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clipboard
俄罗斯的经商环境和中俄关系为何都不好?
2008-11-19 17:54
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依然在蔓延,最近,国内相继有两家媒体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的北方近邻--俄罗斯,希望了解俄罗斯市场的具体情况和中国公司投资俄罗斯的可行性。
前几天,广州一家周刊的记者联系到我,希望我接受书面采访,提供俄罗斯的一些信息,除了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告知记者外,我还向他介绍了刚结束在俄罗斯的生意回国的朋友以及在满洲里口岸开设对俄旅游公司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现在的俄罗斯充斥着黑社会和官员腐败现象,而且与我在俄罗斯的五年前比起来,这些黑社会规模更大,破坏力也更强,屡有中国商人被敲诈甚至被害的事件发生。
之前,俄罗斯的黑社会主要是本国的暴力组织,他们的触角盘根错节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控制着色情业、毒品等传统行业,渗透进俄罗斯的强力执法部门,也参与到能源、房地产、银行等重要领域,但是他们很少碰中国人,一是中国人比较自闭,很少接触自己的商业圈子以外的人,二是那时的中国商人基本上都是做服装和日用百货的小生意。
一般来说,以前滋扰中国人的都是在中国国内有犯罪前科,出国后不务正业,相互勾结在一起,针对中国人身处他乡、为了自身的安危宁愿破财免灾的心理敲诈勒索,基本上没有中国人遭遇不法侵害报警的。在俄罗斯,除了有中国人外,还有越南以及中亚国家的人在那里谋生,他们也有不法分子欺负自己人的现象。但是现在,形势已经大不相同,这些不法分子不论国籍,相互纠结,为了敛财不择手段。
在这样的国家,中国人依靠警察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俄罗斯警察见到中国人就以查护照为名敲诈勒索,还有的个别警察利用看护市场的条件勾结黑社会大肆偷盗中国人的商品。我在俄罗斯经历警察的敲诈已经N次了,太了解那个国家的警察的行为方式。甚至有一次,一个警察怀疑一个小偷把他的狗卖给了中国人,用枪指着中国人的脑袋逼迫退赃。最不可思议的一次是我的朋友的父亲在路上被巡警以护照问题为名带到警察局,一直关到天黑才告知可以离开,就在他刚离开警察局大院不远,就有两个俄罗斯人冲上来抢劫,之前,警察已经知道他身上带着现金,那两个人没费什么力就从老人的贴身衣服里翻到现金,老人大声呼救,以为在警察局门口可以得到保护,谁知是枉然,还被歹徒打了一顿。
我第一次去俄罗斯,和朋友一起在去看另一个朋友路上就遇到了俄罗斯特警的巡逻车,几个蒙面特警都手持冲锋枪,身材高大,直接就把我们拽到吉普车上,随后搜身,还是我的朋友比较有经验,直接就给卢布,收到钱后,这些人马上态度就转暖,居然还问我们去哪里,说他们的车子可以送我们去。怕特警知道我们的住处以后找麻烦,我们礼貌地谢绝了。
我在俄罗斯经商几年后,一次,我的合伙人的父母去俄罗斯看望他以及他娶的俄罗斯老婆。那段时间朋友正好陷入麻烦,为了躲避黑帮和警察的骚扰,在外面很少回家,与父母只见了一面。他父母虽然不知道事情的细节和严重性,但从我们紧张的申请中还是感觉到了危险,总是让我们安排他们见面问清楚。直到他们回国那天在我们的餐厅吃饭,朋友才从外地匆忙赶来,而且是乔装打扮一番,短暂的会面还是被警察到来的消息打断了,朋友从后门迅速离开,我们送朋友父母去火车站,刚出饭店一楼的大门,就有三辆警车从不同的方向疾驰而至,车上迅速的下来几个全副武装的特警,用枪指着我们所有的人接受检查,搜身并检查护照后,我听到两个特警之间悄声的对话,他们确认没有要找的目标。当时,我看到朋友的父母眼神中绝望的影子是那么叫人心颤。一年之后,朋友被害了。
中国人在俄罗斯的处境非常不好,一方面俄罗斯民众虽然对中国商品的质量很不满意,但出于商品价格的因素还是会选择购买,一方面是对市场上大量的经商的中国人缺乏素质的表现极为反感。在俄罗斯,很多中国人选择租住在普通百姓的住房,但不良的卫生习惯已经引起很多俄民众的不满。一般来说,中国人租房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朋友之间的介绍,另一个是通过租房广告联系。我就多次在帮忙联系租房时被告知,不租给中国人。中国人一般都不太注意垃圾的处理和房屋的维护,还私自乱接电线,厨房用品的清洗也不彻底。还有一个因素,中国人一般都是盗窃犯罪的首选目标,邻居也被被牵连。
在俄罗斯多年,只有一样是我少见的,就是街面的公然抢夺,这个被中国人深恶痛绝的严重影响民众安全感的犯罪行为,在俄罗斯却非常少。
当然,俄罗斯也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大多数人素质很高,很注意在公众场合排队,比如说汽车司机很守交通规则,遵守红绿灯自不必说,就连在午夜郊外没有行人车辆的情况下遇到红灯依然耐心等待,在闹市区、在乡村,汽车在行人斑马线前绝对会主动停车,等所有路人走过后从启动。还有,在公交车上、在菜市场等公开场所,听不到大声交谈,而在中国,相信很多人都经常遇到过甚至自己只顾大声说话而旁若无人的现象。
