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精品分享】1949前夜,一代青年误读的代价——评林牧先生回忆录《烛烬梦犹虚》

【精品分享】1949前夜,一代青年误读的代价——评林牧先生回忆录《烛烬梦犹虚》

 


(浙江)傅国涌




  林牧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五个多年头了,最近才读到他晚年留下的回忆录《烛烬梦犹虚》,看到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特别是对当年投奔延安的反思。林牧在学生时代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向往英美式的政治民主和苏联式的经济平等,与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一样,他们对苏联很不了解,虽不赞成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名义下的一党专政,却误以为苏联的公有制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经济平等。他不赞成阶级斗争特别是流血斗争,所以选择加入民盟而不是共产党,就是希望走第三条道路。然而到了1948年,第三条道路也走不通了,他在写给同学的信中说:“现在中国大势,不归于杨,必归于墨,中间道路走不通了。杨子为我,不可取也;墨子兼爱,庶几近之。”当时他天真地以为中共是讲博爱的。在经历九死一生、痛定思痛之后,他到晚年才明白他们年轻时误读了中共,他将这些误读主要概括为三点:

  一、当时他们以为毛泽东提出的“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反对一党专政”、“反对当化教育”、“保障人权”、“建立(多党民主)联合政府”、“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等主张都是有诚意的,既适用于国民党,也适用于共产党。

  二、他们赞成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误认为“人民民主”就是全民民主,误认为“新民主主义”比“旧民主主义”好,有更多的人可以享受民主。

  三、虽然他们知道“新民主主义”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是要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但那毕竟是在遥远的未来。何况他们也赞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只是不同意一党专政、无产阶级专政而已,他们当时认为中共与苏共不同,自抗日战争以来中共一直强调民主与人权,连根据地都叫“抗日民主根据地”,各个根据地制定和颁布了保障人权的条例,所以他们天真地认为中共推行的社会主义可以避免一党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

  他在学生时代喜欢读《大公报》、《观察》周刊,与储安平通过信,还到上海找过储安平,托储帮助找工作,他在思想上无疑更接近自由主义。而在1949年的前夜,像他那样中间偏左、最后上了中共这条船的青年学生很多,可见毛泽东与中共对外打出的那些旗号有多么蛊惑人心。他们有理想、有热情,天真烂漫,涉世不深,对国民党的统治不满,对共产党的那一套同样不喜欢。其实,当他们一踏进中共控制的土地,就隐约闻到了不太对劲的气息,有一种不能适应的感觉,乃至很快遭遇冷酷的现实。

  1948年7月,他们一行二十人(以西安的大学生为主)投奔延安,他被分到延安大学宜川分校。党化教育、思想汇报都令他们不快,有人就一再公开声明:“我是来参加中共的民主统一战线的,我是来反蒋的,我不接受中共的政治纲领,我不赞成中共的党化教育。”有人公开反对汇报思想,说“国民党特务才汇报思想呢”。不久,即发生了“宋纹演事件”,宋是他在西北工学院同级的同学,一个人办了一个壁报,自编、自写、自抄,表达对中共、对苏联的不同意见,很快就遭到批判,有人认为宋不仅思想反动,还可能是国民党派遣的特务。理由包括:

  宋的壁报在报头上洒满“小雪花”,就是要在红色根据地建立一些白色据点;宋在自传中说,中学时就反共,看到孙中山遗嘱中“共同奋斗”时,要在“共”字上扎一刀;宋在壁报上画的地图,画了一个大箭头,直指延安,目的是要再次进攻延安。林牧不以为然,认为特务会隐瞒,会伪装,更不可能在自传里写上中学时见了“共”字也要扎一刀,关于“小雪花”和“箭头”也可以作各种解释,“小雪花”可以说他的壁报和观点在边区只是小小的雪花,“箭头”可能是说他的目的地是延安。这些问题使他的革命热情减退了,他想起了离开西安前同学的一句临别赠言:“这边政治环境恶劣,那边也不一定理想。”

  晚年反思,他说自己学生时代本来不是共产党员和外围组织的成员,而是接受民盟的自由、民主纲领并参加其活动的民主青年。1947年11月蒋介石解散民盟,这条路走不下去了,非共产党的民主青年一样要受到“特别刑事法庭”的审判,才把他们驱赶到共产党这边来。“到了延安,参加了共产党,虽然主观上下决心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要追求当时认为无比崇高的纯而又纯的无产阶级党性,但是党性与良心、专政与民主、阶级斗争与人道主义经常处于矛盾斗争之中,苦不堪言!”

