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在和谐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一位來台教書的大陸教師對台觀感.

转在和谐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一位來台教書的大陸教師對台觀感.

转自中华网论坛.

台灣人的友善


五年前在香港台北
飛機上 , 我第一次感受到台灣人的友善 。不知是怎麼開始的 , 我在飛機上與坐在我身旁的台灣人聊起來 。他是個外省老兵 , 去大陸探親回來
。他向我抱怨我們大陸的公安坏透了 , 盡欺侮他老家的親戚(他老家是在湖南常德) , 看到他拿出臺胞證就老實了 。我告訴他 , 我是大陸大學教師
, 來台灣訪問 。可能那時來台灣進行科技交流的大陸人不多 , 坐在我前後的台灣人聽到后 , 都很驚奇 , 紛紛向我問好 , 都說歡迎我到台灣來
。我當時好感動 , 畢竟我第一次來 " 敵區 " , 再加上來之前臺辦交代了那麼多規矩 , 心裡是有點不安的 ,
覺得自己好象是孤身一人深入敵穴一樣 , 不知道一般的台灣人會怎樣看待我這個 " 共匪" 的 , 會不會對我抱有敵意 。現在我安心了
。更讓人感動的是一個台灣人 , 大概四十歲左右 , 他告訴我他是去大陸蘇州旅游回來 , 下了飛機 , 他一定要陪送我出機場 ,
當他知道我是去新竹交通大學時 , 而我下飛機已經晚上7點多了 , 他很焦急 , 問我知道怎麼去新竹麼﹖我告訴他 ,
邀請我的教授說他在會在機場出口接我 , 他才放心與我告別 。


人文關懷


登上香港到臺北的飛機 , 在入口處取了兩份臺灣報紙 : 中國時報和聯合報 。


打開報紙 , 首先看到的不是政治新聞 , 兩份報紙的頭題不約而同 : "多吃維生素可能致死" 。

在臺北捷運站(地鐵站)坐電梯 , 電梯上方的電視裏播放的廣告不是洗髮水和減肥藥 , 而是這樣的內容 : 老人小孩上街 , 要穿明亮衣服(這樣會降低交通事故率) 。老人安心 , 全家放心 。配合著動畫提示和一家臺灣人燦爛的笑臉 。


在臺北街邊 , 有時會看到警察局帖出的招帖畫 , 用漫畫的形式告訴你如何防止街頭的詐騙者 。

在捷運站月臺候車時 , 隊伍面前 , 有一個螢幕 , 上面顯示著下一班車的目的地 , 以及還有多少秒到站 。這樣準確的告知讓旅行者很安心 。


在臺北火車站買去高雄的車票 , 意外地收到兩張票 。一大一小 。問旁邊的人 , 這張小票是做什麼用的 ? 回答是 , 如果你上車想睡覺 , 可以把這張小票插在前排椅背上 。這樣 , 乘務員在查票時就不用叫醒你了 。


文明素質


包括我在內的幾位大陸學者 , 不約而同地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


第一次過馬路時 , 看不見對面的紅燈 , 只要路口無人無車就要往前沖 。直到旁邊的同行者提醒 , 才看到那麼多人齊刷刷地站在白線後等著 。


第一次出席歡迎宴會 , 拿起筷子就夾菜 。吃了幾口之後 , 才發現別人都是用菜盤中的公筷和公勺來取菜的 。


第一次在臺灣坐電梯 , 很自然地挑人少的左側站立 。站了一會兒 , 才發現不對勁 。原來 , 這裏的人都自覺地按提示 , 站在右側 , 把左側留給有急事的人通行 。

……

其實 , 這些都是常識 。只不過這些常識在大陸因為"無用"而被忘記了 。

在臺灣 , 有無數細節折射著人們的文明素質 :


