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中国禁书之怪现状
一个小书店老板的亲历
姜福祯2007年2月15日于青岛
一、怒吼与怒吼之后
焚书、禁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由焚书坑儒到书报检查统治者钳制 言论的强度虽然在放缓,但是一路野蛮、血腥、黑暗。雍正父子的曾 静案,清朝末年苏报案,北洋军阀的邵漂萍案、毛泽东的王实昧、胡 风、刘志丹、三家村案等等,蒋介石父子的“船长事迹”案、“大力 水手”案、《美丽岛》案都以杀戮、牢狱、迫害而震惊于世。所幸, 世界民主潮流浩浩荡荡,今朝的禁书者,知道自己的行为龌龊不堪, 执行起来也就暗昧了许多,象最近的邬书林喧嚣式禁书工作法并不多 见。知识界苦秦久矣──一肚子的窝囊气,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怒吼声中果然邬书林们换了一张明媚的脸谱又登台了。
快意也是一时快意,因为钳制言论的党文化、“主旋律”、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还写在宪法里,“四个坚持”、“三个代表”还写在宪法 里,党总要给我们的国民洗脑,总要排除自由言说、自由表达、自由 思想,因此我们的抗争还会很持久、很曲折、很激烈。
二、开明书目
我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考虑搞一个小规模的书店,由于缺乏资 金,只得考虑先从小租赁店起步,88年经过一番考察后,自以为胸有 成竹。89年初在厂内“劳动服务公司”赋闲,遂开始筹备,于7月开 业。书虽然不算多,但是品种不少,内容芜杂,隧叫做“广角书 社”。尚没有正式开业,一天,我正在整理书,有一位年轻的女人在 店里呆了很久,临走的时候开始向我发问:“你办了文化许可证了 吗?”我说“正在办”。她又问:“你这里有禁书吗?”“不知 道。”我有点愕然“我不了解。”于是,她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西村寿 行的小说:“这本大概就是,我记不清楚了。”随后她说:“我是郑 州路街道文化站的,你要办证之后才可以开门。我回去看看,下次给 你送一张禁书目录来,这些书不能进,有的话,拿出来,不能租 售。”
几天之后她果然送来一张书单。不过当时的政治禁书,我大都没有, 不多的几本我都没有摆在书架上。记得书目上有如下的书:
◆苏晓康《河殇》 ◆高阜、严家棋《文革十年史》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包遵信等人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其中若干本,已经记不住书名, 大凡是涉及动乱的数名知识分子的书,无论何书,都在禁止之列。
此外就是涉黄图书:有西村兽行、大树春渊等人日本的小说,还有有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情场赌徒》、《青春之门──筑丰篇》以 及若干本有涉黄内容的港台武侠小说如:《女带家》、《女老板》、 《小鱼吃大鱼》、《风流剑侠》、《一吻江湖》等等
虽然7月份了,应该说这时还算斯文,大概还是赵紫阳时代的遗风 吧,事先打招呼不说,还奉送一张书单让你自己撤架,即便来查书的 时候也是按图索骥,决不多拿,虽然不爽,也还明媚。
进入8月中旬,形势十分严峻,原来的禁书书单不好用了,有一天不 到三个小时之间分别来了三帮人来查书,其中只有一次我在场,我质 问他们是哪个部门,他们自称是区政府的,而此前文化、工商来过一 次,区政府也来过一次。每次都拿走不少书,而且不给留清单,只说 是:回去检查,没有问题再送回来。当我拿文化站给我的书单时,其 中那个领头的阴险地笑了笑,他随后拿出一个类似文件的东西,上边 密密麻麻写满了书名和作者名,我只扫了几眼,他又收了回去。从此 之后禁书明白纸再也不见了,他们不仅可以按照秘密文本查取,而且 可以“疑似”,也就是肆意搜取。凡拿走的书,从没见有送回来的。
当时,已经是因人废书了,走向未来丛书,不少都是纯之又纯的学术 著作,有些人根本只有文章,没有独立作品集子。最近看到冉云飞开 列的两种人名单,我一下就想起来,就是这种名单,但其中一些人没 有,大概以后陆续加上的,以下是冉列的名单:
凡下列名单中的个人作品或多人合集作品一律停售。
方励之、李淑娴、刘宾雁、严家其、包遵信陈一咨(又名陈益之)、 万润南、苏晓康、王军涛、陈子明、吾尔开希(原名吴尔凯西)、 王 丹、柴 玲、翟伟民、梁擎暾(又名梁兆二)、郑旭光、 王治新、封从德、王超华、王有才、张志清、张伯笠、李 录、 张 铭、刘 刚、周锋锁、王正云、马少方、扬 涛、熊 炜、 熊 焱、韩东方、贺力力、刘 强、岳 武、胡 平、徐邦泰、 胡安宁、宦国仓、房志远、冯胜平、杨 巍、王炳章、陈 军、 刘晓波、鲍 彤、金观涛、戈 扬、苏绍智、张显扬、李洪林、 任畹町、曹思源、戴 晴、于浩成、高 山、王若望、阮 铭
