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警民冲突的焦点是压迫剥削与反压迫反剥削

警民冲突的焦点是压迫剥削与反压迫反剥削






文聿女
2008年,是中国社会警民冲突频发的年份。反思历次警民冲突,矛盾焦点,一是压迫与反压迫,例如杨佳案件;二是剥削与反剥削,例如云南孟连警察枪击胶农事件。瓮安事件则是二者兼而有之。

让我们聚焦孟连警察七•一九枪击胶农事件:

事件起因回溯: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在此地1981年成立了勐马联办场,1985年改成公司,1998年改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勐马镇政府占40%股份,公司占60%股份(含有胶农的个人股份)。2002年,该公司改制,以721.22万元的价格,公司出卖给县政协副主席岩雅。在官商一体的惊险一跳中,勐马傣族胶民三代人数十年的汗水被鲸吞。奇之怪也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国策大环境中,改制时居然把橡胶收购价格也确定下来。就在橡胶具体价格问题上,傣族胶农在由股东跌落为普通胶农(胶奴)的掠夺之后,又在价格上连年受到剥削。近年,外地新鲜乳胶价格相当于交给勐马公司的二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胶农被迫向外地销售橡胶。因为勐马公司阻挠,胶农被迫持械护送。这本来是一件民事纠纷。在勐马公司的贿赂之下,县政府下文不准胶农把橡胶送到外地销售。2007年10月10日,县公安局警察到公信乡抓捕带头送橡胶到外地的胶农领袖,警察被300多名胶农包围,5辆警车被毁,17名警察受伤。

事件回放:2008年7月15日,孟连县县委县政府联合决定综合整治,纠集6个县300多名警察开赴勐马镇等地,致使流血事件成为必然。警察在芒朗村抓走了5个人,导致周边村庄胶农聚集,最后达500多名,他们向前要求警察放人,警察与之对峙。双方最终发生了暴力冲突,激烈的打斗十几分钟后,地下躺下十多人,有村民,也有警察。村民死亡两个,伤19人,警察伤41人,9辆警车受损。7月16日,警察释放被抓的5人,对被打死的胶农每人赔偿45万元,成立工作组处理冲突。像瓮安事件一样,最终省委省政府接过了处理权。

事件分析:事件本质是党民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其核心是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第一,勐马公司改制,剥夺了胶农对橡胶树的产权,事件后官方承认胶农对橡胶树至少应该有70%的所有权,而这在改制时是没有承认的,是一次官方公开的共产、掠夺;第二,勐马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新鲜橡胶,这是在暴力维持下的对胶农的剥削与掠夺,胶农被迫向外地销售新鲜乳胶,这是胶农与公司的商业纠纷、民事纠纷,本应该通过诉讼的渠道解决,但县委县政府以行政的权力强迫胶农向勐马公司销售,并通过警察抓胶农骨干的方式迫害胶农。其非法性在合法的外衣下掩耳盗铃。

不管这场冲突是以悲剧还是以喜剧收场,勐马警察与胶农的冲突远远不可能写上句号:因为共产党还名共产党,社会主义体制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占统治地位,那么,以公权力对私权力行使的剥削与压迫就不可能结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毛泽东这两话也许有一点儿道理。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Friday, August 15, 2008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TOP

多谢楼主发的精彩的片啊!!无胜感激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