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现实,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原创】现实,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现实,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晚上看《伪钞制造者》,快要结束的时候,两个女生跑来敲门,神情慌乱,言语急促:“杨XX和数学老师打起来了!老师让我们去找校长,校长不在。”

        小学上晚自习,我是这里的始作俑者,从五年级下半学期的最后几个星期开始。起因是大部分学生家的学习环境不好,灯光暗,没有书桌,父母也大多不识字,所以,我提议,干脆都到学校来,有桌子、有灯光,自习两节课,做作业,看书都可以。

       今天晚上是数学,从六点开始的,到九点多还没有结束。

      “我不信还收拾不了你们几个……(什么词记不清了),妈那个巴子的!”数学老师情绪失控,骂得很难听。

        杨XX是班上最大的男生,十五岁了,个子只比我矮一点,很壮。神情激动,站在白板前。

        数学老师还在厉声训斥,其余学生惊呆了。

        我上前上前抱住杨XX,连忙把他往后推。杨XX眼里流着泪,使劲要从我双臂中挣脱出来。我把嘴凑上前,小声说:“忍住,忍住,不要惹事,不要惹事……”

       “XX,你不要做好人!你就爱做好人!”我也一块儿被骂了。

       “今天不到十一点,谁也别想走!”

        僵持了十几秒。

       “我不读了!日你妈的我不读了!”杨XX情绪愈加激动。

        另外一边的更加激烈的反应眼看就要爆发。

        我推着杨XX,一起走出教室。

        背后一片声音,不知说些什么。

        杨XX走得很快,像是要往前冲着跑。

       “杨XX,慢点,别忙走。我们兄弟两个坐下来说点心里话吧。”

        我们坐在篮球架下面的水泥块上,我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杨XX,你听我说,我不强求你做什么选择。人生有很多条路,不是所有人都要靠读书来出头。我刚才进教室,最心痛的人是我。我们班上31个兄弟姐妹,如果少了一个,我心里都很伤心,很难过,心里很难受……”

        杨XX抱着我,哭得嘶哑起来。

       “我知道你,我知道你……”

        我的眼泪也泛上眼角。

        沉默了一会儿。

       “先回家吧,冷静一下,好好跟父母讲,休息一下。无论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支持你,尽我最大的可能帮助你。记住,不管做什么,都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好人,把父母孝敬好,把弟弟妹妹照顾好,绝对不能去跟其他人鬼混,好好学一门手艺,做一份工作。先回去吧。”

        我拍拍他的肩膀,看着他走过月光下的篮球场,向田地那一头走去。

        我坐在山坡上的水沟旁,先给朋友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刚才的事,我说,我很难过。

        坐了二十多分钟,想回去拿本书来在月亮下面看。摸了一本《学会生存》,走到木桥上,遇到几个学生从教室出来上厕所,连忙问他们事情的经过。

        原来,杨XX搞了几次小动作,数学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在下面悄悄干咳。数学老师让看某一页的书,也没有看。

        数学老师提起旁边的扫把(木棍,比大拇指粗一点)打了下来,先是手臂,后是背,有十几下。杨XX站起来,往教室外面走。数学老师把一个破凳子扔了过去,说,只要你敢走出去就不要回来。

        我又打了一个电话给学校的一个本地老师,说了一下情况。过一会儿,杨XX的家长给那个老师打电话,说孩子的手痛得厉害,于是,我们俩个决定去杨XX家看一下。

        杨XX在上学期期末的时候,从木桥上摔下去,伤到右手肘关节的骨头。前几个星期才取掉钢板。

        到了杨XX家,家里人才给他喷了云南白药,手还痛,动不得,也转不得。还不知道是否伤到骨头了。

        他父母说:“这孩子本来就调皮,让你们多麻烦了。刚才问了,他没有打老师,是老师打他。娃儿太调皮了。”

        我说:“这个事情的原因很复杂,出了这样的事我也很不好过。”

        杨XX的爷爷很激动:“老师打学生也是应该的,不然拿来指黑板的那个东西(教鞭)是干什么用的。但是不能用扫把来打人!”

