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北京与一位朋友高谈阔论,他说我,你只会说,你还很悲观,走向民主是要靠行动的。
回头细想,有好多事情在中国大陆展现着民主自由平等,分析两个现象,大家见笑。
第一是淘宝,它建立了我认为是大陆唯一的信用体系(其他请补充)。
钱,在大部分国人心目中的含义只是占有,拥有钱的多少等同于占有物资能力的大小。钱的起源和经济学定义更偏重信用属性,纸币的面值可以是制造成本的成百上千倍,所以它携带的是信用(银票)。连强盗土匪也会依赖于这种信用。
民主制度是目前保障个人自由的最佳体制,成功的欧美民主国家都有一套个人和社团的信用机制,信用首先是不撒谎,诚实的教导和心灵维护靠基督教等,但远远不够,伴随的信用奖惩制度成为了非常必要的外部钳制。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停留在宣传和虚幻的道德法庭,但通过信用机制,民主国家反倒实现了。回头看大陆,档案里的所谓污点,只是服务于上级对下级的驯服。大型国有企业因没有信誉机制的束缚在市场上欺行霸市肆意妄为,市场上的小贩依靠良知辛辛苦苦在四邻中建立信誉,但不合理的成本利润强制执行轻易就可以摧毁不够牢靠的信誉,好比兰州政府在成本上涨时为兰州的形象不允许拉面涨价,造成肉少汤稀,险些毁掉名吃。
虽然淘宝也有不少问题,我非常欣赏它建立了买卖双方的信用体系,而且非常有效,一个卖家由深圳直奔珠海砍了给差评的买家,反倒说明了信用机制在淘宝生意好坏的决定作用,几乎完全弥补了网购的劣势--不能看货挑拣。每一个商家和买家都有了公开的信用,在专制社会极为少见,也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试验,也为准公民提供了信用知识和演练。再次赞一个。
第二,平等。例子是正在进行的中国好声音。
转椅的设计突出了声音制胜的特质,网上戏谑的家用转凳拉近了评委与观众。评委评判选手,观众还可以评判评委水准和口味。
双向选择,造就了两个层面的竞争,一改往日选秀节目评委高高在上的疏远,评委媚态百出的争夺与选手高傲的选择,将平等演绎到极致。
导师指导筛选,则把四大评委导师放到架子上,任观众火烤,唱将在你的指导下是否有进步,PK后选择是否公正,使导师的各方面能力充分暴露,对他(她)的钱途也有影响。这部分,看的就是他们的两难局面的应对,频频的哭场也反映出四大评委真切的压力。
除了聆听好声音,一种平等的享受成了这款节目与众不同的观众体验,它的成功,也反映出观众对平等的渴求和感动。
比较牵强,主要想表达对实践者的敬佩,使我有了收获,更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