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耐心看这又臭又长的玩意儿。
廉租房的政策是对的。用社保基金来投资廉租屋,也是可以的,毕竟这玩意儿风险不大。(万一风险大了,国家也就完蛋了,反正完蛋,也犯不上埋怨这事了。)
但是,别的就没啥了。像“稀释岩浆”之类的论调,都没啥意思。岩浆是全国的,一个城市有啥用?(岩浆指因为实业没落、通货膨胀而造成资金涌入楼市)
重庆模式的“好处”,就体现在“双轨制”上。既有廉租房,又有商品房,前者可以满足贫穷阶层需要,后者商品房价格照涨,可以满足地方政府的收入。
这个看起来挺高明,但实际上重庆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这几年来重庆房屋价格上涨速度比全国慢,加之“岩浆”尚在。
推至于全国,会怎么样?根本没戏。
还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像所谓的“宽进严出”:在国内全面腐败的背景下,谁也不相信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能很严格地审定,那么,就干脆卡死经济适用房的再出售:只许出售给政府(基本按原价)。这种固定房价的思路,在台湾和很多国家都曾经试图推行过...当然有各种不同的安排,但是,简言之,没戏。
因为它又是一种把所有权和获利权分离的手段。你占有这个房子,无论自住还是出租(不许出租?既能凭关系买房子,岂能不能出租?),都相当于兑现了房屋的高价;你出售这个房子,只能给政府,低价。绝对不会有人卖的,除非他们家绝户了。
总之郎咸平是傻逼。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9-7 12:2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