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个人博客http://www.de-sci.org/blogs/xz/?p=19644&_rec=1
我某种程度上是同情赖昌星的,恐怕这又是激起华人义愤的一条罪责,但面对华人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的赖昌星,还是觉得有说几句的必要。
大饥荒的恶果其实是大锅饭造成的,以前有句名言,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什么样的草有资格叫社会主义的草呢?什么样的苗是资本主义的苗而非社会主义的苗呢?现在大家猛一回想,就不对劲儿,现在所有的苗都是社会主义的苗,几十年前,那是资本主义的苗,绝无第二种可能。
人类的生产能力从长远上说,跟社会技术生产条件相关,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人认为是成绩,其实不是的,比如说,一家人能生产100斤粮食,但来了一个书记,他把这一家人成天拉去开会,播种面积限制一半,于是乎,这一家人只能生产40斤粮食,这个书记压制了生产与生产能力。忽然这个书记觉得自己吃得不好,他减少开会时间,允许更多的播面积,三年后,这一家人能生产60斤了,十年后这一家人能生产80斤了,这个书记很有成绩么?账面上看的确如此,但不少人要不以为然的,起码我不以为然。
孔子周游列国,商殃变法求强,中国文化的辉煌还取决于一个条件,那就是迁徙自由,想想如果当初鲁国管理跟现代中国一样严,秦国边境到处都是检查站,没有护照的孔子与没有身份证的商殃还有机会么?不好说。现代社会的管理能力增强,那是以人的自由为代价的。人都有什么自由?比如物品交换的自由。
日本人设计照相机,卖世界所有人是100元,但中国人买不到,因为那边的想卖,这边的想买,但中间一道关卡阻塞了,这个关卡叫海关,这个海关就是跟现代孔子与商殃为难的东东,日本人想卖照相机,中国人想买照相机,中国海关说不行,于是乎日本人中国人合起来打点海关,填进去100元,中国人花了200元才买到其它国人民100元就能买到的照相机,这还算好的,你花了两倍的价钱能买到想买的照相机!大多数时候,中国海关板起面孔来说,你买这种高档收音机是想要收听敌台,我们宁要社会主义的喇叭,不要资本主义的收音机,于是乎,外国卖30元的收音机,在中国100元还买不到,不过看得到,有那么一些人觉悟过硬,是允许收听敌台的。
赖昌星应运而生,无非是他用经济杠杆撬开了中国海关的大门,或者从某处的后门溜进来了。他把外国100元的照相机大量弄了进来,卖成150元,卖到脱销,他把外国30元的收音机大量弄了进来,卖成60元,卖到脱销,他赚的钱,一部分拿出来奖励为世界经济流通做出贡献的中国官员们,另外则扩大走私规模,让中国人也能比经过正规海关渠道购得更便宜的货物,更容易获得这些货物。
赖昌星是一英雄,是一个经济英雄,用现实来嘲笑傻子的英雄,他比许多搞经济管理的人,更懂得经济规律。
如果我是一个买过赖昌星不辞辛劳走私进中国的货物的中国人,如果他走私的货物以便宜于30%“正常”价格卖给我,或者在有价无市时满足了我,我应当感激的是赖昌星,我没那么伟大,被人咬一口,还要去感激咬我的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很多时候掩盖的是某些人的利益,某些集团的利益。走私活动,如果不是走私的是毒品与对社会有害的物品,谈不上对社会有多大的危害,反而是统治集团利用人为障碍剥脱人的经济利益,压制自由交换对社会危害更重。
在民众对粮食有重大需求时,中国的国家粮食体系仍然征缴大量公粮,积压在仓库中,不少管理人员通过各方式把那些粮食弄出来放入市场中流通,很明显,他们都是腐败分子,通过这些操作获得了大量的非法利益,对于统治者来说,都是深恶痛绝的,不过,对于平民来说,对于社会与历史来说,他们的自私行为是有益于社会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侵犯普通人的利益,也没有侵犯国家与民族的长期利益,唯一侵犯了的,是统治者的威信与统治集团的利益。走私行为,如果不涉及毒品与有害于社会的物品,防碍的是以国家名义进行垄断的某些人,某些集团的利益,为了防止某些胡搅蛮缠,认为走私偷税是侵犯了“纳税人”的利益,这边没收够,那边就要多收,我不得不提醒人关于中国的税制现实,无论是新中国,还是旧中国,国人对权力的滥用就表现在各种名义的税上,税多导致了大量的偷税漏税行为,因为税是如此之多,交全了,不破产,也全白干了。中国财政税收的增长很多时候是超过GDP的,绝不会因为今年收多了,明年就减税,同样地,这边收少了,那边要加税也没有必要,无非是向税务官员下达更多的任务而已。
当然,走私仍然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非法活动,对于代表了真正纳税人治政的国家来说,一部分人偷税会不公平地把税收转移到其他民众身上,但这种效应是要与走私给地方与国民经济带来的好处相比较的,对于开放性经济来说,不存在少部人以国家名义阻止经济交换或者向交换者征收高额交易费用的勾当,走私的风险大于走私获得的经济利益,能自然地防止走私行为,只有在毒品等领域,走私所获得的重大经济利益才导致走私的盛行,对普通商品来说,如果存在大量走私,一个国家应检查其经济政策,反省其对普通民众经济生活造成的伤害。
基于这样的看法,我同情赖昌星,某个时代的必然现象而已,该反省的,应当是制造赖昌星的人与体制,而不是赖昌星,给予机遇与条件,95%的人会变成赖昌星,无论那些人在贬斥赖昌星时说得多么体面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