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台海观微:怎么看北京的助选策略

台海观微:怎么看北京的助选策略

对于台湾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北京国台办声称不介入、不评论,连原定今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也要取消,以免被迫评论台湾大选。但是,无论从过往四次台湾总统直选来看,还是从早前的香港区议会选举来看,北京显然不会放弃干预台港两地的选举,只是手法因时因地而异。

江泽民主政时,对李登辉、陈水扁的强硬,堪比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但 1996年共军的导弹试射, 2000年朱镕基警告台独没有好下场,反而成为李登辉、陈水扁的最佳助选。胡、温主政后,对香港选举的介入是越来越公开、越全面,对台湾选举的介入则由明转暗,文攻武吓被“政策贿选”所取代。

两岸政策是今次台湾选战的焦点,北京自然出演“主角”。去年 11月,国台办主任王毅声称,“九二共识”不容否认、两岸关系不容倒退、台海和平不容得而复失、两岸同胞的福祉不容遭到破坏。这无异于直接打击蔡英文,台湾绿营也针锋相对地回应:历史真相不容被扭曲、台湾人民不容被恐吓、“和平协议”不容包装统一、两岸人民权益不容被剥夺。

至上周,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又警告,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协商。台湾蓝营舆论由此推断:“蔡英文若当选,两岸协商必断,台海风波必起。这也是美国非常忧虑之处。”只不过,投票日临近,为免再贻人口实,国台办才取消今日的例行记者会。但是,北京并没放弃制造政策利好的优势,在台湾大选前夕宣布,即日起解除 877项台湾食品的进口限制,而且毋须出具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检测报告,无异于送给台湾食品饮料厂商的大利是。

其实,不只北京透过政策为马英九助选,华府也插了一手。美国将台湾列入免签证候选地,马英九称之为“重大的外交突破”,连美国学者也认为,美国公布的时机“带有政治的弦外之音”。有北京、华府的加持,马英九竞选连任之途自然顺坦多了。

电邮: mailto:[email protected]

TOP

选战手记:台湾将出现蓝绿共治?

小英打出不分蓝绿的大联合政府或全民政府牌,国民党立时围攻算旧帐不在话下,台湾舆论也不捧场,有的更指小英选情告急才想出这个救亡招数。

国民党不卖小英帐除了因为选情紧凑外,过去的不快经验也让他们不爽。二千年大选陈水扁当选,首次实现政党轮替。为了稳定人心,稳住大局,阿扁上任后扬起全民政府的大旗,任命国民党籍的前参谋总长唐飞为行政院长,筹组政府。

可是,就像阿扁任内其他动作那样,全民政府不过是幌子,是他的花招,实际上唐飞从没得到实权或总统府的信任,活脱脱是代罪羔羊。不到几个月,唐飞就仓皇下台,全民政府土崩瓦解,国民党则背上不支持政党轮替的罪名。今次小英再提类似的概念,国民党上下自然新仇旧恨一起算,痛批小英搞局。

撇开不可告人的政治计算,全民政府不失为打破蓝绿对峙格局的方法。台湾的政体跟法国第五共和的双元首制很接近,总统是国家元首,在国防、外交、宪制上有专属权力;但他不是政府首脑,不负责政府日常运作,不需要面向议会。实际的政府首脑是行政院长,他负责制订及推动政策,争取议会通过法案及拨款。同一政党控制总统府及议会的话,情况比较简单,议会跟政府的分歧可以在党内解决。假如总统跟议会分属不同政党,施政很容易缚手缚脚。从戴高乐时代开始,法国有三次左右共治的经验,社会党的密特朗总统十四年间就两次面对右派主导的国会,差点变成跛脚鸭。

上次大选后国民党一统行政立法,但马英九掌不了党务,议会不太受他调度,令施政不畅顺。阿扁时代更糟,总统是民进党、行政院长是民进党,议会则由国民党主导。结果扁政府及他的行政院长寸步难行,徒具权力却用不上。

假若今次大选重演扁时代两党分治的状况,又或议会变成三党不过半的"hung parliament",谁当总统都难免掣肘重重,他任命的行政院长更是政令难行。要避免僵局恶化,要避免进一步内耗,小英的全民大联合政府也许是可行之法。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2-13 14:48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