人﹐義憤填膺下瘋了)去參戰﹐打朝賢國的米國部隊。毛派他忠心耿耿的家臣御用三萬石捧得壞打米軍﹐密令捧將軍要寸步不離地保護他兒子﹐捧得壞遵命。卻沒想到米國的飛機專門挑捧的帥字旗轟炸。結果捧大帥沒事﹐卻炸死了捧大帥身旁晝夜保護的毛太子。

捧得壞打退米國人後跪見毛澤冬﹐毛呆了一陣子﹐才說"你這不是叫我絕後嗎?"此後﹐捧得壞就變成毛澤冬鬥爭的頭號對象。從中國開國十大帥打為走雞排蚣賊叛仔。捧得壞不久就到軟禁與逼到死的悲慘命運。

毛澤冬一生有無數女人﹐卻沒有一個正常兒子。據以前毛的專用大夫--某婦產科醫生李雞衰表示﹐可能是生活太過頻繁﹐而無法製造出健康的斯伯恩


[編輯] 萌化大革命時期



萌化大革命的時期,毛澤冬不斷發動反舊運動(反對舊式畫風),大力推行把膚淺的漫畫和名著除盡。這些運動使得許多舊有的萌化與萌物消失殆盡。最典型的就是規定畫人的時候,嘴巴一定要翹,皮膚一定要油。

萌革期間,中國共產黨中許多學者大力推行農村教育普及與殘體字。因為他認為,農民全是腦殘,而且中國最多農民,所以其他腦袋不殘也要學腦殘。

也因此,毛澤冬與其嫡系受到中國當時人口最多的農民所擁戴,因此一起崇拜毛澤冬,說他讓其他人都跟農民學腦殘,提高農民的地位。對此,田汗嘆稱萌化大革命甚麼都改了,就是中國人的腦殘沒改。作家趙樹裡則戲稱反舊運動「新畫風的萌,根本是為萌而萌,甚麼都可以萌,唯男孩不能萌」。毛澤冬是中國吾長炮擊運動的創始者﹐造福了許多中國女同志。為了紀念毛主席的豐功偉績﹐中國共慘黨特別將『吾長炮擊鑽正妹』寫入黨鋼與中華人民共慘國憲法中。以致幾十年來﹐共慘黨大官們群起效仿﹐提高了國家生產力﹐使得中國成為現在13億人口大國。

一系列的反舊畫風運動致使國家經濟衰退,要劉大叔和其他人幫忙救援。


毛氏夫婦  
毛氏夫婦

當年的黨衛軍紅衛兵




當年的中國炮兵。  
當年的中國炮兵。






毛澤冬寫的鬼文。  
毛澤冬寫的鬼文

毛澤冬喜好坐有廁所時能窺視。  
毛澤冬喜好坐有廁所時能窺視。

毛澤冬為人小氣,別人一句問候,他以為是想幹他,所以很多人不敢跟他說話:「一九五九年第一次盧山會議本來是搞工作的,後来出了彭德懷,說操了我四十天娘,讓我XXXX二十天行不行?這一操,就被攪亂了,工作受到影響。」他妄想只有他才可姦死別人,當然,是用一指神功去幹吧,他一年也不洗澡一次,全身臭氣沖天,經常把別人的糞或尿當成飯和水。他並且十分自大,死不肯認錯,智力又比糞便還低。因為賊性難改,惹人話柄,他只好將所有盜賊行為英雄化,例如故意將黃巾賊改成黃巾雄。因為當年被人說七分人禍,而且在海瑞罷官中對號入座,結果要發動萌化大革命,荼毒世人。為打敗大叔控部隊以及領導人牛少旗,更設計出「真紅衛兵/腦殘毛賊兵」。