火車車廂裏 , 提示牌上滾動著這樣的提示 : 在火車上請把手機調到振動 , 談話請小聲 , 以免影響他人休息 。


如果你向一位女孩問路 , 她會馬上向你展示溫婉的笑容 。如果你不小心碰到了他人 , 總上他先轉過來對你說"對不起" 。


臺北給我的另一個印象就是舒適便利 。比如台北的subway (台灣叫捷運 , 我們叫地鐵)很方便也很舒服 , 比上海北京
服務好很多 。一個是不怎麼擠;二個是大家比較文明 , 自覺排隊 。講到 subway , 我要講一件小事 : 台灣 subway 的每一節車廂
, 都有幾個priorityseat , 也就是我們國內的老幼病殘座 , 但台灣的subway 和公車將此翻譯成 " 博愛座 "
。我第一次來台灣時看到這個譯名 , 心裡就暗暗叫好 。這譯名比我們的那個名字好太多了 : 一 , 尊重弱勢者的自尊心 ,
不說別人是殘疾人;第二 , 強調的是要大家獻愛心;第三 , 這中文名字還挺合乎原來的英文發音﹗這也是台灣人細心的地方 。


至于大家讓座的情況怎樣 。我平常注意了一下 , 基本上大家看到有老人 , 孕婦 , 殘疾人以及抱小孩的人上車會讓出 " 博愛座" 。但不是一定如此 , 也有公德心很差的人 。我會在以後講台灣" 黑暗面 " 時說說台北還有一點就是很有文化
息 。比如博物館很多;各個捷運站常常掛些藝術作品(比如畫作 , 攝影作品等);中正紀念堂這種重要的群眾活動場所 ,
地上刻上台灣的作家和詩人的名字 , 簡介以及他們作品裡的妙句;台北的書店也特別多 , 有些規模很多 ,
裡面裝修得很典雅(比如誠品書店)而且書和雜誌也多 , 各種類型的書都有 , 台灣的自由開放從書店裡面的書和雜誌的豐富多彩也能有所反映 。



我在台灣, 我覺得台灣更象一個傳統的中國社會 。台灣人大多數很有禮貌 , 很熱情 。我在交大時 , 有一次天氣預報第二天有颱風 ,
我一點都沒有在意 , 因為我從來不知道颱風來了該怎樣 , 以為不就是刮風下雨 。有個教授想到我可能不知道這點 , 她寫了個便條貼在我
office的門上(因為我剛好出去了) , 但我沒有注意到門上的便條 , 到下午下班後 , 她經過我的 office 發現便條還在門上 ,
就急忙開車到往我住所的路上來追我 , 告訴我 , 明天不用來上班 , 最好待在家裡 , 買些食物放在冰箱等等 。我出門在外 , 別人這麼關心我
, 我還只在台灣碰到這麼友善細心的人 。


今年上個學期 , 我給學生上完最後一節課 , 下課時 , 這些台灣學生突然一起齊聲對我說 : " 謝謝老師﹗ " 。剎那間 , 我是多麼感動﹗我在大陸上了這麼多年的課 , 從沒有聽到學生在學期結束時對老師說謝謝﹗


說到台灣人的友善的故事 , 我有很多很多這種親自體驗 。以後如果有時間 , 我會在我後面的文章中再擇一兩件說說 。說這些 , 希望能給大陸這些目無師長的學生們一點啟發 。


我也奉勸我們大陸網友 , 少去嘲笑別人的民主制度怎樣怎樣 , 你真相信共產黨所說的 " 台灣的民主是荒腔走板的民主" , 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我碰到一個到臺大來訪問 , 悉尼大學的教授 , 他是八十年代初從中國大陸出國留學的 , 早已經加入澳大利亞國籍 。他感慨萬千地說 ,
他十年前第一次來台灣 , 到現在一共三次來台灣 , 感到台灣的民主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 絕對不是共產黨所宣傳的 " 台灣的民主是可笑的民主 "
。這與我本人的觀察完全一樣﹗

---------------------------------------------------------
附伟大的人民网与新华网的文章.
(台湾民主的真相:帮派化的政党和"码头政治")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131154.html
(台湾的民主只能是失败的民主)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6-11/29/content_5400836.htm

本人语:其实一切都很和谐.

