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会说谎的作文(转自网易)

会说谎的作文(转自网易)

80后韩寒在博客中说,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



            




帖子一亮相,吸引跟帖无数,热烈投票,网友们纷纷自嘲当年写
过的很傻很天真的作文 (网络截图/图)



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 (梁伟驰/图)

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


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


不同年代的人成长中有相同的双重人格印记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实习生
丁婷婷


帖子引发的80后自嘲



这是一种奇
特的成长历程,一代人显示成熟的标志性举动,是迫不及待地颠覆自己的过去。


最近,一篇名为“咱们小学时期的作文必杀结尾句”的网络民调走红网络。


此帖的发起人是林嫣,生于1982年,现供职于广州某新派媒体,一天闲得无聊,从当年的作文
簿里总结出当年屡试不
爽的二十多条固定句式,如“今天在马路边捡到1毛钱,交给了警察叔叔……叔叔表扬了我,乐得我一蹦三尺高”;“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雷锋叔叔的身
影……我毅然举起心爱的小猪存钱罐,砸了,把所有硬币都捐给灾区小朋友”……


她将帖子传至网络后,迅即引来近两万网友围观和跟帖。


网友们蜂拥而至参与投票,评出当年作文簿上出镜率最高的话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其
他选项还包括——“我爱我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老
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不用谢,我叫红领巾……”;“举例子: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在
灯光下,看着妈妈的白发,我……泪流满面……我一定要……”


投票所在的网站,曾分析过其主流注册会员的基本信息——80后,生于或定居于一线城市,受过
良好教育。类似的热门投票还有“以前曾写过的作文题”。
票选结果显示,大家当年都写过《××,我想对你说》、《伟大的××》、《不扫门前雪,何以扫天下》、《记一件难忘的事》……


这些“原来大家都用过”的句式还被推为1980年代人的集体回忆之一。


这一代人的思想成型史高度相似,基本都出现过相同的条件反射症状——一说开会就想起十一届三
中全会,一想起张海迪姐姐就满怀内疚;而长大了的他们却 大都摆出清算与自嘲的架势回忆当年,恨不得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重活一次。


一名70后媒体编辑当年的作文——“在新中国,最能体现和维护祖国尊严的人,是大使馆前的哨
兵们,他们能抵住外国人的美金和美女的诱惑,忠诚而坚定地站着。”


被同事“揭发”曝光后,多年的光辉形象瞬间悲剧了。此前,他总是严厉告诫新来的实习生,写文
章少点宣传体,要多讲人话。


这是一种奇特的成长历程,一代人显示成熟的标志性举动,是迫不及待地颠覆自己的过去。绝大多
数同龄人——包括林嫣,都承认自己当年既没捡到过一毛 钱,也没砸过“心爱的小猪存钱罐”,事实上也不需要砸,“小猪”屁屁下都设有活塞。


在林嫣看来,这些“用力过猛”的表达,在当年“是必须的”。“所有先进典型、代表主流价值观
的人和行为,都一尘不染,端着。”


眼下,社会宽容度更为充裕的90后们的作文似乎更放松与自我,作文簿中开始出现难以识别的
“火星文”及闹腾的网络用语。但当被置于原则性问题前, “老一辈”们又发现,成长于同一套思想规训体制下不同年代的人,总又会迅速达成高度一致。


2010年冬奥会女子速滑1500米冠军周洋,2月在国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取得今天的成
绩,“感谢父母”。在受到领导间接批评后,这名生于 1991年的女孩改口首先“感谢国家”。


好“叔叔”坏“叔叔”


2010年,中学语文教
学大纲对一等作文的评分标准仍旧强调“思想向上”。


林嫣留心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其间不乏形象高大全的“叔叔”——得到好心人帮助,转身到五星
红旗下敬礼的哑巴叔叔;奋不顾身跳入激流抢救国家财产的
欧叔叔;上街卖茶叶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邻居叔叔……“叔叔”形象是过去30年中国中小学生命题作文写得最多的对象之一,伴随着几代少年的思想成型。
2010年,中小学生作文改革进入第30年。这一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一等作文的评分标准仍旧强调“思想向上”。


30年前的作文改革参与者、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许祖云说,语文作文——包括“叔叔”的形
象,始终是国家意志的贯彻与体现。


许祖云是1950年代中学生,那时的“叔叔”要六亲不认。别说“叔叔”,就是亲生父亲,一旦
被划为右派,一律要视为“人民的敌人”,坚决划清界限。


这些有悖人性的表达,在许祖云当老师时已轻松了许多。这名1962年就开始教书的语文老师,
从业前15年的主要工作是辅导学生写作“阶级斗争”与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彼时,整个“文革”十年可写的,几乎只剩下了贫下中农“叔叔”,学生的任务是以其为镜,深挖
自身“阶级烙印”。


