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戴晴的七十岁生日

戴晴的七十岁生日

 


亚洲周刊 江迅


    【戴晴小档案】 1941年8月生于重庆,其父傅大庆1945年遭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小学中学时代由叶剑英收养。1960年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1966年至82年,在国防及公安研究、派遣机关任职。1979年开始写作,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至89年任《光明日报》记者。1989年起公开对三峡工程提出异议。「六四」后,于7月14日遭当局逮捕,关押秦城监狱,次年5月14日获释。作品有《王实味与百合花》、《梁漱溟与毛泽东》、《长江长江》等。


     自由撰稿人戴晴七十岁生日之际,朋友们暗中策划祝寿茶会,在朋友资助下,《戴晴文选》已经印行出版。


    其实戴晴从来不过生日,用她的话说,「过生日这事,当小孩时曾经盼过。从小寄养在别人家里,盼了,无份,就断了这个念想。此后,我对过生日从来不曾有过兴趣」。一九八三年,她随中国妇女代表团去澳洲访问,一天晚餐,她走进餐厅,整个餐厅的布置是浓浓的生日气氛,她好奇问,是谁生日。众人哄堂大笑:戴晴,你自己生日都不知道么?


    二零一一年十月九日,戴晴在北京寓所接受亚洲周刊访问,详尽讲述这次七十岁生日会内情。


    八月十日,北京东方太阳城。顺义区刘姓警官,将戴晴从正在练习合唱的会所教室叫了出来。戴晴是零七年从市里海淀区移居顺义区太阳城的。住海淀区时,警方对她居所监控相当严格,零六年之后随母亲搬到东方太阳城,似乎已不属监控对象,直到二零一一年「茉莉花革命」影响中国,虽然她深知并公开宣称中国社会变革绝非非洲那样简明直截,她本人的努力也绝对不在街头,无奈警官找她问话,已是家常便饭。

    刘姓警官问她:「有人要给你开生日会啦。是传知行。」这是一个创立于二零零七年三月的非政府社会经济研究所,致力于调查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有关自由与公正的问题。戴晴先是觉得传知行的朋友真是没事找事,多少该做的事还没功夫呢,办什么生日会。二十多年第一回与警方共鸣。


    在戴晴心目中,传知行这批年轻人特别棒,他们大多是农村孩子,考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本科后读完硕士,按理说,再读博士完全没问题,但他们认为,今天的中国,最重要的转型期,有人在书斋,也要有人走上公民运动的第一线。这些年,戴晴与传知行成员一起展开社会活动。戴晴说,她和传知行所做的事,就是要告诉中国每个人:你是公民,你是有权利的,你享有言论自由,目的仅此而已。前年,她正式宣布退休了,她曾经出面组织主导的工作,三峡、北京的水调查、环境英语培训等等,全交到年轻人手上。


    戴晴说:「我宣布退休,大家都笑了。我说,眼下本人当然尚未头童齿豁,我坚持退休,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还戳在那儿,他们会问,戴老师,接下去我们该怎么做。但我清楚,他们的眼界、他们的效率、他们的专业训练、他们的社会联络、组织能力都远远超过我。因此,我必须从『领头的』位子上离开,让局面变成我问:小伙子们,接下去咱们干什么。当时他们说了句令我很舒心的话:戴老师,这些事都交给我们,你就专心写作。你曾经做的那些组织工作,我们可以接着干;唯独你的写作,是没有谁能替代的。」


    今年,戴晴七十岁。他们背着她,从二月就开始筹备这个好玩的生日茶会。他们只与她女儿王小嘉联系,打听戴晴的好朋友有哪些,以便邀请。最后他们决定谁都不请,就他们几个承办的年轻人「杀」到戴晴家里,玩闹一番。不料顺义警官说「不行」,建议由他们来给她办。


    戴晴试着问能由她请人么:「昌平的周舵?」警官说不行。戴晴想了想说:「只能顺义的吧,那就崔卫平?」警官说:「她也不行!」周舵,著名学者、「六四事件」的「四君子」之一;崔卫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社会批评家。戴晴说,看来就只能请太阳城每天一起唱歌、打球的邻居了。生日一天天近了,到了生日前一天,戴晴想想,只有逃遁之一途了,于是跑到和朋友一起承包的山上去「躲寿」了。


    生日会没开成,传知行为她准备的礼物却留下了:新赶印的《戴晴选集》。传知行原本替她印四卷本的《戴晴文集》——「六四事件」至今,二十二年过去,一个以写作为终身职志的人,一直不能在大陆正规出版作品。印行文集,戴晴觉得一生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在大山里养鸡、栽树啦。


    前一阵,传知行的朋友们曾替戴晴印过她写张东荪的新作《在如来佛掌中》,和这回一样,没有书号,「委托印刷,文责自负」,不能公开发行销售,只是朋友间赠送,或仅收取工本费。他们还是挤出了三千元人民币(约四百六十九美元)打入戴晴账户。戴晴乐了:「太好了,终于可以给我们老王买个大点的电视机了。」「老王」,戴晴丈夫,王德嘉。这次,由于戴晴自己要对作品作增补,《文集》计划搁置。为赶生日,先出版《戴晴选集》。传知行找了三个朋友慷慨解囊资助,连茶会约四万元人民币。生日会取缔,《选集》放行。警察有自己的准则:「你的禁书令?那是二十二年前的事了。」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创始人、所长郭玉闪为《戴晴选集》作序。一张精美的「贺戴晴先生七秩寿辰」邀请卡,内印郭玉闪创作的「藏头格」七言诗:贺戴师七十生日:共工一力倾东海,祝献千杯福寿齐。戴笠乘车贤集矣,师遵投辖客酣兮。七弦急抚挥流水,十里相迎泛剡溪。生既逢时歌且舞,日斜犹挂月轮西。


    戴晴在《选集》里,有一篇《我的四个父亲》,讲述了她公爹王磊的故事,王磊临终前对她说:「咱们……顶得住。」郭玉闪在序言中写道:「正是这种『顶得住』的豪气,让戴晴的人生与同辈人划开了界限,如此不平凡。」传知行把「咱们顶得住」刻成印章。此书还附有一张小小的藏书票,上印戴晴和那具造型与邓小平酷肖的汉代说书佣——手执一枚闪亮奖章,镌有「平息暴乱纪念1989•6」。


    如今戴晴已是七十岁的人了。三十岁,从洲际导弹陀螺实验室,她「而立」到军队农垦场;四十岁开始「不惑」写作;五十岁出秦城「知天命」;到了新世纪,对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越发明晰。没成想到了二零一一年,一个好友相聚的生日茶会如此起伏跌宕。从来不作诗、不写对联的戴晴,这回「一生气」,据夫子所曰「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来了一幅:「尚有顽心时时所,无处不矩日日逾——七十难过」。难过归难过。对传知行的朋友,戴晴写道:「呵呵,大家不丧气。」

TOP

牢头狱霸

TOP

标题

衷心祝福她

TOP

也算一个奇女子!!!
1、对付第三世界主要靠援交,对付发达国家主要靠口交!
2、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抗议完了以后几大军区各种军事演习,怎么说呢,就好比中国被批评不会日,然后他就撸给大家看了。
3、美国不必惧怕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用担心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可以更快地发明新的技术;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偷窃的是美国独立宣言、宪法等代表美国价值的东西,当中国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开始,那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TOP

共产党真不是人揍的
自由民主党,要入就入这样的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