TOP

沙发.台湾问题是不是自己找来的呢?还是鹰派人士所为呢?








哦,有绿旗子.中国民主XX...有谁知道是什么党派或组织的?不是民进党.









[ 本帖最后由 LeeZ 于 2008-8-16 12:25 PM 编辑 ]

TOP

回复 #2 LeeZ 的帖子

在台灣想分辯出這些人士是那個黨派
相當困難,就像很多民進黨人士喜歡到
大陸旅遊一樣.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做文明人要从细节做起,要从素质教育做起,大家都是认识字的人的时候,往往看的就是这些“表面功夫”

TOP

台湾真比中国苦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pitifuldog 于 2008-8-16 12:50 PM 发表

在台灣想分辯出這些人士是那個黨派

相當困難,就像很多民進黨人士喜歡到

大陸旅遊一樣.

嗯,可能很多人也只是会喊口号或作秀而已,自己的思想方向在哪里,什么方位,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TOP

引用:
嗯,可能很多人也只是会喊口号或作秀而已,自己的思想方向在哪里,什么方位,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應該說是心裡上的界線很清楚,所以表現在外的就是"該支持的支持,該反對的反對"
選舉期間例外.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ruitong01 于 2008-8-16 01:31 PM 发表

台湾人民还在水深火热中啊!!!!!!!!!!!11

不是吧..有没搞错啊?

TOP

台湾的确有问题 我们不要嘲笑 要吸收教训

TOP

引用:
原帖由 亦凡 于 2008-8-16 09:34 PM 发表
來台教書的大陸教師----请问什么时候台湾对大陆公民开放过就业机会。中国对台湾的通行证都是有有效期的,一般只有七天。从来没有发过就业类的通行证。

质疑真实性,摆脱楼主把台湾允许大陆人士去台湾就业 ...

你这是几百年前的资料啊?台湾用的是台胞证目前最长的是五年,学术交流那是就业.学术是无国界的.

[ 本帖最后由 pitifuldog 于 2008-8-16 10:27 PM 编辑 ]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亦凡 于 2008-8-16 09:37 PM 发表
台湾的民主,造就了李登辉,选出了陈水扁。现在瑞士银行爆他洗钱,夫妻两个都退出党籍了,女儿女婿远逃美国。
这样民主选举出来的,和我们这里又有啥区别。

那你就在那好好把共产主义发扬光大吧!造福中
国,全国人民会感激你的.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亦凡 于 2008-8-17 01:37 发表
台湾的民主,造就了李登辉,选出了陈水扁。现在瑞士银行爆他洗钱,夫妻两个都退出党籍了,女儿女婿远逃美国。

这样民主选举出来的,和我们这里又有啥区别。

台湾可以追究前总统的罪责,大陆可以吗?
也许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将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TOP

回复 #16 亦凡 的帖子

想把話倒著看任你行之.

勞委會宣佈 外籍教師來台工作許可依專業人士規定辦理   
張貼時間:2007/7/24 下午 02:15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據報載「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講學不能視同外勞」乙節,勞委會表示,為提昇國內學術研究發展,對於大專校院聘請國外知名之學術人才來台講學,政府一向持歡迎、支持之立場,且為方便渠等入境工作,申請工作許可作業程序亦非常簡化與便捷。

參照各先進國家(如美、日、德等),對於外國人入境工作均須事先申請工作許可,而外籍教師入境講學亦不例外,我國目前就外國人來台工作,必須先取得主管機關核發之許可的作法,與國際上其他國家一致。

93年以前外國專業人員來台工作係由各部會許可,有關外籍教師來台講學則必須向教育部申請許可,行政院為簡便行政作業,統一事權,自93年1月15日指定勞委會為單一窗口辦理外籍專業人員工作許可之核發,訂定之法規係整合各相關部會之相關規定,而有關外籍教師部分,均承續教育部原來規定辦理,並進一步檢討更寬鬆、簡捷之作業程序,以方便外籍教師入境工作。

