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辛亥革命与汉藏关系

辛亥革命与汉藏关系

——纽约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发言大纲

贡噶扎西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回顾过去100年的真实历史。我们必须承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对制度的一个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皇帝制度,中国开始迈向了共和,迈向了现代国家的道路,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件好的历史事件。

  我身为藏人,一直认为,历史上西藏与中国的关系,虽然有些争执,但是总体来说是和睦相处的。汉藏关系的变化出现在清末,大约在1908年到1911年之间,清廷在康区搞“改土归流”,又派川军强行进入西藏拉萨,迫使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印度。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藏人就起来把满清官员和中国军队赶出了西藏,从此汉藏关系破裂。

  清廷末年在康区搞“改土归流”和派遣军队入侵拉萨是清朝统治者的一个错误(与中共在50年代康区搞的“民主改革”相似),这种一意孤行和错误导致辛亥革命后的汉藏分裂。在回顾辛亥革命100年的历史之际,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错误。承认这一历史事实,是为了吸取教训,并不是否定辛亥革命。

  现在我们设想,如果辛亥革命前清廷没有实施改土归流和入侵拉萨的错误,如果这场结束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带来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真正的共和,今天的汉藏关系会是现在的那种局面吗?这值得我们思考。

  1911年民国政府成立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这38年中的汉藏关系到底是如何?历史学家们应该很清楚。如果要谈论历史,就必须要说清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那么历史上西藏是否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我想也应该很清楚。历史上的西藏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但是自1974年开始,达赖喇嘛尊者和藏人行政中央就改变了西藏独立的诉求,而寻求名副其实的自治,这是我们目前的立场。

  今天,各地纪念辛亥革命,必须要思考两点。第一,辛亥革命到今天一百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没有民主化,还看不到真正的共和。第二,达赖喇嘛尊者以及藏人为了藏汉两族的双赢,为了保护西藏独特的文化,提出中间道路的理念,提出了愿意留在中国境内的想法,却不仅没有获得中共当局的善意回应,中国政府反而仍然闭眼做孽地在西藏继续实施高压政策。为什么?难道要迫使我们藏民族的后代,退到另一条道路上吗?

  归纳起来说,辛亥革命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政策,对中国,对西藏,对汉藏两族关系都是不幸。身为藏人愿意看到中国真正的民主化,但是能否实现真正的共和、真正的民主,主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今后中国不管谁在执政,一意孤行、不平等、不尊重对方的做法,是不能解决现有的民族问题的。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辛亥百年座谈会发言

 

 




作 者 :贡噶扎西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1年10月12日19:29

TOP

农奴制度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制度  :lol :lol 当然这只能是能上面的人

TOP

回复 2# es112 的帖子

人民公社制就是农奴制,而且还有制造饥荒的效力。
(二战以后,和平国家里,只有中国发生了大规模饥荒,足见这个制度的效力)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非洲那里的大饥荒是战争造成的么

TOP

回复 5# es112 的帖子

当然是。例如:索马里内战导致的饥荒。
你举一个不是的,我看看。
而且,现在风向变了,共党连印度都比不起了,改比黑非洲了?再过几年是不是要比南极洲了.......看看,祖国的土地在共产党领导下多肥沃啊!比南极洲肥沃多了...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10-16 18:37 编辑 ]

TOP

不好意思 原来非州大饥荒是索马里内战造成呢 又学到新的知识呢

TOP

回复 7# es112 的帖子

我搜了一下,所谓的非洲大饥荒:
<<<<<<
自去年以来,非洲东北部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和乌干达等在内的地区遭遇60年罕见大旱,导致严重粮食危机。据联合国统计,有1200万人因干旱缺粮而受灾,而索马里的灾情最为严重,约有360万人饱受饥饿的煎熬。
>>>>>>
受灾人数,总共只有1200万人。
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这个。这就是典型的小题大做。

TOP

关于饥荒

一般而言,农村人都有储蓄的习惯。除非是战乱或者共产党统治或者统治者过于苛刻,否则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村人储存可以额外吃一年的粮食是很常见的。
很多这方面的考察,都曾经指出这一点。一年的绝收虽然可以算是重灾,但并不足以形成饥荒。而一年以上的灾难,则任何现代政府,都不可能不救援,也只能算是重灾,而不足以死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价格有诱惑力,农村人倒可能出清他所有的存粮。但是这种背景下更不容易发生饥荒。

我8楼中所引用的这次“饥荒”,最严重的之所以是索马里,恐怕也不仅仅是灾情,还是跟那个地方的无政府状态直接相关。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