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炒的最火的话题无非就是钓鱼岛归属问题了。 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网络热评看的手痒了,就在这里写点对此事的愚论。此论点完全从客观角度出发,通过逻辑来分析此事的合理性。请读者不要带着感情因素领读。
当今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付责任的国家而言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武力扩张领土了,对于巩固势力控制范围的最佳手段只能是外交。用外交手段来澄清钓鱼岛归属问题无疑就是看谁能拿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直接采取的措施,在这点上中国大陆看似有心无力。大陆提供的证据大体就两点:1.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版图不包括钓鱼岛。2. 强调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至于措施就更显软弱,只派些海监船在离岛12海里以外绕岛巡航。但真相是否真的像表面上看的这么简单,我看并非如此。接下来将逐条分析。
先看第1点证据,从这两个条约的背景说起。《开罗宣言》是1943年12月中、美、英制定的。 在‘马关条约’后(先不谈‘马关条约‘内容的合理或公平性,但它毕竟是两个公认政府签署的正规条令)。钓鱼岛就归属日本,那这《开罗宣言》等于是在没在日本同意下来决定日本领土归属的一份条约。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慕尼黑协定’,感觉完全是列国在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的情况下签署的(再次强调这里只讨论条款所导致的局势,这个岛‘原本‘属于谁的不在分析范围之内。那将是另外一个话题,必须把其他国家牵扯进来,关系很难捋清)。
再看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这个和《开罗宣言》的性质一样,也是在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的背景下制定的。按中国话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城下之盟,给谁都不会愿意遵守。现在还特别拿这东西给日本这个及其崇拜强者的国家谈。从东京审判中每个战犯的表现和历代首相都参拜靖国神社可以看出日本的投降是多么不情愿,完全没有意识到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这和德国在二战结束后表现出的悔过之心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日本来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就是不平等条约。对于不平的条约所有国家都是在局势稳定,国力增长后无一例外的拒绝履行一切不平等条约。(就算是平等条约也经常被废除。最长见的例子就是哪个国家的最高领导换了就同时把之前欠外国的钱或债卷都赖掉。)条约的约束力只存在于两国在签署条约那一刻的国力之间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间国力的对比和签署条约时的差距越来越大时,这份条约的约束力就越来越小。现在日本的国力和二战结束时是天壤之别。既然中国都可以不履行近代历史所签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日本不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也非常合理。没有公开宣布否认这两项条约的合法性已经很不错了。(日本也不可能真否认,要不也太不给英,美面子了。)从这点上说没必要对日本不履行条约而进行道德的谴责。在日本这样意识下中国还总拿《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事就等于直接抽日本的嘴巴,给看到这事人的感觉好像‘中国跟日本打仗可算赢一回了,总把这事放在嘴边没完没了。这么有本事怎么还签‘马关条约’。要是总拿战胜国制定的条约说事,那下次日本打胜就是了。’退一步讲,《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民国政府签的,就算要求履行条约也是轮不到新中国政府管。中国大陆这样的举动不仅不能证明钓鱼岛的归属,反而破坏了中日之间从72年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我相信中国政府肯定也知道拿《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事没用,至于为什么中国还要一再强调这两条将在讨论第2点证据中提到。
现在看第2点,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 从直属管辖政府来说钓鱼岛一直受台湾地区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 要是从地理来说钓鱼台列岛实为台湾大屯山之延伸,依据1960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观点,钓鱼台列岛理应为台湾岛的一部分。当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也是和民国政府签的。所以怎么看得出的结论都是‘钓鱼岛是和台湾绑在一起的,台湾归谁钓鱼岛就归谁’。大陆和台湾政权都是中国,但究竟谁是正统,海峡两岸都各执一词。这个问题跟钓鱼岛归属没直接关系,也就不在这里就不深入讨论。大陆一再强调钓鱼岛是中国的,其实就是在变相强调台湾问题。一想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相同为什么在实质措施中大陆为什么表现的那么软弱。
