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六四后弃职 自耕自足自己接生 北大博士夫妇退隐深山逾 20年

六四后弃职 自耕自足自己接生 北大博士夫妇退隐深山逾 20年

http://news.hotpot.hk/fruit/art_main.php?iss_id=20110329&sec_id=15335&art_id=15117517

王青松(左)一家生活乐融融。

王青松(左)一家生活乐融融。


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培养了无数精英奇人,但 1989年的六四屠杀,改变了不少北大学子的命运。其中,北大博士王青松及其任职北大英文教师的妻子,六四后弃职遁入河北深山老林,和泥筑屋,自耕自足,过着原始人生活迄今逾 20载,直至近日被曝光,外界无不啧啧称奇。


毕业于北大的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唐师曾,近日在其博客图文并茂披露了那位昔日同窗的奇迹。他叫王青松,原籍河南信阳,少年曾在少林寺学武,考入北大前是地委机关干部, 1979年考入北大国际政治系, 89年在读哲学博士,曾任班级共青团书记,属当年北大风云人物。


八九六四前,王青松经常在著名的未名湖畔读书。

八九六四前,王青松经常在著名的未名湖畔读书。

王青松的妻子年轻时在北大留倩影。

王青松的妻子年轻时在北大留倩影。


无水 无电 无电话及互联网

隐居山林 20多年的王青松,拒绝出山。互联网

隐居山林 20多年的王青松,拒绝出山。互联网


据悉, 1989年六四事件后,王青松携当时任北大英语系教师的张姓妻子,双双辞去北大教职,一起退隐河北深山,和泥筑屋,夫妻俩开荒蓄水,植草种树,耕牧读书,全家风生土长,与大自然为友。就连妻子 36岁高龄初产,也是由他自己接生,母子俩健康,儿子自幼与自然为伴,从未打过任何防疫针。


唐师曾图文并茂地对这对在长城根深山老林生活了 22年的一家作介绍,指他们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无自来水、无电,更无电话和互联网,日用品全部自产,唯一进口物资是食盐;家有数百只黑山羊,三头黑猪,几十头黄牛,几匹骡、马、驴,放羊由八岁儿子负责;为保护环境,他们不用化肥、肥皂、洗衣粉等,用草木灰当肥皂洗手。


一家不愿出山 拒外界到访

王青松夫妇归隐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家中有数百山羊。

王青松夫妇归隐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家中有数百山羊。


相片显示,当年那位北大英俊博士,如今一副村民相,早年扮相入时的王妻,也俨如一个山村妇,但一家三口自得其乐。王妻多年来只出山两次:一次是换身份证,一次是去银行挂失存摺。唐师曾叹道,他们虽与凡尘相隔,但夫妻包藏宇宙,吞吐天下,他们享受人的独立和思想自由,更是外界所难得。


被问到如何能在深山老林坚持到今天,曾是北大英语系教师的王妻笑答道:“这环境其实谁都能呆下来,主要是看自己的心境,能不能真的搁在这儿。”唐师曾称,从王家窗口可看到逶迤的长城,“祝福他看得更远,一直看穿山那边”。唐还透露,王青松一家迄今不愿出山,并拒绝外界到访。
本报记者

TOP

北大博士夫妇退隐深山 20年牧耕读书自接生

http://www.sinonet.net/news/society/2011-03-28/132007.html

1986年,王青松在北大未名湖畔。校徽是绝红色研究生校徽。

  王青松是我本科同学,还是我们班团书记(北大国政系79级)。北大国政系79级学士、北大法律系83级硕士、北大哲学系89级汤一介博士第一名未读。在北大37楼432一年半,一直住我下铺。

  1979年,昌平,北大200号,虎峪沟种树,左起:张勤书、王青松、唐师曾,背水上山浇树。

  

白线左指为我,右指为王青松。

  

  

1990年以前,小嫂子张老师是北大英语系教师。


  1989年,王青松与其妻英语系教员张老师,双双辞去北大教职,一起进山,退隐山林,和泥筑屋。开荒蓄水,植草种树,耕牧读书,连生儿子都是自己接生的。全家风生土长,与大自然为友。无电、无电视、无网络……唯一进口的物资是食盐。

  张老师从北大英语系教师,到农家妇。十几年只出山两次。一次是奉命换身份证,另一次是挂失存折。曾经北大的张老师,对现在清华的黄老师说:“这环境其实谁都能待下来,主要是看自己的心境,能不能真的搁在这儿。”



