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途加】智库=内裤,相信他们不如相信鬼神

【途加】智库=内裤,相信他们不如相信鬼神

智库=内裤,信它们不如信鬼神
  

就在不久前我国的专利和论文数量均宣告已经或即将达到世界第一之后,智库们不甘落后,据说“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5大系统,研究机构25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数量已超美国智库…美国才有1777家”。
而这么多智库机构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做出的判断却“不尽如人意,误判频频”。用两个字概括直接就是“基本上饭桶”。


然全军覆没,但并不令人吃惊。因为,中国的所谓智库,绝大多数都是有政府背景的,或者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而民间研究机构,据说进入21世纪后普遍是
举步维艰,此外,他们从数量上“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2006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智库论坛上,“长期为中国决策层提供政策和咨询、却一直披着神秘面
纱的十大中国著名“智库”终于浮出水面。
这些智库大多属于半官方机构,隶属政府不同部门,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均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这些政府背景的智库当然做不出有价值的活,因为,他们连真话都不会说。
“哈~,这是为什么呢?”

为他们的主子就是不说真话的人。“政府本身就是一个虚假信息的制造者与提供者,统计数据造假与“为维护党与政府形像”而制造假新闻均举世闻名。这一传统可
以追溯到共产党建政早期著名的“大跃进”期间,那时的产量造假达到非常荒唐的程度。这在邓小平时代前期(20世纪80年代)有所收敛,但到了上一世纪90
年代,仅凭几个经济发展指标就决定干部任用待遇的做法,鼓励大量政府官员造假,虚夸之风重炽,于是中国政府又回到了习惯性的数据造假这一轨道上来。
“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就是中国公众对这种政治文化的形像概括。”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有人说“市规划局长就是市长的绘图员”,智库就是政府的五毛写手。论证起政策的英明伟大都是高手,反正结论早就有了,其他的无非就是收集材料罗列证据罢了。但要拿那些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一搞,立马全歇菜。

所以,岁末年初的,甭管官员们还是老百姓,想牛年牛逼一把的,指望“智库”指条明路是没戏的,最好的办法是去庙里烧香。说“武汉归元寺,三十万香客夜拜财神”。而南京溧水无想寺风景区,赫然出现横幅一个“无想禅寺辞旧迎新撞钟法会,护佑各级领导官运亨通、万姓拥戴”。

老百姓不相信这些智库和内裤,信他们还不如信鬼和陈冠西;
当官的更不信这些智库和内裤,那分明就是他们擦完屁股扔在地上的手纸,鬼都不如。

关于“万姓拥戴”的原贴见:
http://bbs.sogou.com/f?s=%BD%D6%CC%B8%CF%EF%D2%E9&t=TP$1-sRtnvo3_yHBAAAA&page=1&w=04043300

----------------网友话题的分割线-----------------------
前两天,有网友提出一个话题“中国承受不了太多精英”。
今天这个新闻就足够印证这个观点了。
所谓精英,或金鹰,其实都是一回事。就是一种金光闪闪的飞在天上的动物,足够引人注目以至于能够代表它的阶层,表达它们的存在,保护它们的利益不被侵犯。
而今,这样的鹰大部分已被驯化圈养成了吧狗,成为了只会汪汪献媚的可爱宠物。
经济不景气,自身都难保,至于宠物这么奢侈的东西,就少赡养几只吧。
  


#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5大系统,研究机构25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新闻


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

TOP

哼哼,恶行循环的一个欺骗国家。

TOP

中国各类型智库数量上超过美国 却误判频频

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5大系统,研究机构25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数量已超美国智库。近年来,中国智库在关键领域,特别是在此次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形势反转中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误判频频。


信息时报2月1日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五大系统,共有研究机构25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然而,近年来中国智库在满足国家决策信息需求上的不足、缺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呈现数量庞大而鱼龙混杂的局面。


金融危机误判频频


近年来,中国智库在关键领域,特别是在此次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形势反转中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比如,2007年底,中国社科院某著名经济学家还在强调4%是中国通胀承受极限、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时,CPI在2个月后不但达到月度8.7%的高值,且2008年下半年急转直下跌至12月份的1.2%;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面对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宽慰之谈,中国主流智库大部分都相信了美国金融危机“是暂时的”,甚至提出“脱钩论”,公开强调“这只是美国的问题,对中国影响不大”;2008年7月份,当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147美元时,国内不少重要能源研究机构几乎同时跟在国外分析家后面鼓噪200美元的年终预测,而12月底每桶35美元的价格棒喝了这一切……


数量已超美国智库


另一方面,过去20年却是中国智库类型、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的“黄金时期”。其中,既有中国社科院这样门类众多、人员庞大、资源丰富的巨型智库,也有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这样面临生存危机的民间智库;既有军事科学院这样纪律严明的军事决策咨询部门,也有洛克菲勒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这样完全由外资独立运营的研究机构;有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这样全部依靠政府基金支持的智库,也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样依靠福特基金会建立的政策咨询机构;既有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这样政策驱动型的研究机构,也有零点调查公司这样营利性的商业咨询机构……


目前,中国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为目的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大概有2000个,数量甚至超过智库发展最发达的美国(《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最新统计美国共有1777家)。


“在关注点上和预测中漏掉或低估了重大历史性事件,这确实表明中国智库的发展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张宇燕分析说,“需求的数量巨大,需求方的层次不同,领域各异以及支付能力上的差别,客观地促成了中国智库数量庞大又鱼龙混杂的局面。目前的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现代智库运行机制。”《瞭望》供稿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