为使反省更深刻,许祖云每学期都带领学生到乡下住半个月,和“叔叔”们一起干农活,回校后,
一遍遍地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把自己写得越落后 越好”。文采是次要的,政治标准才是关键。


多年后参与颠覆这一评价标准,却成为许祖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1980年,中国13所重点
中学开会研讨作文改革,这是1978年政治大气候解冻 后,全面复苏的众多小气候之一。会上,许祖云提出创办《作文通讯》,鼓励“写真话,诉真情”。


这一口号,后来成为语文作文改革启动的标志。


许祖云回忆,自1980年起,尽管作文仍须紧扣语文教学“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基本宗旨,
但在文本上越来越注重审美、真诚与新颖。1986年,颇 富时代先锋色彩的《作文通讯》全国销量就达190万册。


彼时,中小学作文引用率最高的好“叔叔”仍是“雷锋叔叔”。他的口头禅是,“为人民服务”。


林嫣记忆中的语文课本上的“叔叔”总是浓眉大眼,还总射出坚毅或凝重的眼神,衣着朴素,永远
系着风纪扣。这造型和“叔叔”早年的人生追求有关,他要 么在帮老奶奶买车票,要么在帮阿姨追小偷,必要时,还要献出宝贵生命。


令林嫣印象最深的是,一对“百无聊赖”的男女在公园里谈恋爱的场景,被作家茅盾写入散文《风
景谈》,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作为对比,茅盾赞扬了公园 里另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在争分夺秒地埋头看书,“追求革命真理”。


有鲜明说教色彩的“叔叔”中还囊括了外籍人士,他们通常散落于各种作文选编及微型传记类选
集。比如,令林嫣纠结不已的,伟大的科学家“叔叔”爱迪
生,结婚前几小时居然消失了,家人费尽周折才找到了新郎,原来,这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科学家竟然忘记了婚礼……


不过,在过去30年中,“叔叔”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渐渐放松,不老绷着,偶尔也可以有缺点,
但不能犯原则性错误。


2004年,写下以下这个故事的高考生作文被判了零分。“一个在登山时遇到暴风雪的年轻人,
因认为自己没能力救出同伴而选择独自离开”。


作文教会了中国人说谎?


“课文到现在都还在说假
话,又怎么教会学生写真话?作文不写真话,怎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多年后,上述这些课文及文章,被批露为虚构或经过“深度加工”。


80后韩寒
博客中说,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这句话触动了林嫣的心。


在林嫣印象中,老师似乎从不关心那些过于戏剧的情节是否真的发生过,而她也发现,写出价值观
正确的作文往往能得高分。


直到现在,林嫣吃剩半个馒头或半个苹果,总是神经质地想找条水沟丢,这缘于当年一篇深受好评
的优秀作文,“半个馒头顺着水沟,一直漂到非洲,送到饥 饿的无产阶级兄弟手中”。


她至今还记得老师当年讲“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金融危机下,一群奶农将成罐成罐滞销的牛奶倒
入水沟”时激动的表情,“资本家们宁愿浪费,也不愿捐给 穷人!”


时任班级语文课代表的林嫣的思想却时常跟不上“主流”。最“不靠谱”的一次,是写课文《雷
雨》读后感。在作文中,她认为周朴园对侍女侍萍是怀有真挚 爱情的,只不过更多是一种“相见不如怀念”的复杂情愫。


作文点评课上,林嫣的作文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被诵读,还遭勒令重写。二稿顺利通过,开头改成
了:“作为脱胎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周 朴园天生地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作文里不食人间烟火的‘叔叔’身上都有某篇语文课文的影子。”林嫣说。


2009年,杭州外国语中学前语文老师郭初阳与几名志同道合者为几套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做了
“体检”。其中一些“叔叔”的光辉事迹十分可疑——


人教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1989年洛杉矶大地震里的一个温情故事,事实
上,1989年洛杉矶并没发生地震;


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说的是少年爱迪生在烛光下给妈妈做了一场阑尾炎手术,据史料记
载,世界第一场阑尾炎手术出现时,爱迪生已是40岁的“大 叔”了……


“课文到现在都还在说假话,又怎么教会学生写真话?作文不写真话,怎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
子?”郭初阳说。


在张厚感看来,这是当年政府抓意识形态工作所需。这位人教社前编审参与了1980-1990
年代中学语文课本编纂,工作之一是删减入选文章中的“不
良”内容,如文言文《口技》中床第之欢的含蓄描写,《最后的讲演》中闻一多对美国传教士、燕京大学的创办者司徒雷登的褒扬,《荷塘月色》中“如出浴的美
人”的比喻……


