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土地“流转”成讨论热点

土地“流转”成讨论热点

(2008-10-10)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关于农村土地改革该如何进行的辩论,随着昨天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而变得热烈。官方媒体在宣传怎么开放农地“流转”(自由买卖使用权)的同时,也坚持改革不涉及土地私有化的红线,以避免关于土地改革的讨论扩散到政治改革的层次。

高层人事受关注

  虽然本次三中全会应该会集中在政策而非人事讨论,但由于会前有三名中共中委及一名候补中委被免职,副总理李克强前天又不寻常地代表中共中央军委表彰汶川大地震的英雄模范,使得高层人事成为土地改革外另一个受到关注的议题。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属下的中国网昨天刊登署名文章《莫用“新土改”套“土地流转”》,指出“土改”的定义是“在中共领导下向贫苦农民分田分地运动的概括”。作者强调,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三中全会前对于土地改革的表述是“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作者暗示,在讨论时应当避免用“新土改”这个敏感的词汇,因为那是1950年代初中共暴力革命“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从地主手中夺回土地分给农民,使耕者有其田”;中共这次并不打算把土地分还给农民,只是允许他们“流转”,并不存在土地私有化的可能。

  文章总结说:“为着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也为着正确理解贯彻中央精神,需要对这两个概念‘正视听’,使大家真心做到心明眼亮路子明。”

  民间舆论则认为必须落实土地私有化,才能根除把持着“公有制”的政府官僚层,用“所有权”来欺骗、敲诈和剥夺掌握“使用权”的农民,所造成的对公平正义的危害。

  有博客撰文指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土地,这一具有根本性的生产资料实质上的公有,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专制;而其私有,则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它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民主的基础。”

  作者也指出,台湾经过“政府赎买”与“重新分配”,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


《大公报》昨天报道,中共十七大新任的中央委员,至今已经有三名中委和一名候补中委在上任不满一年丢官,是过去数十年所罕见。


  这些失去官职的“平头”中委包括因襄汾矿难被问责的原山西省长孟学农、因毒奶粉丑闻被令辞职的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两会”期间突然被免职的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于幼军,以及同样因毒奶粉下台的中央候补委员、河北省委常委兼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

  报道称,由300多名中委、候补中委组成的中共中央委员会是中国最具权威的政治团体,几名中委遭严厉问责和处理,凸现中共问责官员的决心。

  中共政治局常委之一的李克强,前天在有胡锦涛出席讲话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宣读表彰决定,引发了北京政治观察界的议论。

  一般认为,作为中共既定接班人,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在近期按照传统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为中共十八大接班做准备。在中央军委没有任何正式身份的李克强代表中央军委宣读决定,自然引起政治联想。

  有观察家对本报指出,李克强是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的身份宣读决定,并非另有其他政治安排,习近平接任军委副主席的态势不变。

  由于三中全会向来侧重政策面,下一波重大人事变动应该在四中全会;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就是在2004年的四中全会上让胡锦涛接任军委主席一职。

TOP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是命根子

TOP

由他们胡搅吧,反正天下不是他们想怎样就怎样的吗?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地主 樓下的來斗地主啦

TOP

擁有絕對權力的地方政府和村干部將合謀可流轉的“流转”土地,動亂的前奏曲。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这种"流转"在现有的集权社会体制中,只能给社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会让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