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类似香港区议会选举的北京区县人大代表选举将于周二(8日)投票,选民将从6615名候选人中选出 4349名人大代表。不过,20多名早前宣布有意参选的独立人士均被“剔走”,无一能列为正式候选人。虽然选票上还有“另选他人”一栏,可任填名字,令选民仍可透过此方法,投票给这批独立人士,但过去从未发生过“另选他人”可当选的先例。
内地的区县人大代表候选人,多由政党或机构推荐;由10名以上普通选民联名推荐者一般称为“独立参选人”。本报昨日致电早前表示会参选的大学教师乔木、学者熊伟、法律人士许志永,还有9月底联合声明参选的野靖春等访民,查询了解20余名独立参选人的情,得知无一获列入正式候选人名单。
一个名额最多两候选人
内地《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选的区县人大会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也就是说,该选区如要选一名人大代表,最多只能有两名正式候选人,如果有超过两人符合资格,则要通过“选民小组”的筛选机制(见另稿)。选民投票时,除可对正式候选人投赞成或反对票,还可在“另选他人”一栏任填姓名,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得票者就会当选,但至今并无发生过“另选他人”可当选的情形。
野靖春表示,他们13名访民在9月底声明参选,并相互助选,但无一被列入所在选区的正式候选人名单。原本有一人进入了初步候选人名单,但最终在“初选”关被剔除。“如今局面在意料之中,声明参选之初,就接到过‘即使被投一万张票也无法当选’的威胁。”
她还表示,不清楚自己选区如何确定选委会成员,亦不清楚选委会如何推举正式候选人。曾多次前往选委会办公地询问有关问题, 当局“都不告诉我,工作人员还采取躲避态度”。社区拉票被制止,想在微博等网站拉票又被删除,“当选可能性已为零”。
非正式候选人禁拉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乔木则表示,所在的北外选区要选一位代表,即共有两个候选人名额。他的推荐人数排在第4位,故未被列入候选人。校方宿舍管理人员亦不允许他去学生宿舍“拜票”,加之微博皆被封锁,“基本停止拉票活动”。
许志永则说,他前晚拿着海报作宣传也被阻止,“无论我作为公民还是候选人,都有权利向选民介绍自己,选举法从没禁止候选人自由介绍自己和竞争,这些 ‘潜规则’是违反宪法和选举法。”他也正努力劝说本选区内支持者“另选他人”投自己。
■明报报料热线:
[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