作文同样受到思想内容的集体领导。“作文写作是塑造青少年世界观与主流价值观的最有效方
式。”许祖云说。


林嫣2005年毕业前夕,前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
大陆,在西安小学母校受到小朋友热烈欢迎,一首饱含深情的童声朗诵“爷爷,您终于回来了”传回台湾 后,受到年轻人的疯狂追捧。


林嫣的一名台湾同学专门下载了这首诗朗诵做手机铃声。同学止不住狂笑地向她解释,这种说话的
调调多年前也被他们父辈用过,那时,他们作文的必杀结尾
句一般是:“反攻大陆,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大陆同胞。”现在?“我们随便在一家士多店都能买到印有马英九头像的纸巾,想擦哪擦哪。”


工作后,林嫣发现,90后、00后们思想的被规训至今仍然普遍存在。


报社一名实习生是安徽某市2006年文科状元,高考前练习一篇以《和谐》为命题的模拟作文
时,小朋友把自己写成“一坨泥巴,被人烧成一枚刻着‘和
谐’的印章。然后,被各种各样的人用来……”结果,文章被要求重写了6遍才通过。最后的呈现是:首先是和谐的概念,在新时代中的新含义……当然,和谐并不
仅仅是这些……


而她去年一次无果的采访也与一篇“失败”作文有关。厦门一名1990年代末出生的小学生写革
命烈士“叔叔”时,批评“有些政府官员、学校领导在烈士 墓前流着鳄鱼的眼泪,猫哭耗子假慈悲!而不顾我们孩子们心里真正的想法以及教育效果”。


愤怒的母亲将这篇被老师判为零分的作文传至网络后,却婉拒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孩子还没毕
业,这可以理解吧?”


说真话的日记


何易觉得“此前的世界观
瞬间被颠覆了”,“美国孩子可以直接把真话写进作文里,而我们,从小就为说真话还是假话困惑着。”


林嫣至今仍坚持写日记,这一习惯源于初中,起初是记录些“琐碎、意义渺小、不够格写入作文”
的事情,后来越来越多的是没法写入作文的“真心话”——


比如,对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被历史教科书冷落于角落的看法;对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
美轰炸后,一些大学生上午游行反美,下午到美领馆前排队 等签证的看法……


按林嫣的说法,他们这一代人几乎是在双重人格的塑造中成长起来的。


帮郭初阳考据出爱迪生真相的是其学生何易。这名生于1990年的男生从高中起即赴美国读书,
现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二。他的美国同学得知中 国语文课本里居然有《爱迪生救妈妈》时,张大了嘴,“天哪!这跟鳄鱼会跳舞有什么区别?”


当时,何易觉得“此前的世界观瞬间被颠覆了”,“他们可以直接把真话写进作文里,而我们,从
小就为说真话还是假话困惑着。”


1998年,林嫣念高一,认识了刚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韩寒
在日记中,她将彼时受到的震撼比作“文艺复兴之于意大利”。这个同龄人居然
得以完全自由地生长,他宣称只感谢两个人,“一是我自己,读许多书。二是我父亲,允许我读许多书”。


始于1998年的新概念作文是过去30年作文改革中的颠覆性突破,其出题方式颇为搞怪,比
如,老师拿个苹果咬了一下,放在桌上,就让学生写;诱惑也
极大,一等奖获得者可免试进入名校。不过,2001年始,教育部叫停一等奖获得者免试入名校的资格,新概念渐次淡出主流视线。


林嫣的老师也从不鼓励学生分心参加新概念,更不赞成学习全盘否定中国教育制度的韩寒。老师有
老师的判断,“那是剑走偏锋,那个韩寒啊,张狂几年,也 就消停了。他的狂,在中国没有生存土壤。”


临近高考,林嫣“说真话”的一半渐渐让位于“政治正确”的另一半。作文练习,也多是历年高考
作文题。


2001年,林嫣考入北京某名校中文系,自以为从此“重获新生”。她刻意找寻并追捧那些被中
学历史教科书“文学与艺术”部分所冷落、隐去或否定的作 家作品。


她发现周围有着相似逆反强迫症状的同学比比皆是。“肯定过去否定的,否定过去肯定的,”林嫣
说,“我们真是奇特的一代。”


但两件事情让她产生怀疑,历经多年,是否还真能将曾经分裂的自己合二为一?


