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谨慎上调电价
作者:华尔街日报 James T. Areddy
中国将在周三实行约18个月以来的首次普遍电价上调。政府已多次告诫,隐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可能会达到多年来最严重的程度。
制定能源价格的机构国家发改委周一晚间说,将从6月1日开始上调15个省的工业用电价格。这是2009年11月以来的首次此类调价。分析师说,上调幅度不到3%。发改委说上调的原因是电力短缺和需求过度,中部地区深受严重干旱困扰并可能会使电力生产问题更严重。
上调电价是向鼓励电力生产及减缓需求迈进的一小步。但此次有限的调整也突出说明中国政府处境艰难,一方面要抑制通货膨胀,一方面力图向市场定价靠拢。分析师说市场定价是防止中国每年受电力短缺困扰的唯一有效方法。
此时正值全球煤价不断上涨,其中一个支撑因素就是中国持续的电力需求,官方媒体新华社周二报道说,中国2011年前四个月的用电量比去年同期高12%。
此次电价上调不涉及民用电,但很多人预测民用电价会在晚些时候上调。中国4月份通胀水平仍为5%以上,人们对通胀普遍感到担忧,中国政府似乎不情愿让工业领域和居民受到全球原料价格的全面冲击,尽管其正在更频繁地调整严格控制的能源价格。
隶属中央政府的研究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本月早些时候估计,今年夏季高峰期的电力短缺可能会达到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程度。在此次价格上调之前,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敦促企业削减用电量。
分析师说,电价上调对中国工业基地的冲击是有限的。此次上调使发电厂商免受过去一年煤价上涨趋势的影响,并且未涉及中国最大的工业地区和省份: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首都北京。
相反,此次电价上调主要针对广大中部地区,包括重庆和武汉等城市。这些地区虽然发展蓬勃,但其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如沿海地区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省份。
发改委在公告中说,根据地点不同,此次调价范围将在每1,000千瓦时4元(约合61美分)至24元之间。调价幅度最高的在产煤大省山西,最低的在西南部的四川。
据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沈明高透露,受调价影响省份的工业用户缴纳的平均电费为每千瓦时76美分,比此前上涨2.8%。沈明高说,电价涨幅并没有紧跟煤炭价格上涨的幅度。据他透露,煤炭价格较上年同期涨幅约为9.8%。电价要涨至86美分才能全面反映煤价上涨的影响。
沈明高在报告中说,中国正面临过去十年来第三波严重电力短缺问题。电力缺口主要是价格扭曲造成的,而不是发电企业的产能受限。
日益恶化的旱情已经导致了电力生产问题。新华社说干旱还影响到全国5%的农田。因湖水干涸而裸露的湖床以及干裂的农田成了过去一周国内媒体报道的重点。缺水也威胁到了水电站的发电能力。
新华社说未来几天长江上游地区的旱情有望得到缓解。
市场的反应似乎表明电价上浮会略微抑制重工业:铁矿石价格下滑,因为市场认为这种炼钢原料需求将下降;铝期货价格上涨,因为市场预计铝供应将收紧,但生产商不会受到严重冲击。
基准指数上证综指在连续八个交易日下跌后周二首次收涨,收于2743.47点,涨幅1.4%,部分挽回了其在此前八个交易日中累计下跌5.8%的损失。沪市大型电力股和煤炭股提振了大盘,其中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上涨1.6%,至5.62元;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enhua Energy Co.)上涨1.9%,至28.36元。
大和证券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David Da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这应该能让电力生产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并刺激煤炭需求。
—— 原载: 华尔街日报
本站刊登日期: Sunday, June 05,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