林彪討好他,設計出萌語錄,宣揚萌教,但他最後被卻被毛澤冬中華大加農射中而死。

香港當年曾經受到「真紅衛兵」的衝擊。事件對中國的萌化界、動漫界有深遠影響。直到現在,中國的海報依然有萌化大革命時期的萌風格。


[編輯] 其他事件



[編輯] 語錄


  • 「像我老毛一樣賣弄半瓶水知識的臭老九最可惡。秦始皇殺了很多中國人﹐是中國人的民族英雄。」

  • 「與天逗﹐與地逗﹐與人逗﹐其樂無窮﹗」

  • 「革命是要殺頭的﹐不是請客粗換。」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老毛房裡的妞兒同志們講葷話。」

  • 「糖盅送祖﹐俱忘矣。數千古下流人物﹐還看今朝(老毛)。」


  • 「不狠不能當老大。」

  • 「薑清妳呀﹐就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難怪口跤的技術鬥不過矮腳鄧。」

  • 「中國應該按照色穢主義的道路,廣為號召女同志到我房裡,把吾長炮擊運動堅定不移地搞下去。」


  • 秦始皇算甚麼?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個儒,我們坑了四萬六千個儒...我們超過秦始皇一百倍。罵我們是秦始皇,是獨裁者,我們一貫承認;可惜的是,你們說得不夠,往往要我們加以補充」(大笑﹑狂笑﹑喪笑)。

  • 「要允許學生上課看(糟糕)小說,要允許學生上課打瞌睡,要愛護學生身體。教員要少講,要讓學生多看。我看你講的這個學生,將來可能有所做為。他就敢星期六不參加會,也敢星期日不按時返校。回去以後,你就告訴這學生,八、九點鐘回校還太早,可以十一點、十二點再回去。」

  • 關於考試
    • 「不要考試,考試幹什麼?一樣不考才好呢!對於考試一概廢除,搞個絕對化。」
    • 「考試可以交頭接耳,甚至冒名頂替。冒名頂替的也不過是照人家的抄一遍,我不會,你寫了,我抄一遍,也可以有些心得。可以試點,要搞得活一些,不要搞得太死。」
    • 「從前我在學校裡是不守規矩的,只是以不開除為原則的。考試嘛,五、六十分以上,八十分以下,七十分為準。好幾門學科我是不搞的,要搞有時沒辦法,有的考試我就交白卷,考幾何我就畫一個雞蛋,這不是幾何嗎?因為是一筆,交卷最快。」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还是要一分为二

TOP

有多少好分的?

TOP

毛澤冬





基本資料



本名

毛澤冬



別號
毛賊東、豬肉毛



出身地區
湖南




主要活動範圍
{{{活動範圍}}}



所屬團體
中國共產黨



親屬或關係人



雙胞胎:毛澤希
女兒:真紅
直屬軍隊:紅衛兵、真紅衛兵


TOP

 D应该把这本书当作教材,虽然骗了无数人~~~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书摘:


  "中国的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政治需要统一,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1944)

  "实行宪政……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周恩来,1944)

  "英国对于反对党的讨论、辩论和评论,非常重视,所以由国库拨款成立反对党,使之评论政府。"(《新华日报》转引渥太华杂志,1944)

  "……一种是新专制主义者的报纸,告诉人民以谣言,闭塞人民的思想,使人民变得愚蠢。……它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对于国家民族,是一种毒药,是杀人不见血的钢刀。……(其)记者,是专为专制主义者服务的,其任务就是造谣、造谣、再造谣。"(陆定一,1946)

  "人民的自由出版是近代文明的道路……它需要文明的创造,它需要文明的批判和自由研究──健全的文明都容许批评,它没有什幺经不其文明批评之理……真正的出版法以人民的自由出版为常道,因为人民的自由出版思想信仰、良心、学朮、言论自由集中的镜。"(《新华日报》专论,1944)

  "纪念'九一'记者节,全国记者们和同胞们,一致奋起,挽救新闻界的危机,挽救全民族的危机,反对'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报纸'的法西斯化新闻统制政策。"(《解放日报》社论,1943)

