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旧闻新知】梁发芾: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国不知有民,民怎知有国?

【旧闻新知】梁发芾: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国不知有民,民怎知有国?

 


晚清的所谓耻辱,让今天的爱国人士痛不欲生。事实上,当时身处晚清的百姓,可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屈辱。事实上,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时光之一。生活在晚清的人,当然有屈辱,如果没有屈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变革。但是,公平地说,晚清是中国历史数千年未有至大变局,而在这个大变局中,至少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日子不是变得更难,反而是更有色彩,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的传入,反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个话题,今天不说。今天说说晚清的百姓为什么不爱国。


 


今天的人,说起那段历史,仿佛中国人都痛不欲生,都突然从康乾盛世的神仙生活中掉到无比苦难的地狱了,中国人民也空前地爱国,空前地支持满清政府对外作战。事实并不是如此。别的不说,至少,在洋人与满清作战的时候,满清的老百姓,对于统治他们的满清,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老百姓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在看朝廷和外夷的战争。


 


说到鸦片战争,教科书中总是说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三元里人民投入反抗侵略的战争。事实上,中国老百姓并没有组织反抗。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只是在三元里,人们听说英军强奸当地女人之后,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战斗,但这与保卫满清国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


 


尤其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火烧圆明园后,当地百姓,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宝被洋人和当地百姓抢劫一空。百姓并没有对于皇家的财产产生什么爱戴之心,手下留情。对于洋人放火烧毁圆明园,老百姓也不会表现出什么愤怒。在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争夺江山的战争,什么时候不是杀人放火的勾当,把被征服者的宫殿一把火烧掉就是胜利的最好证明,中国历史就是在不断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宫殿,不断地在战火纷纷中烧宫殿的轮回中循环的。


 


老百姓的冷漠,今天的爱国者们或者会否认,或者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者要痛斥他们是汉奸,觉悟不高。事实上,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在数千年中的宿命就是被一伙伙的强盗强行统治。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百姓的关心程度并不会超过一个强盗对于自己保护对象的关心程度。地域辽阔的这个国家,是统治者的私产,人口众多的百姓,其也不过是给统治者生产财富的苦力,给统治者保卫江山的兵源。不管是哪个朝代,不管是哪些人当政,老百姓的这种宿命是无法改变的。作为蒙古征服者的元朝政府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但是出身于同样是老百姓,而且是汉族人的朱元璋也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至于后来的满清统治,是通过残酷屠杀和恐怖,强加在汉族人头上的外来统治者,异族征服者。执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血洗扬州嘉定,将猪尾巴作为征服和忠诚的标志强加在中国人头顶的耻辱,在洋人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或许并没有完全忘记。与远方入侵的英人法人相比,高高在上进行高压统治的满清统治者又何偿有更大的合法性。所以,当鸦片战争打响的时候,老百姓冷漠地看满清和洋人开战,甚至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看昔日不可一世的凶残的满清征服者压迫者被更为厉害的洋人打的人仰马翻。这或许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呢。对于苦难深重的老百姓来说,既然被奴役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被洋人奴役,与被满人奴役,有什么不同呢?据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看清军失败的笑话时,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国家不过是统治者的私产,是人家的国家,朝廷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这样的国家,朝廷,官府,与老百姓何干呢?


 


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一战,即1842年发生在镇江的“壬寅之役”时,清军副都统海龄,在生死存亡关头,不顾百姓死活,却沉湎于声色之好,纳妾藏娇,避居佛殿。不是有效组织抗敌,而是到处屠杀无辜人民,捉路人作汉奸。资料记载,他在城内抓了“居民百七十余人,于小校场行刑,并及妇人孺子,呼冤之声不绝,郡守惟流泪而已”,“百姓有违言,即是汉奸,吾兵足以杀之。” 让老百姓怎么能够效忠这样的人所代表的国家和政府呢。


 


一些人认为,早期的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尚未形成民族主义,因此,人们冷漠地看待国家和民族被外来洋人欺辱,并没有什么爱国情感驱使他们奋不顾身地抗击洋人,事实上,就是在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民族主义已经勃兴的时候,在满清与洋人的战争中,中国人对满清表现冷漠,甚至感情上偏向洋人,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1894年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闻风而逃,九连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迎接日本军队,纷纷拿鸡和猪献给日军,有人请求为日本军队效力。日本著名间谍学者、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拟制了一篇文采飞扬的告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说,“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号召中国人“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然后革稗政,除民害,去虚文而从孔孟政教之旨,务核实而复三代帝王之治。”


 