        他父母赶忙把爷爷劝走。

        过会儿,杨XX当喇嘛的叔叔告诉我说:“在纳西族的习惯里,用扫把打人就像用脱下来的鞋子打人一样。一个人被鬼缠身了才会被别人用扫把打,所以很忌讳这个事情。”

        劝了一阵,最后说,如果明天还不好,就先到镇上医院看一下。

        回去的路上,接到数学老师的电话。

       “你来干什么,你要是不来,事情早就解决了。还有谁比我更了解杨XX?他敢还手吗?他不学也就算了,还要影响其他人,班上好几个人,也都是这样不服气。不把他镇住,怎么教训其他人。上学期收拾大毛八斤的时候杨XX不在,今天发这么大的火,就是要让他知道一下。你就是这样,两个老师的方法不一致那怎么行?!你这一来,我成什么了?学生会对比,啊,你就是好。”

      “我得到的第一信息是学生过来给我说教室里打起来了。我不来怎么行?”我争辩着。

       “你才教了多久的书?你搞的什么新教育我也知道,我也接触过,但是他们是小学生,不是高中初中生。他们什么基础都没有,给他们拓展什么?跟他们讲道理没用,我们现在有多少时间,我们耗不起啦呀。”

       “我没管他们的基础?!我专门让他们做模拟题、补课,是在干什么?!”我也火了。

       “行,好,知道。你按你的方法做就好啦。”我想早点结束通话。

       “有些话早想说了,我们的理念完全冲突。这样怎么带一个班?你的那些东西不适合他们。整体怎么要求的就怎么做。”

       “有些事情你不知道,这里忌讳用扫把打人,因为就像用鞋子打人一样。”我说。

       “又说什么忌讳、习惯,我又没当它是扫把,就当它是棍子。”

         我又说了杨XX手臂的事情。

       “哼,他又这样说……”电话那头冷冷地说。

       “我去看了,手痛,不能动,他没说谎,没有骗你,赖你!”我重重地说。

       “反正杨XX我是不管了,我在他身上投入了多少精力?给他补过多少课?他的数学练习册和资料我都收起来了,反正他也用不到。”

         ……

 

        前几天给学校负责人发了这样一段话:

       “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

        总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和你擦肩而过,难以沟通,无法开展有效的共同探索和学习之路,更难以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共鸣。他们,本已在“池塘之底”,对于他们,倘若施以更加暴力、严酷的手段,或是彻底遗弃,都会让事情越来越糟,以至他们“破罐子破摔”,彻底失去对任何严肃阅读的兴趣,带着深深的仇恨离开学校,此后一生中只要提到‘学校’二字都痛心万分。

        我想的是,既然他们以后再不会有更多的学习时间,那么,趁现在还在学校,多看点书吧。哪怕多看本书,多明白一个道理,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至于那些资质较好、更加幸运的学生,阅读的作用就更大了。这次考试的作文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不过元宵节,他们连元宵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编一个元宵节的故事。可依然有几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非无源之水,凭空而来,它需要长久(急不得,急也没用)的优质阅读来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这样,在关键时候,才能克服难关,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来。

        周六补课,完全针对考试而开展,分专题复习、练习、评讲。阅读和做题练习,学生做得精,教师讲得精,二者结合来,效果会更好。”

        昨天看吕叔湘、叶圣陶和朱自清主编的《文言读本》,读到65页,韩非子的《喻言》:“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看来我真是自作多情。

        中国人永远都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小学生干嘛要思考这么多?他们还不会思考,理解不了你说的东西。大了自然就好了嘛。

        可是。

        春天你种下的是草籽,你能指望秋天的时候收获的是金黄的稻谷吗?

        如果现在没能培养小孩子们独立的思考能力、质疑的习惯、开阔的眼界,你认为在他们长大后,还能做到吗?