现在看大陆为什么只派海监船,为什么不直接派军舰上。
先从表面能看见的入手,现在的局势还远远没到需要用武力解决的时候。就中日这种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而言都希望有事尽量用外交手段解决。谁都知道现代战争的恐怖。这两国的战争很容易波及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更不希望战争,有打仗的钱不如去搞发展,钻研新技术。退一步讲,你就是想用武力别的国家也不让啊。所以派军舰这种事只能是到最后才用,而且还要在自卫式的姿态下才用(说白就是只有到日本派军舰来杀了中国的官方人员/军人,中国才可能派军舰。杀了渔民只会被说成误伤什么的,赔点钱了事)。
那除了派军舰,大陆为什么没有其他强硬些的措施来接管钓鱼岛呢,这就又牵涉到台湾问题了。 从钓鱼岛位置来看,这个岛离台湾非常近而且直接连着太平洋。如果谁控制了这个岛,等于直接威胁到整个台湾北部。台湾北部西海岸的船想进太平洋都要得到钓鱼岛的允许,不允许就只能绕道走了。如果大陆接管钓鱼岛的话,完全可以以护岛为名,在岛上建立军事设施及驻兵。到时要是海峡两岸真的有了摩擦所有台湾的雷达都将形同虚设,还没等发出警报呢大陆的飞机和导弹就能覆盖整个台湾岛。对于这样的战略要地台湾肯定不会让大陆接管。大陆肯定也知道台湾不会放弃钓鱼岛。那么大陆之所以还把口号喊得震天响,对于被煽动的群众不加以管束,放任其大规模游行,砸日本店,其目的就值得推测了。
就初步判断应该是为台湾施压。没有哪国的国土归属问题是靠喊口号解决的,喊口号也不可能解决任何外交问题。但喊口号对刺激民众情绪却非常有效。大陆这样做就是为了刺激民众情绪,大陆民众的情绪被挑起了,台湾民众的情绪也被挑起了。特别是像台湾这种公民投票选举出的政府, 亢奋的民众无疑会给当权政府施加莫大的压力。 逼着政府采取措施,这种措施还必须能立刻见点成效。像这样有争议的领土问题是没法一时半会就解决,当年周恩来和邓小平对待这事都围绕着一个字‘拖’。 等到条件成熟了,这事自然会得到解决,没必要为钓鱼岛破坏中日的关系。到现在都40年了,这问题还没解决可见此事的棘手。如果台湾被逼的不能再选择‘拖着’,而必须做些立竿见影的措施,不采取措施就意味着执政党要下台,这应该还是比较好的结果。以暂时下台为代价把烫手的山芋抛给敌对党任谁都还是可以接受的。 要是采取措施也是两个结果,可能性不大的‘成功接管钓鱼岛’和可能性大点的‘不成功’。只假设这两个可能,其他的可能性就不在这里考虑了。如果措施不成功则假设海峡两岸和日本的关系保持现状而不恶化,因为我也不想去想象如果关系恶化会导致是事。
如果台湾成功接管,那皆大欢喜,台湾高兴,大陆也高兴。毕竟海峡两岸合并是大势所趋,只要钓鱼岛在台湾手里,到时一起合并进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在台湾还没有任何动作下,就算大陆成功接管了钓鱼岛也只能是名义上的。大陆接管后台湾不可能让大陆建立军事设施,也不会让大陆开发岛上和岛周围的资源。那钓鱼岛这样被接管后只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开销。在两岸合并还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把钓鱼岛让由台湾管理不失为一个明智的举措。
如果台湾接管不成功,那对其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无疑都是沉重的打击。现在海峡两岸合并是肯定的,但最后以什么形式合并无疑就要看两边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谁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大,谁的话语权就大,以什么形式合并就会偏向话语权大的那方。(完全否定武力统一的可能。不解释。)海峡两岸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处于此消彼长的形式,台湾那边降了,大陆就相对升了。 在台湾接管失败的时候大陆应会尝试插手接管钓鱼岛,如果也失败了,无所谓最多和台湾一样。但要是成功了肯定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有很大提高,到时说不定在台湾问题上也能有些实质性进展。在台湾和钓鱼岛之间,台湾是大,钓鱼岛是小。在和日本关系之间,日本关系是大,钓鱼岛是小。所以在台湾和日本都没采取实质性措施之前中国也不会有什么举动。
现在说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为什么突然积极起来。从大势上看应该是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让日本在亚洲第一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GDP是7.3万亿美元,日本是5.9万亿美元。 这以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力在经济方面的成就。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事导致中美关系恶化,日本就开始坐上亚洲第一的交椅直到现在。虽然在人均GDP上中国还和日本差一大截(不要借口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多,中国要是没这么多人也不会有发展这么快的GDP),但总GDP的飞跃已让这个习惯了当亚洲第一的日本感到切身的威胁。