  初到延安,他们身上还保留着独立思考的习惯,随着时间,慢慢地要这些习惯被抹平了。尽管延安的政治生活、组织纪律常常让他难以适应,乃至“苦不堪言”,他却没有产生过脱离的念头,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退路了,本来就是不满国民党而出走的,回到国民党那边去,也是挂了号,不现实,何况当时国民党大势已去,人心不定。即便有多么不适应,内心深处有多少挣扎,也只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这就是包括林牧在内的那些青年的命运。他们多数人的经历都证明这是一条通向炼狱之路,但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这也是整个民族通往炼狱的路,却宿命般的无法避免,千千万万的个体生命浮沉其中,或九死一生,或万劫不复。今天,我们看到了结果,看到了六十多年来一点点展开的这个过程,何等残酷,何等无奈。血肉之躯被冷酷无情的机器碾成粉末,连每一滴血都被榨干了,叫喊无地,四顾茫然。如果说他们年轻时所处的国民党时代是一个可以流血的时代,那么之后进入的是一个欲流血而不得的时代,这是古往今来未曾遇到过的。“烛烬梦犹虚”,林牧先生的回忆录以他1989年逃亡之时的这句诗为书名,实在贴切,凄凉、悲怆而又意味深长,人间的理想主义遭遇如此的嘲弄,燃烬生命的蜡烛,也诉说不尽其中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暮年回首,他并不讳言自己挨整也曾整人,他自述“大跃进”时期是他“一生思想最荒谬、做错事最多的”。“在平时是二重人格,在‘反右派’、‘反右倾’等症状运动中,良心、民主、人道主义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头来,说出口来。”穿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层层叠叠、一浪接一浪的政治运动,一次次的厄运缠身,批判、监禁、自杀……林牧活下来了。

  1948年他奔赴延安,踏进那个深不可测的历史骗局中,最终明白误读了中共那些表面的宣传,误读了那些动人的口号,为此付出了整整一生的代价。那些潜伏在他生命深处的美好梦想终于被唤醒,1989年以后他重新走上漫长的告别之路,告别这个“中国有史以来极端性、严密性、残酷性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专制主义制度”,《烛烬梦犹虚》就是他留下的血泪交错的记录。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2-8-9 10:09 编辑 ]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不是什么误读,黑纸白字写的真真的呢!

只怪青年太天真,骗子太无耻。

TOP

被骗傻喽~~
People who realize free will is a gift you'll never know how to use until you fight for it!

TOP

是啊,哪边都难以抉择,苦难的中国人民,还是在独裁体制下被剥削,被奴化,被奴役!!!
用心看世界,以情待人生!
电影无限,人生有限,只看经典!!!

TOP

把国民政府跟共产政府画等号,这怎么可以?
民盟是卖国贼,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试问:民盟可曾用对待国民党的态度对待共产党?它明明就是假借民主之名,来策应共产党。不然的话,它后来为什么不向共产党争民主?

TOP

一代青年的误读,根本原因:

如文中所言:
<<<<<<
他们对苏联很不了解,虽不赞成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名义下的一党专政,却误以为苏联的公有制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经济平等。
>>>>>>
现在的人,尤其是某些民主派或自由派,认为当年人们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国民党不民主,而共产党民主。除了这个,他们想不出人们支持共产党的合乎逻辑的理由。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共产党从来都不民主,这个没人能反驳。共产党争民主显然是一个幌子,这个大多数人也很清楚。他们支持共产党的原因,在于他们误以为社会主义有经济优越性。所以,他们明知道共产党也不民主,也要投共。他们想的是:虽然共产党政治上也不民主,甚至更不民主一点(他们以为只差一点);但是经济上有优势啊!经济上如果搞好了,一个富裕文明的国家要民主化也容易。

结果,情况是相反的。国民党虽然不民主,但是国民党的经济思路有优势。结果台湾先成了一个富裕文明的地方,然后就很容易民主化。而社会主义经济有极大的劣势,搞出大饥荒,不依靠暴政来维持统治,就会被人民彻底清算,所以,也就谈不上民主化了。
误解就是这么简单。当时的人,包括反共知识分子,如胡适,他所谓“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无面包无自由”也是不对的,说明他对社会计划经济的危害,也是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不反共的人了。
20世纪最大的一个历史结论,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彻底失败,市场经济空前胜利。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的里根主义和英国的撒切尔主义,1990年苏联解体和印度的市场化改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彻底摒弃了社会主义思路。这就给此前和此后的知识分子的理念方面,画上了巨大的鸿沟。如果不能理解这种鸿沟,就不能理解历史。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2-3-19 22:14 编辑 ]

TOP

现在看来胡适的话应该这样说
“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无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就只剩面包和自由了
流氓并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TOP

这一点我很同意nk,共惨和国民党不仅仅是量的不同,而是质的不同。决不能在专制性上划等号。共惨是没有底线的。

TOP

说穿了,华夏的悲哀,,,一个民族领先世界上千年,,,,惯性也导致很多东西改不过来,,,,时无英雄 竖子成名而已,,,,就跟明末一样,,,那样的社会诞生不了超级英雄,,,就只能让满人捡了桃子

TOP

这种矛盾,,,,其实对比一下 明朝 的嫖经和烈女传,,,再看看金瓶梅就很清楚了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