一件是她刚进大一时发生的9·11事件,学生食堂里的电视新闻每播到那段“美帝国主义”标志
性建筑被毁的惨烈景象,偌大的食堂总会迸发出热烈的掌声 与欢呼声。


另一件是研究生即将毕业时,合肥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涌向法资超市家乐福门前抗议,示威者打出各
种口号,其中一条是“牛鬼蛇神现出原形”。


不再当中学老师的郭初阳成了一名自由教育研究者,加盟一家语文培训机构,为孩子放映、分析经
典电影,引导他们要像“拍一部美好而真诚的电影一样去写 作”。


林嫣得知,另一位67岁的邢台老师退休后,专门办起了作文班,“我们已经没有信仰,绝不能没
有灵魂。教作文,还要安顿了孩子们的灵魂。”他说。


一直在作文里坚持说真话的韩寒,不仅“生存”下来了,还以一个真诚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入选
数家媒体的年度人物。林嫣最喜欢其中一句致敬词,“他的 故事,是过去十年中的美好的一部分”。


林嫣仍然在写日记,作为一名新派媒体的记者,她与同事们在工作中仍会经常碰到说真话还是假话
的困惑,她只好把不能说的真话写进只对自己开放的“日 记”里。


而那些对“作文必杀结尾句”调查深有同感的回帖和自嘲,也不再像刚开始时让林嫣那么兴奋。她
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即使现在,面对现实利益时说真话还是 假话的试探,许多人似乎总在写当年的“作文”。


不过,最近她发现,在网络极度发达的时代,当压抑许久的真话终于找到渠道表达出来时,已经憋
得变了“色”——生活状态严重分裂的人们,对之前流行的 木子美日记中赤裸裸的真实热烈追捧,即使是不堪的真话,也被视为稀缺资源。


眼下,最广为人知的是一个叫韩峰的局长“叔叔”,其详细记载数段婚外情、受贿细节等很黄很腐
败的日记被曝光于网络。此前不久,“韩叔叔”刚被上级领 导表扬,“过去6年的工作卓有成效”。


出人意料的是,韩寒却在博客中强烈建议网民们放过这位干部,在他看来,比起那些已习惯性浸泡
在谎言中的官场人士,这位写日记的“叔叔”已足够真诚。


◆《毛泽东思想是改造人的重要思想武器》


又一次在插秧的时候,脚突然(被)竹子头钻出
血了,这时“私”字又跳出来了,小病装大病,想和队里请假回家。我想起毛主席“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和“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的教导,认识到目前正当春耕大忙,应该斗掉“私”字,立上“公”字。


——罗新焕 1950年代出生
现为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河北小学语文教师


◆《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


八国联军侵略时期,当德国将军施瓦德看到义和
团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领土而英勇奋斗时,就感慨地说:“中国农民比德国工人优秀得多。”


——傅剑锋 1978年出生
现为《南方周末》资深编辑


◆《红棉漫谈》


小时候,总爱听外公用那慈爱而略带低哑的嗓音
一遍一遍地诉说着广州的故事,红棉树的故事。我总是不解地问:“为什么红棉花那样红?”外公总是微笑着,无限 深情地说:“那是革命英雄的鲜血染红的。”


——龙玉琴 1984年出生
现为《南方都市报》记者


◆某小学语文老师感叹:


我布置了一篇题为《老师在我心中》的作文,发
现同学们都写女老师小叶,无数惊天动地的壮举,比起孔老夫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和叶老师同事这么久,怎么闻所
未闻?孩子们的作文编的越来越离谱了,不是老师得癌症,就是父母死了。假话年年更新。


◆《我的理想》


阿爹还没走(当地称死为“走”)的时候,他对
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
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
就都不怕了。


——某地小学生 2000年代出生


(注:老师没给任何评语,只画了一个大大的红
“×”)


◆说真话


南平8个孩子死亡的血案发生后,南平市下辖的
建阳市求知园作文班3月28日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选择给凶手郑民生或受难者家长或受害小伙伴写一
封信,也可以写感想……”“罪恶流过了你的心涧,冲动是你的弱点,相信你杀了8个学生现在一定非常的后悔……要是你小时候被人连捅三刀,你的父母会怎样
呢?……在那短短的55秒 内,你杀了多少洁白善良的心,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南平小学生 (来自《羊城晚报》)


整理:潘晓凌


(本文中林嫣为化名,她不愿意写出真名,“怕被人嘲笑”。)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





[ 本帖最后由 alqaeda 于 2010-4-1 19:36 编辑 ]

