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新说<水浒>》武松
好面子是可爱的,好面子是可贵的。好面子源于一种骄傲的个性。骄傲的个性,相比较卑贱的个性,是高贵的、可贵的、珍贵的。至今,好面子的人,不会太下流。好面子,就是有耻。而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讲,一个得到很好治理的国家,一个有着精神文明的国家,其人民一定是“有耻且格”——有羞耻心且行为举止体面。而一个有着自我品格的人,也要“行己有耻”——自己的品行和行为,都要有羞耻心。所以,有羞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犯罪原因不能成为犯罪理由,犯罪不能因为有了原因就可以被豁免。这一点,当代那些为潘金莲翻案的人可能没有很好地加以区别。
事实上,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对利害的考虑总是压过对是非的考虑,这是一般人性。但是,假如他们得不到保护,独自主持是非的成本太高,高到他们无法承受,他们只能选择沉默,并且,在沉默中成为罪行和恶人的同谋。
我们知道,在非公民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芸芸众生既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更不具备保护他人、维护正义的能力。在看到邪恶肆虐时,普通人就是鲁迅先生所沉痛揭示的两种人:一、遭到蹂贱伤害的示众材料;二、沉默不语的旁观者、看客。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他人都沉默时候,他爆发出来。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大家都不敢出来时,他站出来。这话反过来说,就是:英雄爆发的时候,正是大多数人沉默的时候。英雄挺身而出的时候,正是大众不敢出头的时候。因此,有梁山英雄的地方,一定不是一个好时代;孽生英雄侠客的世道,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世道。因为,有一个英雄,必有一群懦夫。但愿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无需英雄侠客。我们自己是自己的英雄。我们自己建立一种制度,用制度保护我们自己。
官腔的可怕处,在于它句句在理,你无法反驳。两种最有代表性的官腔:政治官腔和专业官腔。政治官腔使用者一般为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官僚。其用途在于确立自己的政治优势,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政治正确者便有了政治优势,你再纠缠就属于闹事了。官腔的第二种是专业官腔。使用者一般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御用学者和专家。其用途在于确立自己的专业优势。既然你摸不着头脑,也就无法反驳他,他马上就占有了有利的专业优势。他既然有了专业的优势,你再纠缠就属于不懂事了。
对付官腔的最好武器,就是良知和常识。不跟着官腔绕弯弯,跟着官腔绕,会把你绕得一点儿道理都没有,一点儿脾气都没有,一点儿头脑都没有。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随你说千道万,我就坚持一点:良知和常识。最简单的思路,有时恰恰是最正确的死路。
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法度不能解决的,用刀。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地社会问题: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自己有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暴民不是国家的力量,而是国家的祸害。顺民呢?同样糟糕:顺民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累赘。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
培根认为,就对法律的破坏程度而言,对犯罪的报复,胜过犯罪本身,因为“犯罪是破坏法律,复仇是对法律取而代之”。非常可惜的是,这种清晰而理性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法律理论中,很是缺乏。恰恰相反,我们的传统文化倾向于肯定复仇。复仇事件时时发生,总能赢得喝彩,到处传扬。复仇人物常常出现,总能得到同情,甚至歌颂。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文化肯定复仇,文学歌颂复仇。《水浒》就是歌颂复仇之作。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对复仇事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复仇人物热烈的情感倾注,其中隐藏着一个极深刻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全社会对封建法律的无信任,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文学违背法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当法律不能主持正义时,代表着社会良心的文学必然表现出对法律的失望和鄙视。
当法律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或惩罚这种对法律的破坏时,结果只有两个:第一,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不再肯定法律,从而也就不会遵守和自觉维护法律。第二,个别的强梁会自行解决问题,用个人复仇来讨得被侵犯的公道。此时,正如培根所说,法律就已经被彻底取而代之。这是对法律的更大的破坏。而且,这样的破坏,还获得了道德的赞许。
胸中一团杀气,脸上却一团和气,满腹杀机却毫不露声色,武松做得出,鲁达、李逵做不出,林冲也做不出。与鲁智深、李逵相比,武松是最有心数的,做事时心中是最有规划的。像鲁智深、李逵,往往都是率性而动,事前并不谋划,临事全凭感觉,结果也往往没有预料。这样的人,可爱,但没有什么准头。而武松,在不动声色中,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切,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目标,每一个方式方法,每一个结果,都了然于心。看他做事,当时不一定明白,但事后一看,环环相扣,丝丝入扣,天衣无缝,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这样的人,令人佩服!有时也让人害怕!
我们常常说人要懂事,但含义不一样:小时候,父母和老师让我们懂事,是让我们做一个好孩子,将来做一个好人。但是,待到我们长大了,常常被人告诫要懂事,那意思是什么呢?是让我们懂得一些潜规则,按潜规则办事。不懂潜规则,不按潜规则办事,那就叫不懂事。问题是,真正的好人、正人君子、质朴厚道之人,往往是对潜规则缺少悟性并不会按照潜规则办事的人,这样的人,就被大家认为是不懂事了!就要处处碰壁了!最后,在这个世界上,春风得意的,一定是“懂事”——懂得并且奉行潜规则——的机灵人。
在专制时代,好人,是黑暗亡国的一线光明,是被侮辱、被伤害人们的一线生机。多一个好人,这世界就多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