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钱就能查身份证,公民隐私“谁”保障?(转)
核心提示:今天上午,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网上自助服务。每次收费5元.
今后,公民可通过公安部的上网自助服务,核查保姆、房客、网友、交易伙伴身份等。笔者细看之下,还以为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可这事,的确发生在中国,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壮大,网络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世界,通过网络查看公民的个人信息也随着网络的发展需要而形成。
笔者知道,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网上自助服务是件好事,但好事也有不好的时候,如公民的隐私泄露等等,不知道公安部是如何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管在现实还是网络,隐私都是大家最忌讳被人泄露出去,还记的明星的电话泄露事件吧,在那场泄露事件中,明星成为了受害者,而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可又有谁想过,如果那一天,自己的信息在网上都可以查出来,是不觉得,对自己已经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危险呢?那个时候,谁来同情大家呢?
笔者记的隐私的大概意思是一说公民的年龄(尤其是女性)、收入、住宅、个人情感、婚姻状况、人际嘱托、特殊经历、生理缺陷、日记内容等,只要不危害公共利益,都属于隐私范畴,除了警察的合法询问,公民都有权对涉及隐私的提问保持沉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隐私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敏感度在不断加强,对隐私权的设定也越来越紧迫。但现在,只需要五元就可以查到一个人的年龄,最主要的是,那些查你信息的人不是警察,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其他的人,只必然会对公民造成搞发的影响,先占且不说年龄等,就单说身份证号码被泄露出去,就会给犯罪嫌疑人有得逞的机会,这样一来,不是羊入虎口吗?
如果说隐私查询的是对公民的一种保护,不管是在那项上的保护,也保护不了,公民的资料会被泄露出去,毕竟人心可谓,谁也不知道信息的泄露出去后,会发生什么事,如果真发生了什么事,才来指责的话,是不是太晚了?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国家的模式时,是否想到了,在那些发达国家还有一部《隐私保护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