我是来打酱油的

TOP

会说谎的作文nfzm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4月01日 来源: 南方周末

















  帖子一亮相,吸引跟帖无数,热烈投票,网友们纷纷自嘲当年写过的很傻很天真的作文 来自网络截图






  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 漫画 梁伟驰





  ■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

  ■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

  ■不同年代的人成长中有相同的双重人格印记

  □本报记者潘晓凌实习生丁婷婷

  帖子引发的80后自嘲

  这是一种奇特的成长历程,一代人显示成熟的标志性举动,是迫不及待地颠覆自己的过去。

  最近,一篇名为“咱们小学时期的作文必杀结尾句”的网络民调走红网络。

  此帖的发起人是林嫣,生于1982年,现供职于广州某新派媒体,一天闲得无聊,从当年的作文簿里总结出当年屡试不爽的二十多条固定句式,如“今天在马路边捡到1毛钱,交给了警察叔叔……叔叔表扬了我,乐得我一蹦三尺高”;“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雷锋叔叔的身影……我毅然举起心爱的小猪存钱罐,砸了,把所有硬币都捐给灾区小朋友”……她将帖子传至网络后,迅即引来近两万网友围观和跟帖。

  网友们蜂拥而至参与投票,评出当年作文簿上出镜率最高的话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其他选项还包括———“我爱我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不用谢,我叫红领巾

  ……”;“举例子: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在灯光下,看着妈妈的白发,我……泪流满面……我一定要……”投票所在的网站,曾分析过其主流注册会员的基本信息———80后,生于或定居于一线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类似的热门投票还有“以前曾写过的作文题”。票选结果显示,大家当年都写过《××,我想对你说》、《伟大的××》、《不扫门前雪,何以扫天下》、《记一件难忘的事》……这些“原来大家都用过”的句式还被推为1980年代人的集体回忆之一。

  这一代人的思想成型史高度相似,基本都出现过相同的条件反射症状———一说开会就想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想起张海迪姐姐就满怀内疚;而长大了的他们却大都摆出清算与自嘲的架势回忆当年,恨不得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重活一次。

  一名70后媒体编辑当年的作文———“在新中国,最能体现和维护祖国尊严的人,是大使馆前的哨兵们,他们能抵住外国人的美金和美女的诱惑,忠诚而坚定地站着。”被同事“揭发”曝光后,多年的光辉形象瞬间悲剧了。此前,他总是严厉告诫新来的实习生,写文章少点宣传体,要多讲人话。

  这是一种奇特的成长历程,一代人显示成熟的标志性举动,是迫不及待地颠覆自己的过去。绝大多数同龄人———包括林嫣,都承认自己当年既没捡到过一毛钱,也没砸过“心爱的小猪存钱罐”,事实上也不需要砸,“小猪”屁屁下都设有活塞。

  在林嫣看来,这些“用力过猛”的表达,在当年“是必须的”。“所有先进典型、代表主流价值观的人和行为,都一尘不染,端着。”眼下,社会宽容度更为充裕的90后们的作文似乎更放松与自我,作文簿中开始出现难以识别的“火星文”及闹腾的网络用语。但当被置于原则性问题前,“老一辈”们又发现,成长于同一套思想规训体制下不同年代的人,总又会迅速达成高度一致。

  2010年冬奥会女子速滑1500米冠军周洋,2月在国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取得今天的成绩,“感谢父母”。在受到领导间接批评后,这名生于1991年的女孩改口首先“感谢国家”。

  好“叔叔”坏“叔叔”

  2010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一等作文的评分标准仍旧强调“思想向上”。

  林嫣留心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其间不乏形象高大全的“叔叔”———得到好心人帮助,转身到五星红旗下敬礼的哑巴叔叔;奋不顾身跳入激流抢救国家财产的欧叔叔;上街卖茶叶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邻居叔叔……“叔叔”形象是过去30年中国中小学生命题作文写得最多的对象之一,伴随着几代少年的思想成型。2010年,中小学生作文改革进入第30年。这一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一等作文的评分标准仍旧强调“思想向上”。30年前的作文改革参与者、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许祖云说,语文作文———包括“叔叔”的形象,始终是国家意志的贯彻与体现。

  许祖云是1950年代中学生,那时的“叔叔”要六亲不认。别说“叔叔”,就是亲生父亲,一旦被划为右派,一律要视为“人民的敌人”,坚决划清界限。

  这些有悖人性的表达,在许祖云当老师时已轻松了许多。这名1962年就开始教书的语文老师,从业前15年的主要工作是辅导学生写作“阶级斗争”与“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彼时,整个“文革”十年可写的,几乎只剩下了贫下中农“叔叔”,学生的任务是以其为镜,深挖自身“阶级烙印”。

  为使反省更深刻,许祖云每学期都带领学生到乡下住半个月,和“叔叔”们一起干农活,回校后,一遍遍地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把自己写得越落后越好”。文采是次要的,政治标准才是关键。

  多年后参与颠覆这一评价标准,却成为许祖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1980年,中国13所重点中学开会研讨作文改革,这是1978年政治大气候解冻后,全面复苏的众多小气候之一。会上,许祖云提出创办《作文通讯》,鼓励“写真话,诉真情”。