依據就業服務法第48條規定,各級政府及其所屬學術研究機構(如中研院)聘請擔任顧問或研究工作者,無須申請工作許可,但因大專校院非屬前述各級政府及其所屬學術機構之範疇,且大專校院、學術機構等均有聘請國外知名學者、專家來台進行短期之學術演講之需求,為方便此等人員能儘速入境,勞委會已於95年7月放寬該等人員入國停留期間在14日以下者,其入國簽證視為工作許可,無須再向勞委會申請許可。

另有關大專校院教師申請工作需檢附體檢一事,勞委會單一窗口成立之初,即有部分學校反映此問題,故勞委會已於93年7月協調衛生署檢討取消該規定,目前大專校院外籍教師申請工作許可已無須再檢附健康檢查證明。
==================================================
外籍人士來台工作期限 放寬至4個月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經建會所提「吸引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之友善措施」,公司延攬外籍專業人士支付相關費用,不列入個人課稅項目,並放寬申請展延聘僱許可期限為4個月,創造台灣吸引國際人才的有利環境,積極招攬國際人才。
歐洲商會於Euroview今年3月號社論中指出,台灣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最高達40%,影響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居住及工作意願,不利台灣吸引國際人才。
為打造具競爭力的國際化環境,與其他國家競逐國際人才,經建會認為,有必要檢討現行相關規定,改善外籍人士課稅制度、居留規定及居住品質,建立吸引外籍專才來台工作的具體誘因。
在租稅作法方面,經建會表示,針對「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 (即居住未滿183天者),各項所得扣繳稅率標準予以簡化。
此外,針對「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 (即居住滿183天者),營利事業為延攬外籍專業人士所支付的相關費用,將列為營利事業費用,不列為該外籍專業人士的應稅所得。
在非租稅作法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放寬申請展延聘僱許可期限為4個月、放寬外籍專業人士大陸配偶來台限制、解決外籍專業人士子女來台就學問題、放寬外國人得依其居留證申辦信用卡的資格、放寬外籍學生來台實習限制等。
經建會表示,將協助外僑學校發展,提供外人子女就學機會,包括協助台北美國學校擴建校舍、調降台北歐洲學校土地租金等。並擬放寬大陸配偶居留、探親與外籍專業人士離境等規定。
經建會指出,透過上述作法,將可改善台灣攬才進用的環境,增加國際人才來台服務的誘因、提高來台意願,有助於國內企業延攬優秀國際人才。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可以肯定的说台湾需要我们先进的性教育解放!
台湾公务员现在真是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
普及衛星電視才是中華民族通往民主自由之路

TOP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可以推断此文作者非大陆人士

TOP

合法到台灣工作,僅能以員工調動,受訓,傳習等方式來台,每次最多僅可申請半年及延期一次.若是要到台灣合法居留,那最快的方式莫過於結婚一途,但到台灣至少要等八年拿到身分證,才能合法在外工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LeeZ 于 2008-8-17 08:42 AM 发表
合法到台灣工作,僅能以員工調動,受訓,傳習等方式來台,每次最多僅可申請半年及延期一次.若是要到台灣合法居留,那最快的方式莫過於結婚一途,但到台灣至少要等八年拿到身分證,才能合法在外工作.

目前台湾政府正在研议放宽(包含拿到身分证).
如果要让台湾政府加速运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大
陆同胞发起向台湾争取权益运动,
迫使台湾政府必须对这个运动做出回应,媒体与
立法院就能对政府施压.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這么優秀的臺灣,我移民,怎么辦?

TOP

回复 #24 qsuo 的帖子


西藏人民可以到台湾就学以及设立西藏学校,


也是西藏人民靠自己走过喜玛拉雅山到达印度,


再透过印度到达台湾,然後天天在立法院门口举布条一步一步争来的.



[ 本帖最后由 pitifuldog 于 2008-8-17 09:15 AM 编辑 ]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公筷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有什么来历呢.不如事先分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