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环球网消息:7月7日正午12点,从怀化沅陵县凉水井镇渭溪乡的“朱氏集团”聚在一座高架桥底的荫凉处吃午饭。这群都姓朱的民工都在长沙的建筑工地上讨生活,天气炎热,伴随他们午餐的的是“冒烟”的水泥板和冰镇啤酒。
红网报道,天气预报显示,自今日(小暑)起,湖南大部分地区将连续三天出现35℃以上高温、雷雨交替的“桑拿天”。这是个“朱氏集团”没有听过的新名词,除非下雨,再“桑拿”的天,工地得照上,活儿得照干。“工头要赶进度,我要挣钱建房子,讨老婆。”小朱说。
老朱:一碗饭吃不完,实在太热了
在建筑工地上找活儿,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熟人介绍,一是自己去工地问。老朱得到最新这份工作,就是熟人介绍来的,一同来的渭溪老乡,总共有二十来号人。因为都姓朱,爱调侃的小朱便自封为“朱氏集团”。
这是长沙城北的一个普通建筑工地,边上是一座高架桥。天气热了,吃中饭时,工友们端着碗三三俩俩晃到桥底,找个荫凉处,或蹲或坐,大碗吃饭,大口喝水,举着啤酒瓶吹喇叭,有说有笑,“朱氏集团”很是热闹。
饭菜是从工地食堂打的,四块五一餐,辣椒炒豆角,有肉沫,还有一小碗汤。最近这几天,老朱常常吃不完一整碗,“实在太热了,胃口不好,要喝很多水。”
工地上供应大桶茶水,但这样的天气,茶水放得越久越热。在太阳灸烤的工地上,汗流浃背的体力活一干就是九个小时,最痛快是去小店里买一瓶三块钱的冰啤酒,三口两口灌进肚子,暑气才能慢慢降下来。
老朱不爱喝啤酒,他买矿泉水或可乐,冰的,一天三瓶。算一下帐,跟买两瓶啤酒的钱一样多。加上一天一包两块钱的烟,一顿三块钱的早餐,最近每个月的花销在六百元以上。
而工钱,现在还没拿到手,工头也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到底是多少钱一天。照以往经验,平均七十元每天还是有的。相比起在家种田,这已经是比较赚钱的门路。帮别人盖了七、八年房子,自家仍是木板房。对于要赡养老父老母的老朱来讲,这样的生活还将持续下去。
小朱:水泥板冒烟,钢筋烫得不能碰
小朱今年二十五岁,但不幸被记者目测为年过三十。“在工地上日晒雨淋,容易老。”他这样自我解嘲。
在以中年人为主的“朱氏集团”,小朱最年轻,收入却是最高。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转战于长沙的各大建筑工地,“当时家里太穷,没钱送我读书。”
从最底层的水泥工做起,小朱现在已是带徒弟的木工师傅,每个月可以拿到三千块钱。他不打牌,不进网吧,不喝酒,不逛街,只抽两块钱一包的相思烟,笑称自己是模范男人,哪个女人跟了都会觉得可靠。
可惜的是,小朱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他自我总结:一是因为自己长年在工地上,晒得太黑,另外,“家里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不过还住着木板房。”
在渭溪乡,建一栋象样点的楼房,至少要十来万,讨一个老婆,没有六万肯定不行,“最起码的彩礼准备,就得这么多。”
在建筑工地干了八年,小朱存下了八万来块钱,照这个挣钱速度,他至少还得再干一个八年,才能实现建房子和讨老婆的目标。
跟前几年相比,去年以来,小朱感觉到找活干越来越不容易。去年好多工地停工,当时他找了一家二十元一天的小旅馆,一连住了一个星期才找到事做。
“这几天,工地的水泥板都热得冒烟(注:气温升高所致热浪),钢筋烫得都不能碰,没办法,不能碰也得碰。”小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