        数学老师以为一个十五岁的强壮小伙子不敢对她做什么,自己能像熬鹰一样把他驯服。可能她是对的,她有这个手段,也有这个运气。

        可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没有告诉她这些事,有人玩了一辈子的鹰,最后让鹰给啄了眼睛:

        2008年10月,至少有3名教师死在学生手里,。10月4日,山西朔州23岁的教师郝旭东被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10月21日,浙江缙云31岁的女教师潘伟仙被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的途中;10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43岁的教授程春明被本校学生付某用菜刀砍死在讲台上。

        也没有给她说我亲身经历过的事:

        三年前,给初三的一个班临时带几天课。

        可就在我讲解歌词的时候,后面有四个人在不停地讲话。
        我强忍着怒火,手里的粉笔都捏成了粉末。我心想:你们被别人当成垃圾,而我把你们当人看,你们不领情也就算了,居然还这样对我。我瞪了他们两眼,几个人稍微收敛了一些。
        一分钟后,一切还原。我提起桌上的黑板擦,几大步走过去,照准其中一个人的头狠狠地砸了两下。
       “你再打一下?!”
        那个学生一下子站了起来,满头都是灰白的粉笔灰,怒目圆睁地瞪着我,又好气又好笑。那学生比我还高,五大三粗、膀大腰圆。我拿着黑板擦的右手在空中举着,打还是不打?我心里没有底:真正动起手来,我未必是他的对手。就算我打赢,我做教师的形象也全毁了。打不赢,我将成为这个学校永恒的笑柄,代代相传。
        我们就这样僵持着,整个教室无比安静,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差不多一分钟后,我狠狠地说了一句:“我找你们班主任来解决这件事!”说完之后,我提着电脑,逃出了这凶险的教室。
        下午的时候,我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老师,我们四个晓得错了。你不要告我们嘛。对不起。
        我当时正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他们班主任,这条短信来得很及时。
我告诉他:一个老师不能摆平自己课堂上的问题,而以告诉班主任的方式来威胁学生,这是最懦弱、最没有出息的事情。可是我当时真的没有办法,下不了台。
        我坦承:当时我也心虚、害怕了,我也怕打不过你。现在既然事情能这样解决,最好不过了。
        我用黑板擦打你的头,是对你的侮辱,伤了你的自尊。这是我不对,我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你道歉。
        我和这个学生聊了很多,有两条短信我一直留着:
       “谢谢你。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你要在同学面前竖(树)立威信,没有办法的事。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你还不知道吧,我以前是砍老师而被开除的。你今天说的那些话,真的我……我18岁了,我以后不会这样了。以后你在那(哪)里教书,我一定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朋友。”
        看到这条短信,我真是后怕。要是当时我失去理智,真的动手打第三下,局面很可能就无法收拾了。
        第一天我给他们上课时,说我不想和他们做敌人,想和他们做朋友,还给他们讲了去年的三起弑师案。
        我一直为当时我的理智而庆幸。
        另外一条短信是这样的:
        “我和你不一样,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没人感(敢)打我。上回化学老师打我,我上课和他单挑。你知道肉体上的痛并不算痛,我家里给我太大的压力,精神上的痛才是最痛的!真的,你不知道那种感觉,。我和其他人也不一样,我懂很多很多,我只希望一个人静静地过我的一生。而家里都希望我当官,权利(力)!钱!我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的……”


       “我原来曾把私立学校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和希望,现在看来在政治制度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私立学校更糟糕,因为政府不可能关闭公立学校,却随时可能关闭私立学校,同时私立学校的招生完全依赖于其考试成绩,因此他们在应试教育方面搞得更为变本加厉,在思想自由方面更不能容忍。

                                                                           ——范美忠《中学教书生涯的总结性陈词》

        美忠说得对,这是现实,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要裹得你一身“邦臭”(川话,特别臭),你敢反抗,就撞得你头破血流。

        悲剧是什么?

        是德国人真诚地为了“千年帝国”之梦、“雅利安神话”而灭绝异族、血洗欧洲,是重庆沙坪坝红卫兵公墓里竞相“保卫毛主席”而死于枪炮之下的年轻生命,是“教育战线”上挥舞着大剪刀的“园丁”、流水线上尽职尽责的“灵魂工程师,还有飘零凋败的“祖国的花朵”、未老先衰的“未来主人翁”。

        他们都真诚地相信自己在做善事,作贡献,献身于人世间最伟大壮丽的宏伟事业。

        可是如果他们真是对的呢?

