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拒收“红包”成了新闻,讽刺了谁?
医生拒收患者送的“红包”,卫生局长奖励医生一个大“红包”。8月22日,拒收患者“红包”的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靳春来、医生宋海鹏分别收到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颁发的1000元奖金。(来源:济南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拜金思想的日趋严重,找人办事必须先送“红包”已成了“潜规则”。医生收受病患的“红包”也成为医疗界的“潜规则”。在一些医院病人如需做手术,必须先给相关医务人员送上“红包”,所送的对象是主刀医生、麻醉师、护士长和住院部主任等等。金额也从500元(注:少于500元医生都会真的“拒收”)到数千元不等,主要是看病人的手术难度而定。
人民医院——顾名思义是一个为人民医治病痛的场所,政府设立医院的本质就是为了救死扶伤。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国家每年都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建设医院购买医疗设备和培训医务人员。而医生作为医院的主要构成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家。他们在工作期间医院已发给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拒收病人家属“红包”只不过是做了一件他们应该做的事,局长先生竟然要给予奖励,这岂不是荒唐可笑吗?
医生收“红包”不仅极大的损坏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也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公众形象。收患者“红包”轻则加重了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为了医疗费用,常常的东借西凑卖牛卖房,好不容易才凑足“救命钱”,还要给医生送出为数不菲的“红包”。重则会耽误了病人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造成病人因无钱医治而死亡,可见医生收受病人家属“红包”的危害性有多严重。因此,医生不管以何种方式收受患者“红包”,必需予以严厉追究,开除公职取消其从医资格。
卫生局长作为医院的上级管理者,本应该教导医生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而不应该利用医生拒收“红包”这样天经地义的事,给自己演出一场政治秀。俗话说:兴利方能除弊,只有充分理清其利弊对症下药,才能根治收“红包”的弊病。如果靠奖励“红包”来治理“红包”问题,那不但是对我国医疗制度的讽刺,更是对我们这个社会法制的极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