如此疯狂地查我的书店很可能和我书店查出《自然辩证法杂志》有 关,其中有一期上边有我朋友王德路撰写的《方励之传》,同时还有 王德路译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小册子若干本(原来他们在天安门广 场上免费散发了若干本此书。),十几天之后我因为“6.4”的案子 被海大保卫处举报,被捕入狱。我的岳母则继续维持了三年。
三、走向暗昧
89年之后,查书开始暗昧起来,一般不再事先开出书目,已经有查 禁、查收、查看、查没,查告(告诉,担不拿走)多种形式。仅1989 年12月湖南省文化市场《查禁出版物目录》载查禁图书目录(395 种)、查禁期刊目录(205种)、非法出版书刊目录(257种)。其中 包括《书林》、《海南纪实》、《金岛纪实》等一批思想活跃的刊物 都被叫停。可见,当时的言论钳制到了什么程度。
1995年夏天我已经出狱,开始处理以前书店的旧书换几个钱,每天到 贮水山夜市摆摊。但是,旧书处理的很慢,而且根本不赚钱。此时, 我看到身边有一位老人在卖新书,招牌就是:“新书七折”,我很诧 异,因为当时的图书根本没有打折的,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招牌改 成:“新书五折”。当时几乎没有盗版书,我便忍不住到他的摊位上 淘书。仔细看看:这些书五花八门,有属于古代言情小说,有属于当 代纪实文学,也有学术著作。后来经常来买书、交谈,我们成了忘年 之交的好朋友,原来这位周先生是一个老右派,坐牢期间波澜起伏, 还差点让老共给毙了。在他的指点和经济帮助下,我进了他一批书从 此卖起了新书,当时读书的气愤比较浓烈,生意还算不错。可是,好 景不长,很快早夜市就成了文化稽查扫荡的重点。记得当时被查抄的 书有《杜月笙传》、《蒋介石传》、《血红雪白》、《反“左”备忘 录》、《乌托邦祭》、《庐山风云》、《顾准文集》、《中国左 祸》、《大镇压》(上下)《血色黄昏》、《山坳上的中国》等等。 那么,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禁书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书摊上。原 来,这些书都是老周到山东阳信批发来的。本来,这些书有两部分构 成,一部分是滞销的库存书,一部分是禁毁书需要化浆。后来为了一 个扶贫项目,政府决定将这些书用来扶贫,也就是用这些废书当制作 鞭炮的原料。当然有慧眼人,于是用真正的废书和报纸换出来卖钱, 再后来愈演愈烈,终于形成一个图书批发市场,胃口也大了起来,开 始把一些供不应求的“扶贫书”拿到小印刷厂翻印,于是,纸浆没化 成,禁书却越化越多。后来不仅是库存书和禁书,一些畅销书马上也 被印出来。
由于每一本盗版书都是“非法出版物”,查书也就简单了,如果你正 版盗版混杂
他们可以以“非法出版物”的名义席卷而去,当然他们也会查取其中 部分图书,高兴时候直接告诉你哪本不行,不准再卖。所以,这时候 的查书完全不必出具“明白纸”,最好让你糊涂着,让你感觉经常恩 惠与你。实际上,席卷而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当然,大部分是书 摊,因为书摊都没有文化许可证,为此你在早夜市场买书都可以被文 化部门席卷而去,哪怕你卖的是邓选、江选。实际上,青岛发生过几 次大规模席卷有时是为“创建卫生城市”,也有时是全国性查禁某本 政治书刊,比如当年查禁《六四档案》和《晚年周恩来》都让许多书 摊片甲无回。
四、针眼走骆驼
我感觉政治上相对宽松的是97年到2000年,此时国内出版界出了不少 大胆泼辣、针砭时弊的好书,这种现象我称之为:针眼走路骆驼。比 如:《交锋》、《交锋后的中国》、《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报告》、 《第四种权力》、《现代化的陷阱》、《我们仍在仰望星空》、《中 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历史的先 声》、《中国的道路》《遇洛克遗作与回忆》、《我向总理说实话》 等等。颇有影响的丛书有“中国问题报告丛书”“黑马文丛”“草原 部落丛书”“黑马文丛”和“知识分子文存”朱学勤、秦晖、徐友 鱼、余杰、摩罗等人声誉一时崛起。这种开放的态势也造就了盗版书 市场的的空前活跃,较早出现的是《短暂的春秋──华国锋下台内 幕》、《天怒》。《天怒》一书一时洛阳纸贵,满世界传诵。从此, 人们窥视政治神秘世界的胃口被大大掉起。随后《中共太子党》、 《毛泽东保健医生回忆录》、《毛泽东和他的女人》、《黄祸》《谁 杀了林彪?》