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探针:三峡是长江旱情元凶?

探针:三峡是长江旱情元凶?

http://newspp.org/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603&sec_id=4104&art_id=15309017

对长江中下游严重旱灾的原因,各界莫衷一是,三峡工程的反对派自然认为这是工程惹的祸。虽然不太合理,但很直觉、很好理解,而三峡工程截流后的七年,区内三次遭受旱灾,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事实摆在面前,而三峡专家的回答令人非常失望。

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郑守仁说:“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三峡工程公司前总经理陆佑楣指出,三峡工程最初设计并没抗旱功能,这是有限责任的工程,即防洪、发电、通航,现在看来“三峡工程开工难,结束更难”。

他们不仅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推手,也是独当一面、极负盛名的专家,理应以严谨的科学数据,说明三峡大坝与长江旱情有没有关系。但现在一个说三峡工程的功能不包括抗旱,另一个以权威的口脗说没有三峡工程会更旱,却不是拿真凭实据来释除公众疑虑。

这不是开玩笑吗?投资近二千亿元、后续还要投入一千二百多亿元,并强迫二百万人离乡别井的水利工程,竟然不抗旱!甚么叫水利工程?防洪抗旱是最基本的要求吧!如此苍白无力的辩解,如何服众?

虽然我是三峡工程反对派,但也不全然认同三峡水库改变区内气候,有待科学论证。可是,我们至今看不到任何研究报告,解释三峡水库形成后如何影响库区的气候。

事实上,长江旱情虽然主要还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但与三峡大坝也有一定关系。长江两岸的洞庭、鄱阳等湖泊,主要功能是吞吐长江水:江水涨时吸水储蓄,江水退落时吐水补充。去年底开始,长江流域降雨量不足,三峡工程此时又要拉闸储水,以便有足够水位供发电之用,加速三峡下游水位下降,也加速抽走两岸湖泊的水,洞庭及鄱阳湖又因缺雨而不能补充来水,以致这两个长江之肾加速萎缩,旱情更重。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若非三峡工程不是旱季储水,下游水位也不会下跌得那么快,也就不会急速抽走洞、鄱之水,令两湖变成草原!

去年洪灾,为免大坝受到洪水冲击而泄洪,加剧下游灾情;今日又因发电而截住江水,加剧下游旱情,在在说明三峡工程几个主要功能经常互相冲突。正因为功能过多,当初又把好处吹嘘得太过份,说三峡库区将成为天然空调机,令重庆冬暖夏凉,但事实刚好相反,因而被讥讽空调装反了!

要大家理性看待三峡工程,当局必须就气候、地质、环境、生态等进行全面而独立研究,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否则各种质疑无日无之!(三峡与旱灾.完)


张华
逢周三、五刊出

TOP

建议一些人去查查“豫”这个字的来源。

为什么河南被称为“豫”呢?

给个提示:在商周时期,河南水草丰美,盛产大象。

TOP

引用:
原帖由 zanyzh 于 2011-6-3 15:32 发表
建议一些人去查查“地球”这个字的来源。为什么这个星球被称为“地球”呢?给个提示:在若干万年后的某时期,地球上除了陆地,还是陆地,只有陆地的圆球。

无识无知,咿呀学语

TOP

回复 2# 开车要稳 的帖子

北方上古时期盛产大象,而后来就没有了,原因是气候变冷,而不是别的。森林的消失,是在大象消失以后很久才发生的。
现在气候号称变暖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3 16:13 发表
北方上古时期盛产大象,而后来就没有了,原因是气候变冷,而不是别的。森林的消失,是在大象消失以后很久才发生的。
现在气候号称变暖了.......

气候学称,第四季小冰川期末期,气温将逐步上升,降雨按维度逐步减少。

商周时期黄土高原也是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随着气候的变迁,黄土高原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森林消失。

河南在商周之期那时也一片“泽国”,水草丰美,才能养得起大象这样的巨型食草动物。现在即使没有人类的干扰,河南的降雨量也难以养活大象,只能养山羊了。河南甚至到了汉代还是有大片的森林,所以汉代才有逐鹿中原的说法。。。




[ 本帖最后由 开车要稳 于 2011-6-3 16: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3 16:13 发表
北方上古时期盛产大象,而后来就没有了,原因是气候变冷,而不是别的。森林的消失,是在大象消失以后很久才发生的。
现在气候号称变暖了.......