日本人当然是包藏祸心,入侵中国并不是为中国人的解放。可是,这样的宣传非常有效, 不少百姓真的是打着旗子欢迎日本人的。老百姓是受了别有用心的日本鬼子的欺骗蛊惑,可是这也说明当初的满清统治者是如何的不得人心。当统治者以国家为自家私产,当统治者是强加在百姓头上的征服者压迫者的时候,作为被奴役对象的老百姓肯定不会热心替这样的国家或政府卖命。这个逻辑是最简单不过的。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2-4-11 14:29 编辑 ]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文:张洛阳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梁发芾先生的《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里面写道:“说到鸦片战争,教科书中总是说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三元里人民投入反抗侵略的战争。事实上,中国老百姓并没有组织反抗。



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只是在三元里,人们听说英军强奸当地女人之后,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战斗,但这与保卫满清国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



尤其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火烧圆明园后,当地百姓,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宝被洋人和当地百姓抢劫一空。百姓并没有对于皇家的财产产生什么爱戴之心,手下留情。对于洋人放火烧毁圆明园,老百姓也不会表现出什么愤怒。在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争夺江山的战争,什么时候不是杀人放火的勾当,把被征服者的宫殿一把火烧掉就是胜利的最好证明,中国历史就是在不断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宫殿,不断地在战火纷纷中烧宫殿的轮回中循环的。 ”



梁先生最后在文章中写道“当统治者以国家为自家私产,当统治者是强加在百姓头上的征服者压迫者的时候,作为被奴役对象的老百姓肯定不会热心替这样的国家或政府卖命。”



我很认同梁先生的观点,不是中国的老百姓不爱国,而是,这个国家不属于老百姓,老百姓和国家都属于封建专制统治者的私人财产,无论是国内统治者还是国外入侵者,都是被压迫的命运,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坐在一边,看谁打赢了,然后跟着谁当奴隶。



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帝就是国家,国家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打赢了打输了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最多换一个统治者而已。



老百姓反抗,也是因为自己的亲人被杀了,女人被强暴了,否则的话,他们不会为统治者卖命的。所以我们看到,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人数很少,多尔衮就是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思来中原的,却没想到,中原的老百姓压根就不怎么反抗,即使反抗的也是因为清兵烧杀掠夺,各自为战,并没有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为了国家兴亡而战,如果真为了国家而战,比满族人多出几十倍的汉族人会如此不堪一击。



姜文的《鬼子来了》表现了同样的主题,日本人占领这个村庄后,老百姓们并没想过要反抗,甚至还和日本人举行联欢活动,这时候,老百姓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只要日本人不侵犯他们的利益,他们和以前的生活没什么两样,他们为什么要反抗,但是当日本人烧了村庄后,姜文所扮演的马大三才开始进行复仇……却没想到最后让自己人给杀了。



到了今天,中国依然没有一个独立的国家概念,以前国家属于皇帝的,现在国家属于XX的,人民依然是臣民而非公民,我们也没有公民的概念,公民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可现实情况是要求我们所做的就是绝对的服从命令,毫无个人意识,我们并没有参与的国家管理的权利,仍然是被统治者。



很多人都义愤填膺的骂自己的同胞在国外丢脸,或者骂自己的同胞不爱惜公共财产,没有公共意识。这就不难理解,这个国家既然是...它所有的一切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有了荣耀也都是在带领下,出了问题,我们老百姓自己承担,他们照样花天酒地。



所谓集体财产国家财产,有东西不拿白不拿,傻啊,看到别人贪污腐败,能沾光最好,沾不上也不管,既有风险,而且也没必要,反正和我们没关系,出国丢人也不是丢我们的人,反正他们又不知道我们是谁对吧。所以久而久之,大家没有公德心是很正常的。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所言极是 甚合吾意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是:前者人剥削人;后者国家剥削人

TOP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鸦片战争时,英国海军和清军水师在镇江江面上交战,岸边聚集了大批中国百姓围观,当清军舰船被击沉时,岸上百姓并不悲伤反到不时爆发出喝彩声,英军登陆后正为食物和淡水发愁,百姓们争相将食物和淡水卖给英军。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统治者除了收税,没有给百姓任何恩惠。百姓当然不知有祖国。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老百姓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奋起保卫?——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为什么中国汉奸多?每次面临外族入侵的时候,自古至今,汉奸辈出,引狼入室,助纣为虐,为什么?——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破坏自己的生活环境,随意排放废水、废气、毒物,往我们孩子的食物里添加三聚氰胺,乱挖山石古松装饰自己的宅院,为什么要自己毁了自己生存的环境,90%以上的流域严重污染,全球2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无异于自杀,有个同事的孩子才十几岁说:“过去是国破山河在,现在上国在山河破”,为什么?——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盗版成风,学术造假,道德沦丧——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 …… ……


当然,国不知有贪官污吏,贪官污吏亦不知有国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2-4-11 14:27 编辑 ]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好文章,一定要顶的

TOP

汉人只有家无有国。

TOP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官府視民如草芥,民視官吏如寇仇!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严重支持!!!
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

TOP

我爱大清,大清不爱我

TOP

严重支持

TOP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TOP

文章不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