王青松家使用的筷子,都是自家种的高粱秆。就连妻子张老师36岁高龄初产,也是王青松自己接生。





王青松之子土生风长,自幼与自然为伴。



2011年3月26日,师兄王青松手提砍刀带我进山。道路狭小崎岖,王青松要求环保,不许任何汽车进山,包括老鸭大吉普。  唐师曾摄 Mark IV


春分已过,可王青松的“世外桃源”还有积雪。


在进山路上,老鸭在塑料蔬菜大棚吃了一碗“杂粮粥”。内有红枣各种豆类米麦高粱,山鸡蛋,盐罗卜。补充能量,继续前行。


山里无电、无忘、无电话信号。土地禁止农药、化肥,环保而脆弱。所以禁止汽车进入污染,进出大山的物资,全部是学兄王青松用担子挑出挑进。  唐师曾摄 Mark IV


像30年前,在北大37楼432那样彻夜长谈,包藏宇宙,吞吐天下。


进入王青松师兄的家,还要再翻过几座山,再涉过一条结冰的小河。  唐师曾摄 Mark IV


小河两岸,都是他一家三口,手工开垦的农田。唐师曾摄 Mark IV


王青松住所前的山泉。


从牲口市买来的骡子,在山里放养几个月,会掉体重200斤。“浮肿”的牲口才能推碾子、拉车。唐师曾摄 Mark IV


王青松家有数百只黑山羊,三头猪,几十头黄牛,几匹骡马驴。放羊基本靠8岁的儿子一人负责。唐师曾摄 Mark IV


老鸭跟8岁的牧童上山,晚上,孩子将和羊住在一起过夜。


3月26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梁思成林徽因城市规划专业博士黄鹤,进山做社会进步与人居文化考察,王青松之子首次见到相机,爱不释手。唐师曾摄 Mark IV


王青松一家的日用品,全部自产,除了食盐。唐师曾摄 Mark IV


山里面严禁使用肥皂、洗发水、洗衣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梁思成林徽因城市规划专业黄鹤博士入乡随俗,用草木灰当肥皂洗手。黄鹤博士,曾在林徽因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常春藤盟校)留学,她说:“王青松兄长一家的生活让人想到费城周边的Amish――荷兰后裔自给自足,远离当代生活方式的农场社区。相对Amish的集体劳作而言,青松兄长一家三口完成所有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唐师曾摄 Mark IV


北大“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眼光,透过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镜头,看世界。   唐师曾摄 MArk IV


王青松山家窗口,可以看到逶迤的长城。祝福他看得更远,一直看到山那边。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心死才归隐?

TOP

这篇文章很有问题。如果他不出山,那么,他那里来的存折,哪里来的生活必需品,例如:衣服,鞋子,锅碗瓢盆等等。这盘文章太假啦!

TOP

佩服!!  悟道的境界高我等千万倍!
TMD, 这年头什么都是假的!!

TOP

选择的自由,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羡慕崇敬中

全家风生土长,与大自然为友。

选择的自由,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羡慕崇敬中
披一帘烟雨,撑一叶扁舟,我轻轻地走進你。水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叩響千年不老的夢

TOP

敬佩,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境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TOP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陶渊明乐居山泉悠悠然,但和朋友一起谈论对比到自己的子辈后代时,也为孩子没有开化而感到有些自卑。看的那个孩子玩相机,我就想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zyqhero 于 2011-4-1 15:59 发表
这篇文章很有问题。如果他不出山,那么,他那里来的存折,哪里来的生活必需品,例如:衣服,鞋子,锅碗瓢盆等等。这盘文章太假啦!

请看清楚~~王妻多年来只出山两次:一次是换身份证,一次是去银行挂失存摺。
没有资源基础的自由是自由的梦呓,剥夺资源的自由给付是关于自由的欺诈。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我的问题,他躲的山没被开发吗?

TOP

这样的博士,这样的大学教师,令人尊敬!
如果可能,我倒愿意赠送小孩子一部照像机和录像机,若能上网,再送一部电脑

TOP

感动啊,朝纲不振,退居深野
理性只会把敬重给予那经受的住它自由而公开检验的事物

TOP

   都他妈扯蛋,这是没种的表现  什么叫先天下之忧而忧?躲起来的是龟蛋! 还他妈哲学博士 博你媽逼!

TOP

回复 15# libertin2046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5# libertin2046 的帖子

像你这样说话,估计没几个人看的起你.到幼儿园小学回回炉再出来.

TOP

震撼。。。。。。

TOP

感动了震撼

TOP

什么失望.绝望.愤世嫉俗.尚且不管,  人有选择怎样生活的自由!!! 肩负什么责任,什么博爱,那大都是统治的借口.
当然那个小孩可能是不得已才生下的(36岁才生!!)...

TOP

不自由,毋宁死

有妻不离不弃,相依相伴,更为可贵

TOP

回复 10# WWW008 的帖子

生活必需品后面倒是有交代,都是王博士步行进出用扁担挑进来的,不过存折倒是真没想到有什么用,全部自给自足要存折干吗?学古人以物易物算了
在未实现普遍的富裕之前,只会发生革命,而不会出现民主。民主从来都是富人的奢侈品,而革命只是民主的临时替代品,是穷人的玩具。天快亮的时候往往也是最黑暗的时候,平庸时代也是罪恶最为泛滥的时代。疯狂的革命者多,理性的民主者少,更多人处于集体无意识。启蒙时代正在缓缓降临。

TOP

令人敬佩呀

TOP

现代鲁滨逊!

TOP

真让人感慨万千啊,我们学习是为了了解而改造这个世界,但我们却因为了解了这个世界而重归自然。

TOP

 46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