  这一口号,后来成为语文作文改革启动的标志。

  许祖云回忆,自1980年起,尽管作文仍须紧扣语文教学“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基本宗旨,但在文本上越来越注重审美、真诚与新颖。1986年,颇富时代先锋色彩的《作文通讯》全国销量就达190万册。

  彼时,中小学作文引用率最高的好“叔叔”仍是“雷锋叔叔”。他的口头禅是,“为人民服务”。

  林嫣记忆中的语文课本上的“叔叔”总是浓眉大眼,还总射出坚毅或凝重的眼神,衣着朴素,永远系着风纪扣。这造型和“叔叔”早年的人生追求有关,他要么在帮老奶奶买车票,要么在帮阿姨追小偷,必要时,还要献出宝贵生命。

  令林嫣印象最深的是,一对“百无聊赖”的男女在公园里谈恋爱的场景,被作家茅盾写入散文《风景谈》,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作为对比,茅盾赞扬了公园里另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在争分夺秒地埋头看书,“追求革命真理”。

  有鲜明说教色彩的“叔叔”中还囊括了外籍人士,他们通常散落于各种作文选编及微型传记类选集。比如,令林嫣纠结不已的,伟大的科学家“叔叔”爱迪生,结婚前几小时居然消失了,家人费尽周折才找到了新郎,原来,这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科学家竟然忘记了婚礼……

  不过,在过去30年中,“叔叔”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渐渐放松,不老绷着,偶尔也可以有缺点,但不能犯原则性错误。

  2004年,写下以下这个故事的高考生作文被判了零分。“一个在登山时遇到暴风雪的年轻人,因认为自己没能力救出同伴而选择独自离开”。

  作文教会了中国人说谎?

  “课文到现在都还在说假话,又怎么教会学生写真话?作文不写真话,怎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多年后,上述这些课文及文章,被批露为虚构或经过“深度加工”。

  80后韩寒在博客中说,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这句话触动了林嫣的心。

  在林嫣印象中,老师似乎从不关心那些过于戏剧的情节是否真的发生过,而她也发现,写出价值观正确的作文往往能得高分。

  直到现在,林嫣吃剩半个馒头或半个苹果,总是神经质地想找条水沟丢,这缘于当年一篇深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半个馒头顺着水沟,一直漂到非洲,送到饥饿的无产阶级兄弟手中”。

  她至今还记得老师当年讲“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金融危机下,一群奶农将成罐成罐滞销的牛奶倒入水沟”时激动的表情,“资本家们宁愿浪费,也不愿捐给穷人!”时任班级语文课代表的林嫣的思想却时常跟不上“主流”。最“不靠谱”的一次,是写课文《雷雨》读后感。在作文中,她认为周朴园对侍女侍萍是怀有真挚爱情的,只不过更多是一种“相见不如怀念”的复杂情愫。

  作文点评课上,林嫣的作文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被诵读,还遭勒令重写。二稿顺利通过,开头改成了:“作为脱胎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周朴园天生地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作文里不食人间烟火的‘叔叔’身上都有某篇语文课文的影子。”林嫣说。2009年,杭州外国语中学前语文老师郭初阳与几名志同道合者为几套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做了“体检”。其中一些“叔叔”的光辉事迹十分可疑———人教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1989年洛杉矶大地震里的一个温情故事,事实上,1989年洛杉矶并没发生地震;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说的是少年爱迪生在烛光下给妈妈做了

  一场阑尾炎手术,据史料记载,世界第一场阑尾炎手术出现时,爱迪生已是40岁的“大叔”了……“课文到现在都还在说假话,又怎么教会学生写真话?作文不写真话,怎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郭初阳说。

  在张厚感看来,这是当年政府抓意识形态工作所需。这位人教社前编审参与了1980-199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编纂,工作之一是删减入选文章中的“不良”内容,如文言文《口技》中床第之欢的含蓄描写,《最后的讲演》中闻一多对美国传教士、燕京大学的创办者司徒雷登的褒扬,《荷塘月色》中“如出浴的美人”的比喻……

  作文同样受到思想内容的集体领导。“作文写作是塑造青少年世界观与主流价值观的最有效方式。”许祖云说。

  林嫣2005年毕业前夕,前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在西安小学母校受到小朋友热烈欢迎,一首饱含深情的童声朗诵“爷爷,您终于回来了”传回台湾后,受到年轻人的疯狂追捧。

  林嫣的一名台湾同学专门下载了这首诗朗诵做手机铃声。同学止不住狂笑地向她解释,这种说话的调调多年前也被他们父辈用过,那时,他们作文的必杀结尾句一般是:“反攻大陆,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大陆同胞。”现在?“我们随便在一家士多店都能买到印有马英九头像的纸巾,想擦哪擦哪。”工作后,林嫣发现,90后、00后们思想的被规训至今仍然普遍存在。