《鹿死谁手》、《江泽民和他的幕僚》、《1989赵紫阳 最后岁月》、《叫父亲太沉重》、《邓小平最后岁月》、《天安门之 争》、《王牌出尽的中南海》、《关键问题》、《地下万言书》、 《胡耀邦传》、《乔石传》、《李鹏传》、《江泽民传》、《朱熔基 传》、甚至《王丹回忆录》、《魏京生狱中书信选》、《情义无价》 等一大批港台政治图书被翻印发行,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史前列 的。记得98年江泽民刚刚出访回来不久就有《江泽民西游记》现于市 面,98年民运上半年动态马上就被编成考验江泽民一书。如此大规模 “出口转内销”,似乎不仅仅和环境宽松有关,或许还拌有其他的玄 机。这些图书虽然秘密流通,但是在民间、在官场、在知识群体中流 行十分广泛,是对“主旋律”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冲击。不少高官 和高知的床都有这类枕边书,象李嘉廷、俞华峰被捕时都有此类书被 收缴……
也正因为这样,不久就走向末路。山东阳信、临沂、两个批发市场分 别被查处,据说操作《天怒》的一个书商险被判死刑。此后,港台政 治书在山东基本看不到了,同时新“三座大山”的压迫日甚一日,社 会的政治消费需求似乎也很疲软了,这种书的广泛性日益萎缩。
五、禁毁的“艺术”
全禁和抽禁
对于禁书自古以来有“全禁”和“抽禁”。全禁就是死刑,彻底销毁 和不准出版;抽禁就是删除不利于统治意识形态的那些东东,或者那 些人人都喜欢的“有伤风化”的部分。因人废书是“全禁”中最恶劣 的手法。比如上述八九流亡海外的“动乱精英”,最近被宣布的章诒 和。
明禁和暗禁
近几年明令禁止而又公示与众的书越来越少,但秘密查禁从不宣示的 书越来越多。由于是暗禁,已经上市的书虽然不销毁,但是不到主渠 道发行,也不准再版,甚至发行的时候,明明可以畅销,印数也压得 很低。比如《中国:1957》、《山坳上的中国》、《受活》、《丁庄 梦》《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伊甸樱桃》、《Q版语文》、《沙憎 日记》等都属于这种情况。上边提到的许多书和丛书,在新华书店流 星般的闪一闪就不错了,随后就进入冷宫,你就要到折价书店或者论 斤买卖的书店去找了。比如前年出版的《半生为人》和“公民世纪书 系”出版不久就在新华系书店看不到了。
查没、查缴、查处、查禁
说实话,我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搞懂这些说法的技术含量。据说最近这 八本书仅仅是查处,不是查禁也就是有关人员要负一定责任,书本身 还没有禁止发行和销毁。这样的书我碰到多次,无论查处还是查禁在 个体书店的命运大都是查缴,查缴也不是查没,没有没收这种性质, 只是暂时或者永久拿走而已。所以,清单多数时候写“查缴”。查缴 的范围太广泛了,完全可以根据形势需要和个人意图甚至个人需要 “执法”,有时连《脑筋急转弯》也拿,我还被本区文化局谷局长拿 走文革坊间的《林彪语录》,估计是留作个人收藏了。
明查和暗查
有些书并不禁,有所发行,但严格限制,也就是“内部发行”。90年 代之后,这种内部图书少了,但还是时有发行,但只是面向高官或者 够格的学者或者专业人员。比如足本的《金瓶梅》、《古代禁书书大 全》《人体摄影》等等。值得关注的是东方出版社居然出版了一套 “现代稀见史料书系”(2004年3月出版),完全正版,手续合法, 不宜正面查禁,但是他们还是以“涉嫌盗版”到处查收。这套数中有 王明、张国涛等人的回忆传记,实际上涉及很多黑幕。全套书目如 下:
《中共五十年》(王明)、《我的回忆》(张国涛)、《中国纪实》 (李德)、《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美》盛岳)、《苦笑 录》(陈公博)、《双山回忆录》(王凡西)、《延安日记》 (《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郑超麟回忆录》(郑超麟)
实际上早在取缔之前四年前,当时的畅销书《转法论》就被暗 查收缴了,只是内部掌握而已,很象是政治保卫部门对一些人的“内 控”。有意思的是《凤凰周刊》在大陆的命运很象当年的《转法 轮》。虽然允许有限订阅,但严格限制发行,书报摊位上和书店里你 都看不见,本来我以为是没有市场。后来我收了一些,就放在明处, 一天一位同行来看到说:“这你也摆在外边”?我不以为然:“这是 公开发行的杂志嘛!”他说:“是,但很有限,只有昌乐路(文化市 场)一家。见到就没收。”我这才想起不久前文化警察来店时果然怪 怪地盯着《凤凰周刊》看了半天,问了句:“你还收旧杂志?”我应 了一声也就过去了。我真不知道在明暗之间还有这么多蹊跷。
可见,连基本中性的凤凰的言论尺度都是中共不愿意接受的,什么时 候才会允许直言真相。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7-9 17: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