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藏传佛教是喇嘛教,非佛教.

藏传佛教是喇嘛教,非佛教.








Share this

藏传佛教是喇嘛教,非佛教 | 真心新闻网 | 佛教正觉同修会全球资讯网




  • 藏传佛教渊源来自印度,当时佛教受到印度的女神信仰、男女神交媾合一的信仰、以及性力派信仰的莫大影响,特别宣扬性爱,主张以婬欲法来解脱。性力派中的左派,以祕密坛场集会,参与者裸体性交轮交来作为团体的共修。而抱有如是邪见的人也到佛门出家,因此佛教寺院被这些淫慾修行所入侵,以及伪经大量的出现,因此研究印度末期佛教的学者们都认为这时期的佛教已经和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没有关联。藏传佛教既然继承这一时期的印度的婬欲修行,因此我们就得根据歷史的事实,将藏传佛教正名为「喇嘛教」,将婬欲法的信徒称为喇嘛教徒,还给佛教本来清净的面目。



  • 世界各国的认知是藏传佛教就是密教,而密教翻译的国际通用说法,最多的就是Tantric Buddhism,其中Tantric就是Tantra谭崔的形容词,就是说,密教也就是说谭崔样式的佛教Tantra,有人发音取不同的段落,变成Tan-t-ra坦特罗,有时一发音成为呾特罗(怛特罗),因此密教就是坦特罗佛教,这个认知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为各国的学术研究者所遵循。坦特罗的起源很早,是许多古老民族的一个共通的思想,从性器官的崇拜,一直到行婬而不洩精的锻鍊,如中国的《素女经》的御女术、道家所说的採阴补阳、印度的谭崔性爱瑜伽,都是要于男女性爱交合中,以男性的不洩精作为基础,来谈性命双修,这样的邪见于中国和古印度是不谋而合的。当 佛陀来到人间,主张清净的修行,这些淫慾的恶见便销声匿迹,等到 佛陀示现灭度后,印度于西元前先出现了讲解性爱姿势的《爱经》,又有强调性器官崇拜的女神信仰,这样渐渐地导致性爱主义的抬头,摇身一变成为印度的修行法门,这就是藏传佛教所继承的坦特罗性爱的秘密教法,和佛教的清净出家修行大相迳庭。 

TOP

具体的区别不是很清楚
原来台风君你这么萌...

TOP

不知道藏佛教如何。不过厌恶中国的佛教,历史上中国的佛教永远都和当代皇帝关系紧密。就如今的少林寺也如此,和共产党关系良好,少林寺主持什么的还是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T1IztqIR69E/UBSeYjRLhPI/AAAAAAAAAo0/85-rOP_teIY/w497-h373/%25E7%2594%25B7%25E5%2590%258C%25E8%2583%259E%25E4%25B8%258B%25E6%2589%258B.gif

TOP

回复 3# fstdn 的帖子

过去,西方的基督教也和“当代皇帝”关系密切。
不密切怎么活啊!汗。
至于汉地佛教,自唐朝以后,禅宗最盛,而佛教整体则日益衰落,实际上是边缘化了,和政权的关系是比较稀薄的,至少比中世纪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与政权的关系稀薄多了。
蒙元和满清政府推崇的,主要是藏传佛教(喇嘛教),跟汉人关系不大。

TOP

回复 1# qiongao 的帖子

佛教发展的脉络,先是原始佛教,后来部派分裂(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产生了上座部佛教。后来,又有了大乘佛教(显宗),最后是(大乘)密宗。所谓”Tantric Buddhism“,后面的Buddhism就是佛教。前面当然得有个别的词儿,只叫佛教那就没区分了。
如果说”不是佛教“,那所有大乘佛教本身都不是佛教(大乘佛教包括所有北传佛教,即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所有佛教)。大乘佛教把上座部佛教称为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则说”大乘非佛“。可以说,如果以考古(而非盲信)的方式来考察,那么很容易发现:大乘佛教的经典都是后来才有的。
但是,佛教和诸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一神教是”神与人的约定“,这在基督教最明显,基督教的《圣经》即分为”旧约“”新约“,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差不多。因此,一神教如果改变经典,就必须捏造一个”新的约定”出来,而不能只靠改写,单改写不仅无效,而且是该下地狱的行径(参见《圣经 启示录》最后一部分)。
但佛教是智慧,不是约定。佛祖不是靠跟神的约定而或得的启示,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后人伪托佛祖事迹,固然不大厚道,但并不脱离“智慧”这个范畴。大乘佛教虽然脱离了佛祖的原意,按现代人的标准,却不能说不是佛教;要说原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不可能按原意来信了。这两个宗教如按原意信,那叫原教旨主义,因为这两个宗教的原意可比佛教愚蠢、残暴多了。

TOP

接5楼 佛教吸收印度教教义并不奇怪

佛教和印度教是一个互相吸收的关系。一般认为,婆罗门教创建了“梵我论”,标志了它转型为印度教。(这两个宗教是一回事,但在古代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而“梵我论”显然是从佛教那边学来的。
而佛教也从一开始就从婆罗门教那里吸收各种理论。佛祖本人即出身于婆罗门教体系的上层,刹帝利阶层,理论上和婆罗门阶层一样,是雅利安人。婆罗门教对世界的大部分描述,包括轮回、诸神的存在等等,在佛祖眼里,就像我们的眼里的“科学常识”一样,是毋庸置疑也无可替代的(谁会认为大部分科学常识为假呢?),也就都搬进了佛教。

TOP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居然把藏传佛教理解成邪教,拜托学习一下再下结论

TOP

不论汉传或藏传的佛教,都已歪曲了释迦的原意,成了忽悠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