  "人民所享有的民权,不能不是愈到下层,愈广泛,愈直接。代表人民的所谓代表机关,不论是国会也好,人民代表大会也好,必须由人民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否则这种机关,便不是民意机关。……人民要享有同等的被选举权,如果事先限定一种被选举的资格,甚或由官方提出一定的候选人,那幺纵使选举权没有被限制,也不过把选民作投票的工具罢了。
"(《新华日报》1944)

  "统治者于屠杀青年之余,还没有悔过的表示,但舆论界几乎一致主张政治应民主,特别对于青年,万不应以武力对付。……对付赤手空拳的学生,实在无动用武力之必要。"(《新华日报》,1945)

  "有人说: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制',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和污蔑。共产党作为民主的势力,愿意为大多数人民、为老百姓服务,为抗日各阶级联合的民主政权而奋斗……只要一有可能,当人民的组织已有相当的程度,人民能否选举自己所愿意的人来管理自己事情的时候,共产党就毫无保留地还政于民,将政权全部交给人民所选举的政府管理。共产党并不愿意包办政府,也是包办不了的。……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与目的外,没有其它的利益与目的。"(刘少奇,1940)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 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 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是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 "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

  ---《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 (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

  ---《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 ,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并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 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 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 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

  --《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

  这些一切,只有证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对实施纲领的意见,首先是对人民自由的主张,是切实的,迫切需要实现的,万万"撤销"不得的。

  ---《新华日报》1946年1月18日

  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

  ---《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这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现在是非变不可了!""但如何变呢?""我们只要看看人家。换句话说我们一切要民主。我们一切制度、政策以及其他种种,都要向着能配合世界转变上去改造。

  ---《新华日报》1945年4月8日

  一切力量来自人民!一切光荣归于民主!

  ---《解放日报》1945年7月2日

  曾经有一种看法,以为民主可以等人家给与。以为天下有好心人把民主给人民,于是就有了等待这种"民主",正如等待二百万元的头奖一样。但是中外古今的历史都证明了,民主是从人民的争取和斗争中 得到的成果,决不是一种可以幸得的礼物。

  ---《新华日报》1945年7月3日

  必须真正做到民主动员,必须有民主政府持行并保障一切民主的措施,这真理还不简单明了吗?

  ---《新华日报》1945年1月18日

  英国人民把言论、集会、身体等自由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而加以无比重视,从美国方面也同样表现出来。上引赫尔国务卿自称一生为这目标奋斗力争的正是这个东西。"平等"与"自由"为什么被民主国家这 样重视,重视到认为没有这就无从谈民主政治呢?这是很简单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 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到 了家天下,人人的权利便有不平,......所以对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义。对于国内 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权主 义"。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是这一含义...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权 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 主、怎样能够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 不允许,则民治从何谈起?...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 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 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汹涌,现在是民权的时代,人民应有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和身体的 自由是真理,实现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胜利的,所以高举民主的大旗奋斗着的世界 和中国人民是一定要胜利 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年青的民主的美国,曾经产生过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威尔逊,也产生过在这一次世界 大战中领导反法西斯战争 的民主领袖罗斯福。这些伟大的公民们有一个传统的特点,就是民主,就是为多数的人民 争取自由和民主。美国现 在是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国四大主要国之一,担负了彻底消灭法西斯、消灭侵略、建立世 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责 任,从美国的革命历史,从美国人民爱好民主自由的传统精神,从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 我们深信美国将继续罗斯 福的民主政策,不会忽视世界各处,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声音,人民的要求。

  ---《新华日报》1945年7月4日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 。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 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 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 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 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 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 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 需要大胆、公正、诚实。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七月四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中国的独立战争和民主运动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新华日报》1944年7月4日

  杰斐逊的民主精神孕育了两个世纪以来的美国民主政治,杰斐逊的民主精神也推进和教育 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行进。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3日

  不论程度之深浅,美国是始终保有一种传统精神的国家,那传统就是民主。

  ---《新华日报》1943年4月15日

  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闻:据说美国在马绍尔战场协助土人实行民主,让他们自己选举 行政官。这是很平凡的 事:从民主的美国来说,正应当如此。这也是不平凡的事:从不民主或尚未民主的国家来 看,觉得新奇、觉得刺 耳、觉得不平凡。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3日

