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康熙十八年京师地震

转帖:康熙十八年京师地震

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中午,京师地区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达8级,震中在平谷、三河一带,地震波及范围除京城外,还包括周围的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六省,共计两百余州县。京城倒坏城堞、衙署、民房、死伤人民甚众。[注1]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康熙皇帝迅速作出了反应。他一方面“发内帑银十万两”,赈恤灾民;一方面号召“官绅富民”捐资助赈。但他最着力进行的,则是亲自带领大小臣工,对朝政得失认真的作一次全面的政治检讨和反思。他自己首先“兢惕悚惶”,“力图修省”;同时要求臣工们“务期尽除积弊”,“各宜洗涤肺肠,公忠自矢,痛改前非,存心爱民为国。”[注2]


地震发生后不到四个小时,康熙立即把“内阁、九卿、詹事、科、道满汉各官”召集在一起,并把大学士明珠、李  等数人召到干清宫,当面训谕,严厉批评了某些官员“自被任用以来,家计颇已饶裕,乃全无为国报效之心”,不仅不清廉勤政,反而“愈加贪酷,习以为常”的恶劣行径,并且表明了对这种“奸恶”之人如“不加省改”,一经查出,“国法俱在,决不饶恕”的决心[注2]。


两天后,康熙帝再一次将“满汉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各官”召集到左翼门,着人口传谕旨,宣布了他所思虑的施政上的六方面弊端:一是各级官吏“苛派百姓”,民间易尽之脂膏,尽归贪吏私囊,使“民生困苦已极”;二是“大臣朋比徇私者甚多”;三是用兵之时,任意烧杀抢掠;四是地方官“于民生疾苦,不使上闻”,遇到水旱灾荒,对赈济诸事,“苟且侵渔,捏报虚数,以致百姓不沾实惠”;五是刑狱不公,积案不办;六是王公大臣之家人奴仆,“侵占小民生理”,“干预词讼,肆行非法”。康熙要求大臣们对如何严禁这六种弊政提出具体办法。他特别强调,革除弊政,关键在于高官的率先垂范,因为“大臣廉,则总督、巡抚有所畏惮,不敢枉法以行私;总督、巡抚清正,则属下官吏操守自洁,虽有一二不肖有司,亦必改心易虑,不致大为民害。”[注3]


大臣们根据康熙皇帝的旨意,在10天之内拟出了革除上述六种弊政的办法,包括对责任者从“革职拿问”、“永不叙用”到按律“正法”的严厉处罚措施,康熙批准了这个处分办法。


康熙皇帝这样做,主要是基于“敬天知命”和遵从宇宙中规律的基础上而为的。这里的“天”,即所谓的自然,即是指那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衡定一切的宇宙特性。“天象示警”并非仅仅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作出的警告。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认识。今天的当权者中,面对非/典、海啸、禽流感以及许许多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所谓“自然灾害”,有几人能够像康熙皇帝一样向内找自己失政的原因、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顺天应命重归天人合一的呢?


[注1] 引自《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420页。
[注2]《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421页。
[注3]《康熙起居注》,第一册,第422页

TOP

康熙皇帝灾后处理的非常细致, 少见.好样的.
能够像康熙皇帝一样向内找自己失政的原因、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顺天应命、重归天人合一的人更少见了。

TOP

我们看看当年康熙皇帝处理“京师大地震”,再想想这次国内的救灾工作,其实能够让我们想到很多,也明白到很多。。。

专制独裁的政府,往往在面对大规模的危机时,会有非常高的效率,如果刚好是在所谓的“明君”时期。。。
相反,那些非独裁政府,却会因为保证“过程的正确”而显得效率低下。。。美国的飓风之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我们歌颂赞扬康熙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容易联想到清朝时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问题不是在于康熙如何,是独裁的机制无法保证每一任独裁者都是康熙啊。。。

而这次我们对现在的政府倾情歌颂的时候,我们又该想些什么呢?

TOP

不丹帅哥国王主动还政于民 深受人民爱戴

在谈到为什么要实行议会民主制,辛格解释说:“我可以努力做个爱民的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 比王位更重要,君王一爵矣。


我已日益地看穿了那伪善画皮底下狰狞的罗剎鬼脸,则我断然不能容许自己堕落为甘为暴政奴才的地步。 ——林昭

TOP

咱们国家太大,要通过一个“神”一样的人来完成一个“神迹”的可能性不大。。。也许“六神合体”比较靠谱。。。

起码,一步一步的往好了走了,有一个邓先生打开了一扇窗户,渐渐的让一部分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还有一个江先生,至少他没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寄希望于“神”了,希望能够顺利过渡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