  报社一名实习生是安徽某市2006年文科状元,高考前练习一篇以《和谐》为命题的模拟作文时,小朋友把自己写成“一坨泥巴,被人烧成一枚刻着‘和谐’的印章。然后,被各种各样的人用来……”结果,文章被要求重写了6遍才通过。最后的呈现是:首先是和谐的概念,在新时代中的新含义……当然,和谐并不仅仅是这些……而她去年一次无果的采访也与一篇“失败”作文有关。厦门一名1990年代末出生的小学生写革命烈士“叔叔”时,批评“有些政府官员、学校领导在烈士墓前流着鳄鱼的眼泪,猫哭耗子假慈悲!而不顾我们孩子们心里真正的想法以及教育效果”。

  愤怒的母亲将这篇被老师判为零分的作文传至网络后,却婉拒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孩子还没毕业,这可以理解吧?”

  说真话的日记

  何易觉得“此前的世界观瞬间被颠覆了”,“美国孩子可以直接把真话写进作文里,而我们,从小就为说真话还是假话困惑着。”

  林嫣至今仍坚持写日记,这一习惯源于初中,起初是记录些“琐碎、意义渺小、不够格写入作文”的事情,后来越来越多的是没法写入作文的“真心话”———比如,对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被历史教科书冷落于角落的看法;对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美轰炸后,一些大学生上午游行反美,下午到美领馆前排队等签证的看法……

  按林嫣的说法,他们这一代人几乎是在双重人格的塑造中成长起来的。

  帮郭初阳考据出爱迪生真相的是其学生何易。这名生于1990年的男生从高中起即赴美国读书,现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二。他的美国同学得知中国语文课本里居然有《爱迪生救妈妈》时,张大了嘴,“天哪!这跟鳄鱼会跳舞有什么区别?”当时,何易觉得“此前的世界观瞬间被颠覆了”,“他们可以直接把真话写进作文里,而我们,从小就为说真话还是假话困惑着。”1998年,林嫣念高一,认识了刚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韩寒,在日记中,她将彼时受到的震撼比作“文艺复兴之于意大利”。这个同龄人居然得以完全自由地生长,他宣称只感谢两个人,“一是我自己,读许多书。二是我父亲,允许我读许多书”。

  始于1998年的新概念作文是过去30年作文改革中的颠覆性突破,其出题方式颇为搞怪,比如,老师拿个苹果咬了一下,放在桌上,就让学生写;诱惑也极大,一等奖获得者可免试进入名校。不过,2001年始,教育部叫停一等奖获得者免试入名校的资格,新概念渐次淡出主流视线。

  林嫣的老师也从不鼓励学生分心参加新概念,更不赞成学习全盘否定中国教育制度的韩寒。老师有老师的判断,“那是剑走偏锋,那个韩寒啊,张狂几年,也就消停了。他的狂,在中国没有生存土壤。”临近高考,林嫣“说真话”的一半渐渐让位于“政治正确”的另一半。作文练习,也多是历年高考作文题。2001年,林嫣考入北京某名校中文系,自以为从此“重获新生”。她刻意找寻并追捧那些被中学历史教科书“文学与艺术”部分所冷落、隐去或否定的作家作品。

  她发现周围有着相似逆反强迫症状的同学比比皆是。“肯定过去否定的,否定过去肯定的,”林嫣说,“我们真是奇特的一代。”但两件事情让她产生怀疑,历经多年,是否还真能将曾经分裂的自己合二为一?

  一件是她刚进大一时发生的9·11事件,学生食堂里的电视新闻每播到那段“美帝国主义”标志性建筑被毁的惨烈景象,偌大的食堂总会迸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另一件是研究生即将毕业时,合肥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涌向法资超市家乐福门前抗议,示威者打出各种口号,其中一条是“牛鬼蛇神现出原形”。

  不再当中学老师的郭初阳成了一名自由教育研究者,加盟一家语文培训机构,为孩子放映、分析经典电影,引导他们要像“拍一部美好而真诚的电影一样去写作”。

  林嫣得知,另一位67岁的邢台老师退休后,专门办起了作文班,“我们已经没有信仰,绝不能没有灵魂。教作文,还要安顿了孩子们的灵魂。”他说。

  一直在作文里坚持说真话的韩寒,不仅“生存”下来了,还以一个真诚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入选数家媒体的年度人物。林嫣最喜欢其中一句致敬词,“他的故事,是过去十年中的美好的一部分”。