看到你,还想起一件事期来。

关于电价的。

看来现在发改委也受不了国资委的压力了,15个省市涨了工业电价,平均2分钱的电价还是有点形式大于实质的。

网易有一篇比较客观的评价。http://news.163.com/11/0602/04/75H32P5K00014JHT.html

PS:网易最近在“深度报道”上进步很大。可能是看到搜狐走上层路线,新浪走微博路线。网易也要找个突破口立于不败?

TOP

回复 7# 开车要稳 的帖子

自从决定建设三峡以来,电力的需求已经几起几伏了。这期间,并非没有电力过剩的时候。眼下通货膨胀,电力确实有涨价压力。
国家的能源政策,就是拿着石油产品疯狂涨价(某些人说了:中国油价除了税,最低;问题是别的国家并无相应的税),却压制电价。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石油利益集团势力很大,而电力只有水电利益集团有势力,而水电成本确实较低,不怕压价。
如无水电,电力价格确实很难压在现在的水平。
但是,那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国家要想压低能源价格,让利益集团(主要是石油利益集团)少赚点也可以达成。非要让水电这条线上的老百姓倒霉么?
这就比方说:国家过去以牺牲农民为代价,压制粮价,貌似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福利。但其实也不是维持城市生活必须的(政府少捞点,什么都有了),只不过又是一项残渔酷取罢了。
维持CPI不爆棚,是政府维持统治所必须的;这本来应该由政府自己挖掘潜力,减少贪污浪费;我们怎么可以支持政府从别人(比如库区人民)身上搜刮呢?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6-3 18: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3 18:21 发表
自从决定建设三峡以来,电力的需求已经几起几伏了。这期间,并非没有电力过剩的时候。眼下通货膨胀,电力确实有涨价压力。
国家的能源政策,就是拿着石油产品疯狂涨价(某些人说了:中国油价除了税,最低;问题是别 ...

支持从库区搜刮?

没有谁呀

TOP

回复 9# 开车要稳 的帖子

三峡大坝,就是建立在牺牲库区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的;不仅包括被迫移民的人民(根据官方数据,至少140万,根据另外的数据,还要多得多)得不到充分的补偿;而且没有被迫移民的人民,也饱受滑坡、水质污染等灾害之苦。
还有重庆港的问题,下游旱灾的问题。这次下游旱灾,也许与三峡没多大关系,因为显然是因为雨量太少,而雨量与三峡的关系就很难推定了;但是自三峡蓄水以来,往年,下游湖泊由于少水,裸露面积增加,也形成了鼠患之类的次生灾害。等等等等。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3 18:34 发表
三峡大坝,就是建立在牺牲库区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的;不仅包括被迫移民的人民(根据官方数据,至少140万,根据另外的数据,还要多得多)得不到充分的补偿;而且没有被迫移民的人民,也饱受滑坡、水质污染等灾害之苦。
...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从人类开始钻木取火,就开始污染地球了。从人类要吃熟食,就开始破坏生态环境了。

但是,这是必然的。

哪里建大坝,哪里建电厂,哪里建核电站,哪里建任何电站,都要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产生影响。但是能不建吗?

用这140万人口迁移来否定三峡大坝,不值得再纠缠下去了。

TOP

回复 11# 开车要稳 的帖子

关键是有些事不适合某些人来干。
最简单一个例子:要不要保持市容?哪个国家的人民也不会专门希望市容一塌糊涂。
但是,难道说这样就可以为城管的恶行来开脱?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3 18:53 发表
关键是有些事不适合某些人来干。
最简单一个例子:要不要保持市容?哪个国家的人民也不会专门希望市容一塌糊涂。
但是,难道说这样就可以为城管的恶行来开脱?

看问题看方向。

要是说适合不适合来干的话。我早就说过,这一代中国人,无论谁当权,无论是什么制度,三峡大坝也一定会上的。因为这一代人已经掌握了三峡大坝截流和筑坝的技术,而能源的瓶颈让中国人吃够了苦头。

如果等中国人掌握了核电技术,有了廉价的核能资源,三峡大坝自然就会被拆除。

就像我老家,原先农民做饭取暖都要靠上山打柴,随着人口的增加,山上的植被被破坏的十分严重,每到雨季,山上流下的水都是黄的,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这样能不让农民砍柴做饭取暖了吗?农民才TMD不管你这些鸟理论呢。

