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推荐一本很好看的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推荐一本很好看的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本书简介
七张面孔,就是七个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大明王朝这出历史大戏里的七个角色,每一个人都演得不容易。 本书解读明朝历史人物,揭开人所共知的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分析其何以茅盾,扭曲和心力憔悴。这既是人在历史中的境况,也是其在文化中的境况。而这七张各不相同的面孔,构成了那个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大明王朝的侧影。

目录
章诒和 序丁 东 序朱元璋:历史的惯性龙爪上的泥土初生鳞甲炼就帝王心龙椅上的农民甲 均平天下乙 构建乌托邦丙 结网的蜘蛛丁 思维格式化朱棣:权力的奥秘海瑞:偏执症患者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张献忠:在劫难逃吴三桂:无处收留郑成功:血液里的海水

前言
皇帝朱元璋、篡位者朱棣、太监魏忠贤、清官海瑞、叛臣吴三桂、忠臣郑成功和造反者张献忠,这就是本书中的“七张面孔”。七个人,七个侧面,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绘出了一幅明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完整图像。这里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贼子乱臣,在作者张宏杰的笔下,都由冰冷的史料,变成了鲜活的形象,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古人的智慧、权谋、无奈、残暴与血腥。足够爱历史,爱思考的人去看,去想。

精彩页
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间,大明王朝开朝皇帝的出生大概最为草率了。 元帝国的糟糕统治使贫农朱五四对生育已经不感兴趣,四十七岁的他被生活折磨得完全像个老头了。他和四十二岁的陈二娘,此时已有了三男二女。在这个年岁,再怀孩子,会被人笑话,说明他俩做那件事的劲头太大。然而一不小心,还是怀上了。 朱五四夫妇已经习惯了听天由命。笑话只好由人笑话,既然怀上了,那就揣着,就好比揣个南瓜。反正装在肚子里,比衣袋里还安稳,并不妨碍陈二娘饲弄鸡猪,插秧锄草。 问题是朱家的房子,对这个即将问世的新生儿来说太局促了点。.一家七口,挤在安徽凤阳东乡赵府村三问低矮的茅草房里,房顶有一处已经塌了,门也坏了多日,一直没来得及修理。一家人一年辛苦到头,到手的粮食还总是不够吃。不过五四脸上并没有愁容,他经历的大灾大难太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上天既然又把一条小命派发到这个世上来,就总有养活他的办法。 蒙古人征服中原后的第四十九年,元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那天中午,陈二娘收拾好碗筷,喂完鸡鸭,挪着步子,匆匆往地里奔。正是秋播紧张的时候,一时一晌也耽误不得。走到村东头二郎庙旁边,肚子一阵阵疼了起来,这才想起,肚子里还装着个孩子呢!没办法,只好急忙拐进破庙。刚刚迈进庙门,靠着墙壁大口大口喘气的工夫,孩子已经蠢蠢而动了。身不由己地,她顺着墙壁滑下来,刚躺到地上,孩子呱呱坠地了。 哭声十分响亮。 然而,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个新出生的生命。这孩子在世上就像一棵野草,多他一棵不多,少他一棵也不少。他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朱五四面临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孩子生下来,连块裹身子的破布都没有,总不能成天这样光着啊! 幸亏二哥到河边提水时捞了一块破绸子,解了老朱家的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困难了,连名字都不用费心,亲兄弟加堂兄弟按顺序排下来,正好第八,就叫“重八”。像小猪小狗一样,自生自长起来了。什么前途、教育、事业,是些什么东西,没人费心去想。 从小到大,重八没穿过新衣服,没踩过新鞋。大人出去干活时,就拿一条索子,把他系在桌腿上,任由他在地上哭、坐、爬、吃泥土、玩自己的脚趾头。刚刚懂事,重八就成天干活,早起拾粪,白天放牛,晚上还要编草席,困得打呵欠才叫去睡觉。五四在外面老实懦弱,谁都可以欺负他,在家里却是凶神恶煞,看见哪个孩:f偷懒,上去就是一顿拳脚,没好没歹。 二十五岁以前,朱重八对生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饥饿。 一年到头,朱五四一家都是以世界上最粗粝的粮食来填充胃肠。而且,即使是这最粗粝的粮食,也总是不够。那口破铁锅,只在过年过节时,才能见点荦腥。 这不是贫农朱五四一家一户的状况。这是帝国里多数农民的景况。几千年来,中华帝国一直是一只巨大的空荡荡的胃。 这个判断也许离我们头脑中的“常识”相距太远。在我们的“常识”中,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灿烂;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在清朝中期以前,我们一直领先于世界。我们居然会饿了几千年? 谓予不信,请看孟子的话。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孟轲奔走各国,大声呼吁他的政治主张。而他自视为完美的政治目标,不过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他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夸饰他的政治理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沾沾自喜的夸饰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酸楚的感觉:一个耕种“百亩之田”的“数口之家”,挣扎奋斗一生,五十岁之前却不能“衣帛”,七十岁之前不能“食肉”。这样的一生,竟然就是我们祖先梦寐以求的“王道”理想! 即使如此,这个可怜的理想很少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过。中国人以聪明和勤劳闻名于世,中国的农业文明也领先了世界几千年。按理说,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应该能生活得很舒适。然而,人口压力、频繁的灾害和贪婪的专制统治取消了中国人舒适生活的权利。由于中国人独特的生育观,中国的人口密度一直大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季风性气候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气候,广袤的大地上局部灾害无年不有。中国官僚体系的庞大举世无匹,使官僚队伍吞噬了大量社会财富。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经济繁荣表象下的贫困化。饥饿和赤贫始终追随着我们的祖先,连同战乱和灾祸,从孟子的时代穿越汉唐宋明。两千年问,丰衣足食的盛世远少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岁月。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那些慕名而来的传教士惊讶地发现,中国虽然确乎像传说中的那样地大物博,声色繁华,但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却远低于同期欧洲人。一位耶稣会传教士在致朋友的信中曾这样描述中国民众的生活:“我将告知你一件事实,虽然它看似自相矛盾,但严格说来却是真实的,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富裕、最繁荣的帝国,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最贫穷、最悲惨的一个国家。这个帝国,尽管疆域辽阔,土地肥沃,却不足以养活它的居民。要使其居民舒适,需要比其实际疆域大三倍那样面积的国土。”在这个帝国,“人们熟知,极端的悲惨驱使人们采取一些最为骇人听闻的行为。一个到中国的观光者,如果他认真观察,将不会吃惊于母亲杀死或抛弃自己的许多子女,父母为了点点钱物而出卖女儿。……街上充斥了乞丐。让人吃惊的是,最为可怕的事这里都发生了”。


作者:张宏杰



[ 本帖最后由 feifei24 于 2009-7-31 07:01 AM 编辑 ]

TOP

哪里能读到啊?请赐教!

喜欢!但哪里能读到啊?请赐教!

TOP

在百度里面搜啊,网上有下载的。

TOP

试试看!

TOP

在那里能下到?

TOP

哪里能下载,楼主能给出下载地址吗?

TOP

在百度、谷歌、一些下载软件里搜,有下载的。这不是一本禁书,书店里有卖的,还有网上都有这本书卖。



[ 本帖最后由 feifei24 于 2009-8-7 05:13 AM 编辑 ]

TOP

有时间看看楼主推荐的此书~~

TOP

有明朝那些事、窃明精彩吗?

TOP

樓主你仔細讀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自漢以來,歷經唐宋明,除歷經戰亂或是胡人竊據中原以外,炎黃子孫的生活要比如今的盛世好不知幾何.....

TOP

TOP

很想看到这本书哪里能下载啊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