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字版[PDF]

《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字版[PDF]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ed2k://|file|%5B%E4%B8%AD%E5%9B%BD%E9%9D%92%E5%B0%91%E5%B9%B4%E7%8A%AF%E7%BD%AA%E9%97%AE%E9%A2%98%E5%8F%8A%E5%AF%B9%E7%AD%96%E7%A0%94%E7%A9%B6%5D.%E8%8E%AB%E6%B4%AA%E5%AE%AA.%E6%96%87%E5%AD%97%E7%89%88.pdf|2160751|5a7e98eb72f6c56ebf4957d5806cfeef|h=f37sqi32rw57fgxjgtgoc4wi4gkfjuzf|/


 


中文名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莫洪宪

图书分类法学

资源格式PDF

版本文字版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书号754384253X

发行时间2005年12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2.1MB

简介

IPB Image

内容简介:

在刑事法中,青年 、 青少年 、未成年人 、少年等词均是含义近似的概念 。 就法学研究和立法用语来看,这些词的使用既频繁又含混。这种混乱的状况 , 既不利于青少年法学研究的发展 , 也是阻碍我国青少年立法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当然 , 在上述这些用语中 , 未成年人这一用语是相对明确的 。 由于我们研究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 , 因此 , 从刑事法律角度确定青少年的年龄界限相对来说要科学些 , 这样既能减少人们彼此之间的纷争 , 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刑事司法层面透视青少年犯罪问题 。

内容截图:

IPB Image




目录


导 言
一 、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二 、 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大意义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一 、 青少年犯罪的主体状况
二 、 青少年犯罪的犯罪类型
三 、 青少年犯罪的处遇状况
第二节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 、 在主体结构方面 , 其初始年龄提前,低龄化倾向凸现,重新犯罪率较高
二 、 在组织结构方面表现为结伙性强,共同作案多,团伙犯罪突出
三 、 在主观心理结构方面显示出动机和目的的盲目性,情绪化倾向明显,突发性强
四 、 在行动结构方面显示出手段的暴力性,成人化、智能化的倾向明显
五 、 在犯罪结构方面表现为以侵财型犯罪为主,暴力犯罪突出,新型犯罪增加
第二章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演变趋势
第一节 影响中国青少年犯罪演变的基本因素
一 、 目前抵制青少年犯罪的有利因素
二 、 目前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利因素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演变的趋势
一 、 青少年犯罪历史演变的阶段
二 、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 政治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一 、 政治因素概述
二 、 法律制度与青少年犯罪
三 、 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战略与青少年犯罪
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一 、 经济因素与犯罪的关系
二 、 市场体制下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青少年犯罪
三 、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的竞争与青少年犯罪
四 、 贫、富以及贫富差距与青少年犯罪
五 、 就业状况与青少年犯罪
第三节 文化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一 、 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二 、 文化与犯罪的关系
三 、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文化因素
第四节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一 、 人口流动与青少年犯罪
二 、 社区与青少年犯罪
第四章 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一 、 失和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二 、 失教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三 、 失德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四 、 贫困型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一 、 教育管理的漏洞
二 、 教育资源的短缺
三 、 素质教育的形式化
四 、 工读学校教育的尴尬
第三节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一 、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
二 、 青少年犯罪的生理因素
第五章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对策
第一节 社会: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一 、 加强对重点地区与重点人群的管理
二 、 加强社区的文化 、 管理 、 矫治建设
三 、 建立青少年的权利保障 、 救济机制
四 、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节 司法:治理青少年犯罪的保障
一 、 构建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防治制度 , 充分发挥司法职能
二 、 完善青少年犯罪的刑事实体立法
三 、 完善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立法
第三节 学校: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一 、 改进教育管理模式
二 、 大力贯彻素质教育
三 、 完善工读学校教育
第四节 家庭: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重点
一 、 优化家庭环境
二 、 创建学习型家庭
三 、 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
四 、 家庭抚养教育法制化
第五节 个人: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
一 、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 、 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三 、 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卫生教育
四 、 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教育
五 、 加强青少年 “网德” 教育
第六章 展望: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战略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 、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 、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 , 预防青少年犯罪既面临新的机遇 , 也面临严峻挑战
三 、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四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预防战略的理念和目标
一 、 青少年犯罪预防战略的理念
二 、 青少年犯罪预防战略的总体目标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预防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 、 理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领导体制
二 、 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管理体制
三 、 建立各职能部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联动机制
四 、 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犯罪预测机制
后记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