  我们尊重并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 到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 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惧,认为美国朋友的 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 涉。

  ---《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 ,把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 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余地的。...另一种主张是思想自由。... 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 悦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 反的道路,则结果都是十 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这种办法是 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 应当是自由的。

  ---《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统制思想,以求安于一尊;箝制言论,以使莫敢予毒,这是中国过去专制时代的愚民政策 ,这是欧洲中古黑暗时代 的现象,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办法,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决不适于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 适于必须力求进步的中 国...言论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 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团结统 一,不能争取胜利,不能建国,也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新闻自由 ,是民主的标帜;没有新闻 自由,便没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闻自由的基础,没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 真正的新闻自由,决不可 能。

  ---《新华日报》1945年3月31日

  作统治者的喉舌,看起来象自由了,但那自由也只限于豪奴、恶仆应得的"自由",超出范 围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说 你尽可以有吆喝奴隶--人民大众的自由,但对主子则必需奉命唯谨的,毕恭毕敬,半点也 不敢自由。

  ---《新华日报》1946年9月1日

  要真正做到出版自由,必须彻底废除现行检查办法,

  ---《新华日报》1945年6月26日

  为了国家利益和革命事业,我们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但这必须事先解决两个问题,第 一,我们那样牺牲自己是 真正为了国家和革命么?第二,我们所有的一切是些什么?...一面说青年"根本不能谈民主 ",一面是叫青年 "必须牺牲 个人的自由",这就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对青年所施行的"标准"的"民主自由"的教育...那 不过是为着要装装门面而 已。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5日

  "五四"运动以来三十年的中国史,就是学生爱国运动与人民自主运动密切结合的历史,就 是学生运动充作人民运动 的先锋和辅助军的历史。在一代的时间内,中国学生用自己的血、泪和汗写下了中国民族 民主运动史上光辉的史 页,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特出的史页。事实证明:中国学生将一本过去传统的爱国精神,继 续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自主 和民主自由而努力,也就是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民主一日不实现,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却是一天也不会停止的。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9日

  反动者企图以"共党煽动",轻轻把"一二?一"惨案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是七日的新民 报说:"学生罢课反对内 战,当地军警出动镇压......,在这情形中谁是谁非,几乎不待判断","看昆明学潮惨案, 受害的却是赤手空拳的学 生,他们既无武器,更非军队,而竟受到武力的攻击";"这次惨案却 证明基本人权无保障......政府当局亟须反省"。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这件惨案的事理至为清楚,责任也很分明:一般青年学生只不过激于爱国热忱,凭了赤手 空拳,起来要求民主反对 内战,究有何罪?而国民党反动派竟采取残暴手段,惨加屠戮,并在屠戮之后,为了"嫁祸 "起见,还不惜含血喷人, 肆意诬蔑,居心恶毒以至于此,真是史无前例。但是人民是不会受欺骗的,人民是最公正 的裁判者,国民党反动派 要想一手掩尽天下耳目,徒见其日益心劳力拙而已。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7日

  中国青年在现阶段中所从事的运动,应该是争取民族独立,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这 三大目标而奋斗的人,在 历史中就有他的地位。

  ---《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而民主与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其他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 切实的保障,不做到这 点,根本就谈不到民主...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 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信仰、居住、迁移之自由权...中国共产党一向是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 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 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而是要尊重人类 崇高的感 情与向上发展的愿望,

  ---《解放日报》1941年5月26日

  单说英美吧。英美是民主国家。这是人人公认的。英美人民有各种民主权利...为了国际 的地位,必须从保障基本的 民主权利开步走。恐惧是懦夫,疑虑是自私,反对便是倒行。我们再度呼吁:保障人民的 基本民主权利。

