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海外觀察筆記: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

海外觀察筆記: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

海外觀察筆記: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

本書下載地址:http://www.jtgjdc.cn/pyjy.rar
作者:薛湧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780148861X
內容提要
美國對高等教育的最大貢獻是服務社會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過參與基層社會來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從“二戰”以來,幾乎每二十
年,美國的高等教育就對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戰,逼著他們不斷地適應,無法故步自封。
美國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歲就開始計劃上大學,十五六歲就開始周遊世界,到貧窮的發展中國家鍛煉,成為全球社會的一個積極參與
者。雖然貧富文化、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還遠沒有得到解決,但是,許多富家子弟為了上大學參與了這些暑期和“空缺年”的課程,改變
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結果,他們沒有變成勢利的特權階層,而是成為有責任感的社會精英。
中國的中產新貴教育孩子,注重的是選擇好學校,把教育職責全推給老師,用當今時髦的經濟術語說,就是教育“外包”。美國的中高產階級
,則認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給別人,一定要自己監督。這種對誰也不放心的態度,建築在獨立的家庭價值
之上。
科恩(Katherine Cohen),耶魯大學的博士,一個大學前錄取辦公室的官員。她開了一個名字響當當的公司:常青藤智慧(Ivywise)。該公
司的業務,是給學生提供申請大學的咨詢。雖然一個學生的咨詢費就達29000美元之巨,該公司卻照樣生意興隆。
  美國的大學錄取,相當於中國的高考。不同的地方是,人家的程序複雜得多。如果光看分數,光參加SAT補習班就夠了。但是,SAT的分數
只是錄取的一個部分。除此之外,你還要提交帶有自傳性的短篇作文、個人簡曆、高中成績、課外活動記錄以及各種成就證明,許多人還要經
過面試。因此,如何包裝自己,就成了一個複雜的學問。對學生的專長就在於此。她指導學生如何把自己的業餘愛好變成簡曆中給人印象深刻
的特長,對學生進行模擬面試、對之進行全程錄像並作細節分析,向學生介紹每一所大學的特征、課程,甚至推薦學生讀“目標大學”的教授
的著作。經過一番精心包裝,她再根據學生的實力,確定申請戰略。
這一耗資甚巨的申請咨詢,反映了美國式“高考”的激烈程度。這種“高考”競爭,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白熱化。其中的原因,當然有人口
的因素。“二戰”結束後美軍回國,夫妻團聚,拼命生孩子,生產了所謂“嬰兒潮”一代。克林頓、布什、戈爾,都屬於這代人。這代人在
1960年代進大學,刺激了美國高等教育的急劇擴張。自1990年代起,他們的孩子(即第二代“嬰兒潮”)也漸漸到了上大學的年齡。這代人不
僅人口多,而且要上大學的意願遠比父輩強,特別是女性進大學的比率遠遠超出第一代“嬰兒潮”,使得大學一下子應付不及,競爭加劇。
第一部分 美國的教育新貴 
  
  所謂弱勢階層,是由經濟環境和文化行為兩方面造成的。“經濟平權”的目標,是為弱勢階層創造機會平等。但文化行為的改造,則要靠
勞工階層自己。過去歐洲的貴族,靠的是家徽、爵位、世襲的特權和遺產來維持自己的地位;如今美國的精英,則靠考分、大學的學位、領導
世界開拓經濟和科技前沿的個人素質來出人頭地。美國的中高產階級,正在創造一種培養這種素質的文化。他們的孩子,在教育競爭中,不僅
有金錢上的優勢,更大的優勢恐怕是他們的父母本身就為他們提供了學習的榜樣。
 
序(1)
序(2)
序(3)
序(4)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1)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2)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3)
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1)
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2)
沒完沒了的青春期
 哈佛風暴(1)
哈佛風暴(2)
哈佛風暴(3)
管理泡沫:MBA的社會史(1)
管理泡沫:MBA的社會史(2)
管理泡沫:MBA的社會史(3)
在大學中掙紮的勞工子弟(1)
在大學中掙紮的勞工子弟(2)
在大學中掙紮的勞工子弟(3)
 
 
 
 第二部分 “硬美國” 
  
  美國的白人男性,壓倒性地支持布什。布什動不動身著牛仔裝,模仿的正是傳統美國男子漢的氣概。可是,他那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父親
,打仗沒有二話就上沙場,他卻逃了“越戰”,被人稱為“草雞鷹派”(chicken hawk)。他對暴力有偏好。但是,年輕時離橄欖球最近的時
刻,就是當啦啦隊長。那個稱別人是“女人氣的男人”的施瓦辛格,靠吃藥當了世界健美冠軍,給美國社會留下的一大遺產,就是類固醇在青
少年中橫行。
 
野蠻反叛文明(1)
野蠻反叛文明(2)
野蠻反叛文明(3)
野蠻反叛文明(4)
黑權(1)
黑權(2)
美國人有病(1)
美國人有病(2)
 家庭主婦在美國回潮
《紐約人》社會(1)
《紐約人》社會(2)
美國媒體的高產
波士頓的馬拉松傳奇
假冒的美國男子漢(1)
假冒的美國男子漢(2)
 
 
 
 第三部分 保守主義時代 
  
  保守主義時代傑弗遜與亞當斯之爭,實際上也預示了後來的美國總統政治。林肯上臺後終於使南北雙方兵戎相見。在此之後,1960年的肯
尼迪與尼克松之爭,2000年的布什與戈爾之爭,2004年的布什與克裏之爭,也都火藥味十足。也正因為總統政治背後有著如此緊張、甚至醜惡
的政治爭鬥,使國家陷入分裂,這就更加要求就職典禮為人們提供一個超越這一殘缺的現實的機會:盡管我們如此互相仇視、水火不容,但是
,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我們的共同理想,讓我們想一下我們走到一起的理由。
 
上帝呀,再給美國一個機會!(1)
上帝呀,再給美國一個機會!(2)
施瓦辛格能當總統嗎?
歐洲宣言(1)
歐洲宣言(2)
 印度洋海嘯挑戰美國的領導力
克林頓與布什家族交情日深(1)
克林頓與布什家族交情日深(2)
上大學難過當總統(1)
上大學難過當總統(2)
 
 
 
 第四部分 故人傳 
  
  在國際上,美國因為過度恐懼蘇聯的軍事力量,和蘇聯展開了核競賽。而喬治·凱南於1952年被任命為駐蘇大使,他一上任就被到處跟蹤
,憤怒至極,在歐洲被記者問及在蘇聯生活的感受時,幹脆說那裏的日子和在納粹集中營裏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在莫斯科他還能夠在嚴密監護
下上街走走,這一下得罪了斯大林。他馬上被蘇聯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被迫離任。在此之後,他很快被意見不同的國務卿杜勒斯擠出外
交界,此時才50歲。退出官場後,他精力旺盛,不停地著書立說,在廣泛的外交事務中發言,成為美國國際事務方面重要的意見領袖,並為分
析“冷戰”的曆史,提供了權威的聲音,一直到1990年代還十分活躍。
 
桑塔格與1960年代的終結(1)
桑塔格與1960年代的終結(2)
桑塔格與1960年代的終結(3)
喬治·凱南:外交界最後的貴族(1)
 喬治·凱南:外交界最後的貴族(2)
特利·夏沃:界定生命的植物人(1)
特利·夏沃:界定生命的植物人(2)
 
  本書下載地址:http://www.jtgjdc.cn/pyjy.rar


 

TOP

不错的东西,支持啊!!

TOP

光看介绍就就值的一看.谢谢楼主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