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pp.org/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25&sec_id=4104&art_id=15283022
最近,中国传媒每天都报道新发现的问题食物。从双汇集团被揭发使用瘦肉精猪肉制成香肠开始,色素加工而成的馒头,猪肉加入“牛肉精”制成的牛肉,用墨汁制成的粉条,田里的西瓜喷上膨胀剂后爆炸,青瓜抹上避孕药(应为激素)去催生及保鲜,在香蕉喷洒催熟剂,让香蕉更快成熟应市。
突然间涌现那么多问题食物,正如笔者之前所讲,问题早就存在,只是一直不获北京当局重视,今年二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学习班发表提升社会管理的讲话之后,五名政治局常委才公开关注有毒食物。各级政府及电视、报纸也才突然苏醒,赫然发现身边原来有那么多问题食物!
一方面,这里有体制的原因。例如,缺乏独立传媒的监督,民意无法对地方官员形成压力;地方政府为推动经济而包庇生产有毒食物的企业;十多个不同部门负责食物安全,以致互相推搪;法律不健全,要么难以执行,要么让不法商人有空子可钻。另方面,社会风气败坏。文革后,国人价值真空,全国上下没有信仰,只信金钱,以钱去衡量个人的成就及存在意义,为了赚钱,甚么伤风缺德的事都会做,这也就是温家宝所讲的“道德滑坡”的结果。
不过,有毒食物其实也是中国发展模式所结出来的恶果。“中国模式”,概括来说就是“三高三低”。三高者,高污染、高能耗、高掠夺;三低则是低人权、低工资和低地价。这种模式能生产大量廉价产品,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从而造就了中国经济奇迹。但与此同时,大部份工人的工资仅够温饱,再无余钱消费,令中国内需不足。
正因为普通老百姓消费力有限,以致面向他们的商品及食品,价格都被压至最低水平才有销路。由于流通环节的油费、路费等费用,以及批发及零售市场的租金、水电、管理费等,都是政府及其相关势力收取,不可能减低,要降低售价就只能压低出厂价。于是,无论生产商还是农民,他们千方百计增加产量,以弥补过低的收购价,并因为中国有十多亿人市场,令极微利的商品也可生存。
既然农产品价格不能提高,农民、渔民、猪农等只能不择手段增加产量。于是,种西瓜时喷上膨胀剂、香蕉则用催熟剂,养鱼、养猪就用上各种激素及抗生素,馒头、麪条等就用色素,这样才可在最短时间,以最低成本出产最多产品,代价就是整体国民的健康:渔民以毒鱼害农民、农民以毒瓜菜害民工、民工以毒油毒肉害奶商……!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6-4 13: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