  ---《新华日报》社论1944年2月1日

  本市消息内政部公开颁行一种限制人民游行自由的法令,借口是"恐稍有不慎,足以影响 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宁"。据 中央社讯,其要点如下:负责筹备游行的人员,需于事前将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游 行宗旨、集会地点、进行 日期及时间经过路线等呈报当地"治安主管机关"。散发的印刷品和张贴的标语须事先送当 地"治安主管机关"审查。 上项法令,已由内政部发致全国各省市地方机关,本市市政府业已接到,且已分令警察局 及各区公所"遵照办理"。 有了这个"法"的根据,今后各地当局更可以随意于事先防止临时禁止一切人民团体之游行 。人民游行已无自由可言 了。

  ---《新华日报》1946年5月13日

  立即释放全国政治犯!严惩虐待犯人、毒杀犯人的凶手!未获释放的政治犯应切实保证他们 的生命安全,不准再有虐 待和私刑拷打犯人的非法行为。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8日

  维持一党专政的政策是建立在制造饥饿和灾荒上的,所以这些救灾的治本办法,只有国民 党确定的和各党派一道走 上和平、民主的道路时,才能完满解决。

  ---《新华日报》社论1946年3月30日

  党对政府的领导,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辖。党和政府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系统,党不能对 政府下命令。

  ---《董必武选集》第54-55页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 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 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 现民主?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 民!

  ---《新华日报》1945年9月27日社论

  现在,官方豢养的论客们更公然地企图恐吓人民,说国民党是希望中国安定的,而共产党 却希望天下大乱...中国共 产党,不但"要变不要乱",而且正是要"以变止乱"...(国民党反动派)也是希望某一种" 安定"的,但那并不是全中国 的安定,并不是全中国人民的安定,而仅仅是他们坐在压迫人民的宝座上的"安定"。他们 那个小集团可以统治全 国、为所欲为的"安定"...他们的统治"安定"了,中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百姓就更会 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事 做、没有书读、没有说话的自由、没有走路的自由、没有住家的自由...废止国民党的一 党专政!

  ---《新华日报》1946年5月17日社论

  而在重庆被打得头破血流的青年学生们的组织与行动也被当局宣布为"不合法组织......妨 害治安",而加以取缔。反 之,那些打人的暴徒,是合法的组织,是有益治安,而应力加保护。这就是合法政府的合 法措施。让我们在这个不 合法的罪名下继续奋斗,一直到"人民的宪法"出现的一天吧!

  ---《新华日报》1947年2月22日

  昨天报载:慕尼黑在上周未暴动,"革命精神炽烈",这是真的民意了,"纳粹调集坦克出 动镇压"。希特勒要有他自 己的"民意",就叫戈林去说话。真的民意出现了,希特勒就派坦克去说话了。

  ---《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 界里生 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 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 权利。"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9日

  国际民主既然与国内民主不可分割,所以要想参加到世界民主国家家庭中去的人们,就无 法违反国内民主的原则。

  ---《新华日报》1944年1月19日

  法西斯的新闻"理论家"居然公开无耻地鼓吹"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报纸"的主张。它们 对于"异己"的进步报纸, 采取各色各样的限制、吞并和消灭的办法,如检查稿件、任意删削,威胁读者、阻碍推销 ,派遣特务打入报馆、逐 渐攘夺管理权,最后则强迫收买,勒令封闭。

  ---《解放日报》1943年9月1日

TOP

回复 #4 馬六甲 的帖子

嘿嘿,开摩托旅行的乐趣和意气风发当然是轿车不能比的,不过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肯定是要有所牺牲了。


 



 


这本好书在网上有电子版吗?


 


我现在才相信毛主席真的是一句顶一万句!


毛主席的书,俺最爱读,毛主席的忽悠,俺最爱听......................

TOP

回复 #11 风暖云寒 的帖子

这本电子版,俺这里有,老兄要是有兴趣,加俺msn俺传给你。


顺便提一句俺对主席的佩服从未减少。
1937年,当时听说日本人要来,当官的就跑了。村里忽然冒出一伙人,手里拿着大刀片,说他们要抗日,让村里出白面,给他们炸油条吃。等到日本人真来了,他们也跑了,据老乡们说,时候不长,前后也就是半个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