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撤資!中國製造變身為美國製造

撤資!中國製造變身為美國製造

來源:經濟日報 | 日期:2011-11-15 | 

波士頓企管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中美生產成本差距縮小,美資企業已從大陸撤離迴流到美國,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已變身成為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

大陸現今面臨員工薪資上漲,土地成本增加,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造成整體生產成本大增。

美資企業盤算成本之後,認為大陸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已不在,已有大批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撤走大陸迴流美國的跡象出現。

波士頓企管顧問公司發布《美國製造歸來》的研究報告預測,到2020年將有15%針對北美市場的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到美國。就在日前,福特汽車公司宣布把1.2萬個工作機會遷回美國,並將在美國投資160億美元(新台幣4,829億元),包括62億美元用於購買和升級在美工廠的配備。

波士頓諮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希爾金(Harold L. Sirkin)指出,未來五年在美國一些地區製造的商品,生產成本將只比大陸沿海城市略高5%至10%。成本縮小的同時,美國的生產效率更超過大陸。

據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監測資料,今年前八個月,美國對大陸投資新設立企業有967家,比去年同期下降5.29%;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5億美元(新台幣3,56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42%。

據中國企業報報導,包括美商玩具生產商Wham-O、發光二極體生產商SeesmartLED、福特汽車、ATM機器生產商NCR、重型工業設備製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公司,都已有迴流美國的規劃。

據波士頓報告調查指出,大陸不少商業用地的價格已經高過美國。大陸目前工業用地的平均價格是每平方英尺10.22美元。寧波、南京、上海、深圳四個城市每平方英尺工業用地的價格,已經分別達到11.15、14.49、17.29、21美元。

而美國阿爾巴馬州工業用地每平方英尺的價格卻只有1.86和7.43美元。

波士頓諮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希爾金進一步指出,2005年大陸勞動力成本只有美國的22%,到2010年上升到31%。2010年,大陸工廠工人每小時的報酬是8.62美元,美國南部是21.21美元;到2015年,預計長三角大陸工廠工人每小時的報酬將上升到15.03美元,而美國南部是24.81 美元。

據《羊城晚報》報導,今年3月起美國人在商場購買碳纖維棒球棒和煙霧警報器時,就發現原應是大陸製造的產地標簽,已悄然被換成美國製造。美國音響迷拿起Sleek Audio的系列耳機時,也會發現同樣的價格,買到的是美國製造。這些產品過去都是在廣東東莞生產的,現在生產線都遷回美國本土。

TOP

上回跟一朋友去美国印第安纳州一小城市谈投资建厂的事情,当地的土地价格是2万美元/英亩,折算过来就是差不多2万1千人民币/亩。中国的优势唯有低廉的劳工价格,还有就是环保成本低,所以有些污染不严重的工厂确实不如撤回美国划算。

TOP

外资撤资,中高产阶层移民,官员资产存入瑞士银行,这个国家还剩什么?

TOP

回复 2# 鬼涧愁 的帖子

唉,木有办法。也别怨人家无良和贪婪。

首先是自己人完蛋,自己祸害自己,才至人家无所顾忌。

一家外企许多不知名的化学品在大陆都是直排,用的设备都是到期需要报废的老旧且高能耗高污染的。

不要说廉价劳力那点好处(其实,这个所占费用比例不高,还有免税等等利好政策。。。)就光是处理上两项,在发达国家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银子。

话说,地球也是个整体,水体、大气也是满世界的循环。也许,tg的地界污染重,但是沙尘暴不也刮到了南韩和日本?

助纣为孽,始作俑者能的善缘?

TOP

引用:
原帖由 六根不净 于 2011-11-16 10:03 发表
外资撤资,中高产阶层移民,官员资产存入瑞士银行,这个国家还剩什么?
问得好,还剩五毛和不明真相的群众。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