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救市”,到底该拯救哪一部分人(转)

“救市”,到底该拯救哪一部分人(转)

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市场上关于全国性房地产“救市”政策出台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已经制定了一套房地产“救市”方案,并上交了国务院,政策出台只待合适时机。(10月17日 中新网)


金融风暴还在持续,“救市”的呼声也越来越激烈。“救市”的目的,就是刺激房地产

需求,给萎靡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一支强针剂,从而房地产活跃市场,带动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重新兴起。这种想法可以说很美好,但是,至于有没有效果,只能是“用了以后才知道”。


房地产一直被人们视为暴利行业,炒房产也一度被认为是最赚钱的事情。然而,在暴利的驱使下,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的泡沫,也势必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美国次级贷危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房价是如何炒起来的,房子是如何盖起的?这里面,本身就埋下了重重隐患。当人们在跌跌撞撞中睁大眼睛,看清一切后,人为制造的“泡沫”会在瞬间破灭。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就成为了必然。一方面,房子越盖越多房价高到离谱,另一方面人们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在“望楼兴叹”的情况下不断受挫。正可谓潮起潮落,既有高涨,就会有回落。房市的低迷,自然不会例外。


为了买房,一些人债台高筑;为了买房,一些人不得不做起了“房奴”。过去市场的活跃,便是以大批“房奴”的牺牲为代价形成;而今日市场的不活跃,是因为许多人不愿将自己逼入困境,步大批“房奴”的后尘,等待房价回落,选择了观望的结果。可房价如一位登山者,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有“欲望”的刺激,幻想一举登上山顶;下山时却毫无动力,更因耗去了精力,难以挪动半步。


该不该“救市”已经不是问题,该如何“救市”才成为问题。“救市”,到底该拯救哪一部分人?是广大买房者,还是少数卖房者?是要将盖起的房子不惜代价卖到人们手中,还是想尽办法能使人们买得起房子?利益的天平,倾向了一方,就会对另一方不公。而要想公平,还是需要听一听人民群众的声音。没有他们的配合,估计是很难“救”起来的。

另一篇:拯救楼市要走稳步降价之路
据权威人士透露,市场上关于全国性房地产“救市”政策出台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已经联合制定了一套房地产“救市”方案,并上交了国务院,政策出台只待合适时机。


新闻甫出,立刻引起舆论关注。有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网友反对“救市”。一边是房地产商

鼓吹“救市”,一边是普通公众抵制“救市”,严肃的经济问题陷入了口水战之中。


眼下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正起源于楼市的价格崩盘,我们当然大有必要警惕重蹈他人覆辙。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是:吹大了的泡泡不可能永远无限大地吹下去,要防止其突然爆裂,就必须稳定有序地适当放气,以使其达到一个相对合理而且能够持续稳定的状态。对照目前一些地方采取的“救市”政策,恐怕无法挤压楼市此前累积的泡沫,其结果可能不是“救市”,而是加速推动楼市价格崩盘,从而跌入美国金融危机的覆辙之中。


短期内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难度很大,可行之法当是让房地产价格处在一个可以控制的稳步下降的过程之中。所谓政府“救市”,应该主要在此着力。各地方的救市经验表明,旨在稳定房价甚至继续推高房价的“救市”,效果微乎其微。只要房价依旧大大超出购房者的购买能力,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救市”就无从谈起。


曾有报道说,房地产利润的一部分通过合法的缴纳土地出让金、房产税费等,给地方财政做贡献,还有一部分成了所谓企业的“关系成本”和官员的“贪腐成本”,近期几起贪腐大案几乎全与房地产直接相关。因此,政府要“救市”,应该主要在减轻房地产企业成本负担上做文章,特别是要痛砍企业的“关系成本”,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反腐力度。


一言以蔽之,拯救楼市要走稳步降价之路,通过减轻房地产企业成本负担,推动房地产市场进入稳步降价进程。

TOP

一场游戏一场梦,领导、老板在玩游戏,老百姓在做梦。

TOP

具体谈到救谁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可操作性不强,因为全国一盘棋

TOP

老百姓买不起房应该让老百姓租得起房,租不起房就应该让老百姓白住。

TOP

该降了。。。。。。。。。。看看现在的房价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