后来等到发现了煤矿,而且煤矿的开采技术被农民掌握,一个生产队就可以煤矿了,这些廉价的煤炭马上取代了农民的干柴。农民再也不去山上砍柴,而是买煤块烧了。

过了不到10年,我再回老家看,山上的植被又十分茂盛了。

所以,保护植被,保护环境这些装B的事情都要等老子吃饱饭,用上电,每月人均150度电以后再来装也不迟。

现在,还是该干嘛干嘛。。。雅鲁藏布江的大坝要不是印度阿三闹事,早就建完了。

TOP

回复 13# 开车要稳 的帖子

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掌握核技术,没问题。纯民用核技术本来就没限制,更不用说中国有核武器,更犯不上限制。
问题是:
水电的环境影响虽然大,但是倒霉的人终究可以限制在一个地区(至少貌似如此),而且大部分都是村里人,被认为是可以随便牺牲的。
核电的环境影响就耸人听闻了,搞不好直接把国家搞垮台。
就像前苏联,倒台的三大直接原因,就被认为是:地震、民族冲突和核危机。其实苏联也搞过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水利工程,比方说在中亚的,但是那些当然不足以导致政权垮台。

TOP

总而言之

我也清楚:很多环保分子根本就是SB,包括部分反对三峡大坝的人在内。
但是,现在首要的问题是“问责”,而不是讨伐SB。社会政治的基本逻辑,是出了毛病必须问责,而不是不允许世界上有SB存在。SB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3 19:15 发表
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掌握核技术,没问题。纯民用核技术本来就没限制,更不用说中国有核武器,更犯不上限制。
问题是:
水电的环境影响虽然大,但是倒霉的人终究可以限制在一个地区(至少貌似如此),而且大部分都 ...

我对人类掌握安全核电技术还是有信心的。

只要人类掌握了安全的核电,这些水电,火电,太阳能电,风电都是浮云。。。连汽车都可以做成核动力的了。

只要有了廉价的能源,农民家里也会装上带烘干和喷水的马桶。农民一个月能用上300度电,那还住在城市里干嘛?

但是现在还不行,三峡大坝建好了,电源给了江苏上海,而湖北重庆依然缺点严重。。。。就像山上的柴火不够烧了,只有富人在冬天才能烤火,卖炭翁却还受冻。

TOP

出了事谁也没责任,多难兴邦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开车要稳 于 2011-6-3 16:21 发表

气候学称,第四季小冰川期末期,气温将逐步上升,降雨按维度逐步减少。商周时期黄土高原也是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随着气候的变迁,黄土高原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森林消失。河南在商周之期那时也一片“泽国”,水草 ...
这才看见。貌似你对古代气候的描述是不对的。
上古的时候,气候应该是温暖-湿润,后来则是寒冷-干燥。
<<<<<<
最近四、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主要的温暖湿润时期。
第1个暖湿期(约前3000~前1000)
第2个暖湿期(前770~公元初)。
第3个暖期(600~1000),
最近几千年来我国气候虽然表现出以数百年时间尺度为周期的冷暖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暖期不断缩短,冷期愈来愈长,冷期降温的幅度逐渐加大。
中国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是温暖与湿润同期,寒冷与干旱同期。主要原因是,气候温暖时,受副热带大气环流系统影响大,降水多。同时温度高,大气水汽含量也多。气候冷时,受西风环流系统影响大,降水少。

TOP

楼上好专业……虽然看不太懂,还是顶你一个。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4 01:34 发表

这才看见。貌似你对古代气候的描述是不对的。上古的时候,气候应该是温暖-湿润,后来则是寒冷-干燥。<<<<<<最近四、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主要的温暖湿润时期。
第1个暖湿期(约前3000~前1000)
第2个暖湿 ...


呵呵,你看清楚我说的上古气候的特点了吗?我说河南地域那是盛产大象的话你看到了吗?

TOP

回复 20# 开车要稳 的帖子

我当然看了。我不是在5楼复述了大象了吗?汗。
我的意思是说:中国气候,一般认为,寒冷和干燥相应,温暖和湿润相应,而不是相反,因为升温而干燥。

TOP

引用:
原帖由 zanyzh 于 2011-6-7 09:24 发表
 谈地球史你貌似专家,但——我谈的是政治。三峡水库的本质是一个政治问题。


政治专家来了

这是一个政治的大坝,这是一个分裂的大坝,这是一个失败的大坝

TOP

下一篇文章:
《探针:三峡是长江涝情元凶?》
再下一篇文章:
《探针:三峡是长江旱涝不均的元凶?》
再来一篇:
《探针:三峡是中国旱情元凶?》《探针:三峡是亚洲旱情元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