中国人进入俄罗斯经商已经很多年了,当时只被看作是两国民间贸易开放的好机会,中国前任领导人江泽民就曾说过,要好好利用对俄贸易的历史机遇期,但是,很多转行做外贸的商人只顾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不但影响着中国制造的整体国际形象,还为提高两国贸易质量制造了障碍。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冲击下,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在不断增多,如果这一地方行为、行业行为上升到国家行为,那后果将很严重。除了经济上的交往不断加深,中俄文化上的交流也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不断加深,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自己在所在国的形象,不尊重他国民俗民风,不遵守他国法律法规,将影响他国民意,反过来在自己制造的障碍面前束手无策。
中国输俄商品的质量在提高,但速度还太慢,仿照名牌现象还时常发生。创立自己品牌,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是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当务之急,俄罗斯不是中国低劣商品的倾销地。另一方面,两国关税体制因为两位历史原因依然是制约着贸易正常化。长期以来,俄罗斯海关对中国小额商品采取的是浮动税率制,体制和人为因素造成中国商品在海关放行后在其国内流通领域却没有合法的身份,在俄国内市场以走私名义查扣中国货物的现象频繁发生。
中国的外事部门对中国公民在俄利益的保护不利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本人就亲身经历过在中国驻俄领事馆办理手续受到的非难和不礼貌的待遇,违背领事原则不能以中国人受侵害案件太多、现象太普遍为借口。去年,中国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了领事馆,但能不能有效的维护中国人在当地的合法权益,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俄罗斯广袤国土上拥有丰富的土地、木材、煤炭、石油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中国拥有大量富裕的农村劳动力,农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已经拥有品种齐全的适合寒带地区的粮疏种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轻工电子、日用百货产品也是我国的出口强项,这些都是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可以合作的重点领域,但是,我们也看到,因为民意和其他因素,两国的合作并不顺利。叶利钦时代为了打开能源出口的新市场,主动向中国提出的建设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向中国能源基地大庆输油管道项目经过多年的反复磋商,现在的管道走向已经被俄罗斯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王牌,几经更改,先是以管道发生问题时会对临近的贝加尔湖造成生态灾难为名拖延合约签署,随后又以中国购买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为由搁置项目,当时,俄罗斯正以中断供应的手段逼迫乌克兰大幅提高天然气价格。这种能源霸权的表现也是中国谨慎处理中俄石油管道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打破俄罗斯对中国过分依赖俄罗斯石油的错觉,中国能源国企相继加大了与世界各产油国的合作,并且宣布在近海和内陆发现了特大油气田。最新消息是俄罗斯已经宣布将于2009年底完成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建设。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减缓发展速度,能源需求不断减少,能源价格直线下降,俄罗斯的处境有些尴尬,因为正是石油、天然气价格猛升促进了俄罗斯经济年均6%的幅度高速增长。
而在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在全球造成的恶劣影响正在显现,虽然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的力度,但长期以来商人道德的缺失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理。中国煤矿死亡事故和中国食品安全事故已经成了全球话题。
民间商人应该为促进两国经济贸易、文化领域的发展而改变输俄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和拥有自主品牌,中国制造在俄罗斯、中亚乃至东欧的产品质量信誉度将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开拓新市场的主要因素,中国商人提高个人素质也是中国改善软实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