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召回54列营运动车

中国召回54列营运动车

中国召回54列营运动车
2011-08-13
中国宣布召回已经投入营运的54列动车组,因为这些动车的自动保护系统出现问题。建造这款型号动车的北车公司表示,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外包“零部件出现问题”。但有专家认为,中国动车安全测试不足,才是出现事故的真正原因。


中国八月十一号召回的动车组型号为CRH 380BL。中国媒体的报道说,北车集团除了召回已经投入运营的该型号动车组之外,也暂停该型号动车组出厂。受此影响,京沪高铁列车每天班次将从八十八对减少到六十六对。在宣布召回动车之前,在上海股市上市北车集团停盘一天。有专家估计,作为中国动车组出口的主要生产商,北车集团今年的业绩可能会大幅下降。


报 道说,380BL型动车自动保护系统误报率高,曾在七月份导致多班京沪高铁动车“失去动力”。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明华对中国媒体表 示,这些事故,使该公司认识到“必须对供应商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北车集团宣传部长谭晓峰则说,很多问题出自零部件,而这些供应商,如西门子公司“都是国际知名企业”。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认为,中国召回有问题隐患的列车是正确做法,但尚不能缓解对中国制动车安全的担忧。


“我觉得召回是应该值得嘉许的,但是只是召回了一种型号的动车。中国的动车研究研发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系统一个系列下来的,我们怎么知道其他的动车不会有问题?我觉得召回范围可能应该扩大。”


谢教授认为,北车集团的解释明显有推卸责任嫌疑。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制造企业,都是全球购买零部件,因此问题在于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检测,而不是零部件本身的问题。


“比方丰田汽车我们大家都知道它的质量是相当好的,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但你如果看丰田汽车的零部件的话,给他们提供的各种各样成千上万零部件的企业,他也给其它公司提供同样的零部件。那么为什么丰田的质量那么好?实际上是在整合组装的时候,他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别人想学都很难学得到。 ”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电子通信工程教授龚叔佳分析说,中国自主建造的动车,其主要技术来自多个国家的不同企业,可能出现设备不配套问题。


“中国有点像你攒东西一样,产品组件这儿买一下那儿买一下,这个中间的兼容性问题可能就会出问题,现在高铁召回的380系列中零件有问题或者怎么样,明显表现出它的测试是不够的。测试不够可能不光是在380这个型号,可能还有其他别的在组装测试过程中,测试不够还有安全隐患没有发现,这个也有可能。”


龚教授认为,中国高速列车的安全测试运行不足是个明显的问题,这和中国政府在高铁项目上的“大跃进”政策有关。他也认为,动车设备来自多个国家,很可能和铁路官员的腐败有密切关系。


“我感觉还不光是追求速度问题,这里边肯定还有很多腐败的问题。前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被双规之后,现在网上有消息说他在国外的存款是28亿元。肯定是收了很多厂家的钱,等于是有饭大家吃,中国高铁几万亿的项目,这个厂商给一点,那个厂商给一点,中间可能有很多回扣。”


中国高铁受大量动车组列车召回的影响,将从八月十六号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中国铁道部长八月十号宣布,全面调降中国高铁列车的运行时速,并严禁高铁施工赶工期,从严验收修建工程。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11日下午在温州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国务院7.23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称,「通过调查,可以认定,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在会上,专家组详细汇报了阶段性的事故调查结果。

    在此之前,根据报道指出,专家们通过多种实验进行论证,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实验是对当时事故的还原实验。在实验中,专家们对事故当时的信号情况、车厢内的情况都进行了还原,基本还原了当时事故的经过,该实验对确定事故原因十分重要。同时,还做了包括雷击、调取黑匣子等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

 报道引述骆琳表示,通过前段时间查明的情况可以认定,这起事故既有系统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导致设备故障的问题,同时还暴露出了故障之后应急处置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他特别指出,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

 不过,这起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还要经过专家的论证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还需一段时间。

 此外,中国高铁首次有动车要回收作全面检修。据中新社报道,中国主要火车生产商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北车集团)前日以安全理由,回收京沪高铁54列CRH380BL型号动车作检修,京沪高铁因此从16日起,每天开行车次由 8减至 66对,铁道部将重开原有的京沪动卧列车以应对乘客需要,具体安排稍后公布。

 7.23温州事故的动车CRH1B型列车,并非北车集团生产。

TOP

作者 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
温州动车事故处置赔偿接近尾声,权威调查结果仍未清洗,但中国的宣传管制部门就已却对敢言媒体“秋后算帐”。第一个“中弹”的是上海团市委下属的都市报《青年报》。

7月29日头版版面中,《青年报》对温州动车事故突出大幅留白,此举被宣传部门认为,直接对抗违抗该部禁令。因此,该报当天值班副总编靳超被免职,“另行安排工作。”

8月5日,记者由《青年报》内部信源证实此消息,该消息最先由新浪微博上的媒体人“sude”发布,“sude”本名苏德,是上海一本时尚杂志主编。目前,靳超本人不接听陌生电话。记者获悉,上海的另一家都市报《东方早报》也因温州动车报道遭宣传主管部门点名,但尚未有其他整肃消息传出。

此番《青年报》被整肃,可能与中宣部对温州事故的相关禁令有关。

7月23日,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引起民众普遍关注。此后几天,中宣部一再发布针对温州动车事故的禁令,但生效甚微。

7月29日,中宣部发布严厉禁令。禁令称,“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当晚,中国数十家媒体被迫连夜更换版面。第二天,中文微博客上,《青年报》当天的报纸头版,大幅留白,仅有数字与温家宝鞠躬照片的版面,被认为暗示着对禁言令的讽喻,广为流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