  林嫣仍然在写日记,作为一名新派媒体的记者,她与同事们在工作中仍会经常碰到说真话还是假话的困惑,她只好把不能说的真话写进只对自己开放的“日记”里。

  而那些对“作文必杀结尾句”调查深有同感的回帖和自嘲,也不再像刚开始时让林嫣那么兴奋。她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即使现在,面对现实利益时说真话还是假话的试探,许多人似乎总在写当年的“作文”。

  不过,最近她发现,在网络极度发达的时代,当压抑许久的真话终于找到渠道表达出来时,已经憋得变了“色”———生活状态严重分裂的人们,对之前流行的木子美日记中赤裸裸的真实热烈追捧,即使是不堪的真话,也被视为稀缺资源。

  眼下,最广为人知的是一个叫韩峰的局长“叔叔”,其详细记载数段婚外情、受贿细节等很黄很腐败的日记被曝光于网络。此前不久,“韩叔叔”刚被上级领导表扬,“过去6年的工作卓有成效”。

  出人意料的是,韩寒却在博客中强烈建议网民们放过这位干部,在他看来,比起那些已习惯性浸泡在谎言中的官场人士,这位写日记的“叔叔”已足够真诚。

  (本文中林嫣为化名,她不愿意写出真名,“怕被人嘲笑”。)

  ◆《毛泽东思想是改造人的重要思想武器》

  又一次在插秧的时候,脚突然(被)竹子头钻出血了,这时“私”字又跳出来了,小病装大病,想和队里请假回家。我想起毛主席“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的教导,认识到目前正当春耕大忙,应该斗掉“私”字,立上“公”字。———罗新焕1950年代出生现为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河北小学语文教师

  ◆《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

  八国联军侵略时期,当德国将军施瓦德看到义和团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领土而英勇奋斗时,就感慨地说:“中国农民比德国工人优秀得多。”———傅剑锋1978年出生现为《南方周末》资深编辑

  ◆《红棉漫谈》

  小时候,总爱听外公用那慈爱而略带低哑的嗓音一遍一遍地诉说着广州的故事,红棉树的故事。我总是不解地问:“为什么红棉花那样红?”外公总是微笑着,无限深情地说:“那是革命英雄的鲜血染红的。”———龙玉琴1984年出生现为《南方都市报》记者

  ◆某小学语文老师感叹:

  我布置了一篇题为《老师在我心中》的作文,发现同学们都写女老师小叶,无数惊天动地的壮举,比起孔老夫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和叶老师同事这么久,怎么闻所未闻?孩子们的作文编的越来越离谱了,不是老师得癌症,就是父母死了。假话年年更新。

  ◆《我的理想》

  阿爹还没走(当地称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某地小学生2000年代出生

  (注:老师没给任何评语,只画了一个大大的红“×”)

  ◆说真话

  南平8个孩子死亡的血案发生后,南平市下辖的建阳市求知园作文班3月28日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选择给凶手郑民生或受难者家长或受害小伙伴写一封信,也可以写感想……”

  “罪恶流过了你的心涧,冲动是你的弱点,相信你杀了8个学生现在一定非常的后悔……要是你小时候被人连捅三刀,你的父母会怎样呢?……在那短短的55秒内,你杀了多少洁白善良的心,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南平小学生(来自《羊城晚报》)

  (整理:潘晓凌)

TOP

当年,俺的作文也是同样的观点,严重同情周朴园

引用:
原帖由 mlgbsb 于 2010-4-1 19:58 发表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4月01日 来源: 南方周末   帖子一亮相,吸引跟帖无数,热烈投票,网友们纷纷自嘲当年写过的很傻很天真的作文 来自网络截图 ...


最“不靠谱”的一次,是写课文《雷雨》读后感。在作文中,她认为周朴园对侍女侍萍是怀有真挚爱情的,只不过更多是一种“相见不如怀念”的复杂情愫。
 


不过,俺可是把全剧本都认真读过一遍,哪象同学们都只看课本别扭的节选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好帖子啊~~~

TOP

好贴

”;“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不用谢,我叫红领巾……”;“ 经典啊  怀念

TOP

好文章,当年哪有多少真实感想能写成作文、敢写进作文,大家都被教得谎话连篇
中国就是一部悬疑连续剧:上集《多难》,下集《兴邦》;都60多年了,上集还没结束。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呵呵~
看日记吧,还有点真的
学问之美,
          在于使人一头雾水;
诗歌之美,
          在于煽动男女出轨;
女人之美,
          在于蠢得无怨无悔;
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

TOP

好文章,当年哪有多少真实感想能写成作文、敢写进作文,大家都被教得谎话连篇
大陆语文教育是政治课和语法课的结合体。
赞同

TOP

共匪洗脑之利器——作文

TOP

写作文从来交白卷的路过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