        毕竟,这是现实,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而人,是红旗下的一颗蛋。

        谁知道。

                                                                                       2011年4月16日凌晨1:40

 






[ 本帖最后由 打鱼郎 于 2011-4-16 15:52 编辑 ]
爷不反共,互相憎恨的人总是相似的。

反共的未必就是正儿八经的人,他们用匪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反共,他们成功反共之后,他们就成了更可怕的“共”。

爷不反共,也不反“反共”,谁无耻我反谁,谁愚蠢我反谁,谁干烂事我反谁。

TOP

打渔郎老师的文章,支持一个

TOP

魚郎兄,能不能用晚自習的時間安排一些記錄片給他們看(條件許可的話),每天都是複習、複習,他們真的能讀得進去?何不將大學的學習方式帶進去,讓學生們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反而能起到促進作用。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语文晚自习基本上都是这样干的。

大家围成一个圈坐着,读书交流。

或者看电影。

或者到图书馆自由阅读。
爷不反共,互相憎恨的人总是相似的。

反共的未必就是正儿八经的人,他们用匪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反共,他们成功反共之后,他们就成了更可怕的“共”。

爷不反共,也不反“反共”,谁无耻我反谁,谁愚蠢我反谁,谁干烂事我反谁。

TOP

好老师,好人!
现实是理想者的地狱,理想是现实者的地狱,倘若这世间没有楼主这样的鸡蛋们,茅坑里的又臭又硬石头就真会搁在神龛上被世代供奉下去。

TOP

支持,打渔郎!!!

TOP

感谢还有一群人为教育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可悲的是在制度不改的情境下,再好的理念,也难以实现!
就如同我多次为残童教育和上级沟通,提出个人见解,到最后那也仅仅只是见解!!!!

TOP

或许这种熬鹰式的教育方法就是适合这片神奇的土地,永远伟大、光荣、正确。

唯此征服其精神,控制其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篡改自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可是。

学生会从你身上学到什么呢?

MD,我不敢反抗你,那是因为你手中掌握着能量巨大的“合法伤害权”。有朝一日,我也能这么干。

去年夏天,一个学生在对我一学期的评价和建议中这样写道:你随手就把词典扔下来砸到学生头上,大家都被吓住了。好威风呀!

我被这“好威风”三个字吓坏了,从此再没有扔东西打人。
爷不反共,互相憎恨的人总是相似的。

反共的未必就是正儿八经的人,他们用匪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反共,他们成功反共之后,他们就成了更可怕的“共”。

爷不反共,也不反“反共”,谁无耻我反谁,谁愚蠢我反谁,谁干烂事我反谁。

TOP

教育就是这样子滴

TOP

不强人同于我,也不强我同于人。

这是底线吧。

男生已经被数学老师禁止打篮球了,几天前,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男生,下午放学后打篮球被抓住,在球场边站成一排挨训。

我看到了,远远躲开。

最怕每个星期二开会。

一个同是八零后的同事,尖利的女声严厉质问:“什么叫寒窗苦读?!”

像是催魂钟,敲得人背脊发冷,毛骨悚然。

一个更年轻的九零后,激昂地发言:“就是要拼命抓紧!他们以后会懂的,只有七十几天了!”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真是世上最恶毒的一首诅咒歌曲,翻身奴隶作牢头,含冤亡魂为伥鬼。
爷不反共,互相憎恨的人总是相似的。

反共的未必就是正儿八经的人,他们用匪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反共,他们成功反共之后,他们就成了更可怕的“共”。

爷不反共,也不反“反共”,谁无耻我反谁,谁愚蠢我反谁,谁干烂事我反谁。

TOP

回复 10# 打鱼郎 的帖子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教育,只有灌输复制。肉体上养育,灵魂上克隆,一代又一代没个头。

TOP

很欣赏打渔郎,不但想而且做。清朝灭亡后,大量的知识分子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努力的去做,现在条件比过去好了太多,可是阻力更大,那里有教育,只有低级的培训,而且虚假充斥其中。几十年来错误的畸形的读书观念处处阻碍着搞教育的人。非常欣赏以前打渔郎的语文自创讲义---这就是希望。

TOP

应试教育是社会现实的结果,社会现实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至于其它一些比应试教育更烂的内容(腐败、洗脑等等),就更是社会现实的结果。
想从教育入手去改变社会现实,在社会现实如此不宽容的今天,效果就等同于让老师率领一帮未成年人发动革命(会受到镇压革命般的打击)。这不仅希望渺茫,也跟保护未成年的一般观点相违背。

TOP

在教育如此恶化的今天,对于我的下一代,楼主有什么忠告的吗?我能做的有哪些?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