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不明真相围观有感

不明真相围观有感

不明真相围观有感
莫之许  2008-10-1


救市是否需要的仅仅是经济学专业知识和相关财经信息的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吗?(感谢肥谨的提醒)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就是一个可以通过精英们的专业讨论而得出结论的工作,需要召开的是经济学大会,或者财经专家圆桌论坛,而不是两院的投票。当然,我个人认为,经济学专家或财经精英们本身是不可能得出什么正确结论的,因为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信心博弈,而不是可以经由计算的工程。在人类社会这个充满主观的场域中,任何社会科学都不可能对未来做出精准的预测。

而交由两院投票的核心就在于,用于救市的金钱,其所有人是全体国民,使用他们的钱是需要获得授权的。在这个环节中,代议者最需要做的,是倾听民意,尤其是要遵从其选民的付托。在任期制下,这一付托不表现为选民对代议者直接的指令,而是一种政治承诺,通过竞选期间的一系列政治表达,而获得选民的认同,并授予代议者在任期内根据这一政治承诺自由裁量的权利。

对于共和党的大多数议员来说,同意政府救市是对自己党的政治承诺的背叛,小的就是好的,是共和党的基本经济图景,强调个人承担而反对过多的分配正义,是共和党的基本价值所在,因此,赞成救市,对这些议员来说,就是违背了当初对选民的政治承诺。

对于相当部分的民主党议员来说,或许挑战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即使是民主党人,也不会轻易违背以分立产权为基础的价值观,他们对分配正义的坚持主要出于对中下阶层状况的关怀,而如今,要动用中产阶层的税款来为华尔街投行这样的“上层建筑”买单,也依旧是对政治承诺的背叛。

这就是当下美国国会的两难处境,一面是经济学家和财经专家官员的劝说(当然,在美国这个社会里,也有不同的经济学家声音在反对),可能的灾难图景带来的恐惧,在驱使议员们投下赞成票;另一面则是自己当初许下的政治承诺的约束。但是,对可能的灾难的恐惧,似乎正在一点点吞噬政治承诺的约束,继众议院以不那么大的优势否决方案后,经过修改的新方案已经在参议院以74:25获得通过,接下来的,将是众议院的再一次表决,恐惧会再次获得胜利吗?

在我看来,如果恐惧再一次获得了胜利,其可能造成的灾难,对于美国而言,要远比这次的恐惧图景中的灾难要更大,因为这样的方案的提出和通过,不仅将动摇分立产权制度的核心价值,在当前美国民意对比的现实中,也将动摇代议制民主制度中的政治信任。

分立产权制度(或者马克思说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其核心就是由个人来承担经济活动的后果。无论是因纯粹的侥幸运气而获得巨大财富, 还是因冒险投机者而受到惩罚。因此,无论是剥夺纯粹幸运的收获,还是自身行为不受惩罚,都是不可接受的. 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维持一个促使这一制度运转的规则体系,而不是插手这一制度的运转。即使面临某种不当行为的后果可能带来更不测的危险时, 政府的插手也未必是正当的。因为,短期的挽救却可能损害一个社会长期运行所不可获缺的价值、规则,并损害到人们根据这些价值和规则所形成的稳定预期,从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正如哈耶克所一再强调的,这一分立产权制度最能够保证创新的涌现,并将繁荣带给奉行这一制度的社会。而之所以能够促进创新,就在于创新的成果归创新者享有, 而创新的失败也归创新者自行承担, 这是一个既提供了激励,又提供了约束的内在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监管更多地体现为对规则的提供和维护,以保证激励和约束的最大化。 而所谓的救市, 却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金融创新者可以享受成果, 而一旦失败, 却不需要付出代价,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介入将使得激励和约束从这一内在机制,转变为政府干预的外在机制,这是摧毁开放社会的核心机制的第一步, 也是对资本主义核心精神的极大冒犯,有人将之比做美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并不为过。

分立产权制度的顺畅运行,离不开限权的政治制度,通过约束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而为个体留出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这体现为一整套的既约束国民又约束政府的规则体系。但是,现代民主制度将规则的创制权授予了全体国民,从而,就始终蕴涵着有利于分立产权制度的规则体系被民主权力所推翻的危险,这一危险犹如当代资本主义的阿基里斯之踵,以致于在《自由秩序原理》的下部中,哈耶克曾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和心血来回答这一问题。

所幸的是,从目前的美国民意来看,这一规则体系并没有立刻倾覆的危险。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民众通过民主制度来颠覆既有的规则体系,而是代议者可能在获得信任授权的任期内屈服于恐惧,赋予政府本不应当的权力,这种在恐惧下的投票,构成对政治承诺的违背,动摇了代议制民主制度中的政治信任。

这样的方案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的动摇,保尔森这样长期战斗在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人士, 不可能不了解;通过这样方案的政治后果,美国政治家们也不可能不了解。但方案的提出到通过,说到底,还是那一句名言: "从长远来看, 我们都是要死的." 依旧是凯恩斯似的必须做点什么, 压倒了长远的考量. 但是, 这样的举动, 从长远来看, 对美国的伤害更大,因为,使得美国在200多年的长程赛跑中始终拥有活力的,不是若干个英明政府的决断,而是由美国宪法所保证的规则的运行,对规则体系及其背后的社会基础的伤害,其实才是对美国利益的最大伤害。

民主制度不保证不犯错误,精英们也可能屈从于恐惧而短视。但是,决断,尤其是面对未来的决断,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取决于计算,不如说取决于信念,而决断的后果,却只有交由长时段的历史来评判。当然,我所有的议论,也都出于自身的信念而发出的议论,并无任何实际的意义,只不过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的一点感想。联想到我自己所在的社会,一个尚在转型中的国度,上述那些感想,都没有太多对应的事物,我们既没有可付托信任的代议者,也没有完全确立起限权规则体系,在这个意义上,面临风险如此巨大的全球化时代,我们自身的命运更多地屈从于偶然,为美国杞人忧天,不过是长假期间的一点智力游戏罢了。

补记:

民主党:  赞成 172    反对 63  (比29日增加赞成票 32)
共和党:赞成   91    反对108   (比29日增加赞成票 26)
没错,俺就是传说中的网络特工——五毛党!彻头彻尾的“五毛党”,连ID都是!
也就是网上的国家罗汉,专门监视在基地有诬蔑党和国家言论的反动派,上级安排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一定要抓几个“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的人以儆效尤。

TOP

我靠,沙发?
顶一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