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在综合比较下还是有一定差距,但这样差距已经在飞速缩小。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国民生活质量等全方面超越日本(本人不觉得在军事方面领先别国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日本要想长久保持对亚洲其他国家的优势只能发展高技术领域,但这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经济局势和没有短期的经济回报。在国土面积小和资源的贫乏的先天原因下,导致日本在资金,市场,原材料,劳动力方面和亚洲其他国家比都没有优势,在抗打击方面还有明显劣势。产业链的脱节让看似要追上的美国狠狠甩在后面,一次次的金融危机让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不振。意识到问题并调整姿态的日本想要再次短期内加速发展已经很难,唯有拖延他国和本国之间差距的缩小。通过制造事端来转移注意力达成发展减慢或改变方向,从而利用这个期间来加紧自身发展。
这次钓鱼岛事件很可能就是日本故意制造出的事端。这次直接牵涉亚洲发展速度最猛的势力(日韩在独岛上的问题应该也是出于以上原因)。日本这次不可能真想要接管钓鱼岛,在之前日本实力完全胜过中国时都没办到,反而现在到中国实力和日本几乎追平的情况下硬要,这在逻辑上就说不过去。除非日本傻到认为中国现在财大气粗应该不会在乎一个钓鱼岛的得失,显然这个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就算大陆同意台湾也不可能同意。目前日本的举动也注定了它不可能用强硬手段,如果真准备用强硬手段明面上肯定是‘明确真对方,尽量减少敌对势力,暗地里寻求大国支持。’日本要是真准备动手肯定是先明确声明只和中国大陆有矛盾,同时安抚周边势力(特别是台湾,韩国这些有一定实力还很有可能被直接牵连到的势力)承诺真有事不会殃及到你们。再就试探其他大国的意思争取拉来做同盟(私下的也好)。由此可见日本如果真的想动硬的不可能同时在明面上就把大陆,台湾,韩国三方面势力都得罪(至于暗地里又触动了谁的利益就不好说了)。这三方随便一个都好惹,更别说三个一起对付(除非日本人及其崇拜慈禧)。
这次的岛屿纠纷纯粹就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事件,一方面也是能激起本国人民情绪。这种情绪可以转变成渴望自强的动力,从而激励国民的作用。对于日本此次事情的声势越大,卷进来的势力越多越好,日本好趁机把水搅浑。这里提的其他势力除了韩国还应该计划有美国。现在中国GDP已经是世界第二,既然日本地位受到威胁,美国的世界第一肯定也受到威胁。根据高盛集团估测,按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到2030年中国GDP将超越美国。在这种形式下美国肯定不会对中国的崛起视而不见。直接插手制止肯定不可能,但要是寻找机会制造点事端应该没问题。日本应该也想到美国会有这样心态,所以指望岛屿纠纷激烈到一定程度后美国会插手干涉。到时日本再趁机把水搅浑,随后的事态的发展就不可预知了。在别的国家都把注意力之中到这摊浑水上时,日本作为唯一明白的肯定借机努力发展。谁知近期美国和穆斯林势力的关系急剧恶化,冲突不断。特别是刚发生的因一个视频为导火索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穆斯林势力反美情绪高涨,甚至导致在利比亚一名美国大使和三名美国公民被杀的惨剧。这种无厘头事件肯定是美国和日本都没预料到的(美国肯定很郁闷,录像是犹太人资助拍的干嘛把气撒我头上)。现在美国在和穆斯林的问题上没有解决时根本无暇关注亚州的岛屿纠纷。日本就此只能希望美国把自己的事忙完了再把注意力转过来,很有可能到时岛屿纠纷都结束了美国都没来。
最后谈谈中国民众对于此次事件的举动。现在看到最多的就是游行示威,喊口号,宣扬抵制日货,甚至有砸日本店的事发生。看到这些事心中就产生很多疑问,游行喊口号能把钓鱼岛喊回来么,难道所有日货都是日本政府造的,所有在中国的日本店都是日本国有企业?日本人民在这次事件中有什么错,岛屿纠纷是日本政府的决定又不是事先经过全民投票决定的。要是日本像甲午海战前那样开展爱国募捐,然后所有日本人民都疯狂的捐款。那时你抵制日货至少从道理上还说的过去。退一步说,喊口号就喊吧,但有必要满横幅的粗话,满嘴的污言秽语吗?什么狗,滚,鬼子,死,操,杀等字眼满街都是。这和泼妇骂街有什么区别。难道把话说得这么难听日本就把岛还给你了?给谁听到这么难听的话不仅不会把东西还给你还会鄙视你。再说标语口号肯定都是给日本人的看的,你在中国把口号喊的震天响有什么用啊。要示威应该把横幅写上日文,到日本去用日语喊口号。估计那些示威的更多是为了找地方发泄在生活中积压的情绪。不过说他们是真心爱国我绝对相信,那种气氛下口号喊多了,就算不爱国的也喊得自己信自己爱国了。在面对国际关系上游行喊口号绝对是卖力不讨好的举动,喊得好了没有作用,喊得差了别人鄙视不说还更不会让对方按你的意思办事。
作为普通百姓有那种激情不如把它转变为发奋的动力。该读书的好好读书,该工作的好好工作。别觉得工作读书不差我一个,这个不仅仅是为国家,也是为了个人。现在国家的事不是你管得,你也管不着。到时国家真需要你管得时候,你不想管都不行,跑都跑不掉。特别在这次的事上,原本就是个局,别人还生怕你不往里边跳呢。现在你做什么都是白费劲,还可能起到副作用。增强自身实力后所能为国家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你上街游行喊口号的价值(个人觉得游行喊口号的价值应该是负的)所以是平民就别瞎凑热闹,为国家也更为你自己着想,回去该做什么就还做什么吧。
[
本帖最后由 feila 于 2012-9-17 18:0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