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香港卫生局长:内地供港食品安全率 99.999%

香港卫生局长:内地供港食品安全率 99.999%

核心提示:近日,香港卫生局长周一岳表示,大陆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周一岳感谢内地在供港食品方面给予香港很大支持。他称,从2007年起,香港医疗方面财政投入增加40%。每年卫生医疗方面开支448亿港元。病人在公立医院看病承担3%花费。

======

6月21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大楼内,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接受了广州日报的专访。

周一岳是香港特区政府高官中的“两朝元老”,2004年,他受董建华之邀出任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2007年,他又连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在与香港市民息息相关的食品卫生领域,他已经当了8年的领军人物。

周一岳还表示,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

感谢内地在供港食品方面给予香港很大的支持

广州日报:你怎么看香港回归15年来的变化?

周一岳:我觉得香港是一个很有福的地方,我对香港的将来很乐观。香港已经回归15年,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当然市民要求比较高,高得有些不容易应付。不过只要下一届政府尽力,优先处理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一定可以维持香港的国际城市地位。我觉得香港应该好好利用我们一国两制的这个制度,帮助国家在各方面改善。同时,我觉得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应该跟整个国家一起,对于全世界的风险做好准备。

广州日报:内地老百姓很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你是如何保证香港人对食品的信心的?

周一岳:这也是我在这8年中花时间比较多的方面。其实,香港的肉和菜基本上都是依靠内地来供应,现在内地有许多专门供港的菜场、猪场等,内地给了香港很大的支持。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如果这方面能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

病人到公立医院看病只承担3%费用

广州日报:食物与卫生局是一个与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也可以说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部门,对此你深有体会?

周一岳:(笑)很难说,因为我的工作领域比较民生一点。民生方面是每个人都关注的,我和我的同事都很乐意听取每个市民提出的意见。

广州日报: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你会打多少分?

周一岳:很难给自己打分。最主要的是,我和我的同事尽力做好香港食物安全、卫生安全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工作。我的分数,应该让其他人来打。

广州日报:香港每年对医疗的投入有多少?

周一岳:过去5年,我们的医疗投入不断增加。从2007年到现在,香港医疗方面的财政投入增加了40%。香港一年卫生医疗方面的开支是448亿港元。其中,公共卫生方面占10%,其它90%是用于医疗服务方面。香港的医疗系统享受很大补贴,一个病人到公立医院来,医院资助他医疗费用的97%。病人住院每天的支出大概是100港元,做很大的手术,包括癌症化疗、电疗等大病治疗都是公费。虽然政府的负担很重,但是我们觉得这是香港人最需要的一个安全网。要是政府能负担的话,我们需要维持这个重要的安全网。香港在医疗方面的开支占生产总值GDP的5%,在政府的开支来说,排第三位。开支占第一的是教育,第二位的是福利。政府每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开支占政府总开支的17%。

面对医闹绝不给“封口费”

广州日报:香港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但是很少听说有“医闹”的问题?

周一岳:也不是说没有(医闹)。医疗机构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能医好。但是从病人和家人的眼光来看,希望医护人员可以尽力,所以我们要求医护人员要尽心尽力,医不好的话也要解释为什么。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的互信是很重要的。

医闹的问题,首先是要处理家属不满意的情绪,医护人员的沟通技能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也要动用医护人员的主管或院长出来解释说明。我们有一个原则,如果真的是医护人员做错了事,就要承认,应该对病人说对不起。

首先在医院我们设有一个病人关系主任,就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帮助病人了解怎么投诉。另一方面,医院也有专业的部门处理病人的投诉,医患管理局有一个公众投诉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里的成员都是社会人士,有不同的背景。他们要处理投诉,特别是麻烦的投诉,他们要是觉得医院或医生做错了,他们就会主动帮助投诉人索偿,有需要的话,也会找专业的协调员来处理。

要是病人还是对投诉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处理。不过,我们不允许病人家属用武力或不文明的方法来维权,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找警察。

在赔偿方面,我们有一定程序来处理,不可以病人大骂我们就给他们钱,封他们的口,这个我们是不做的。

广州日报:香港有什么制度可以保证医生不给病人开“大处方”?

周一岳:(开大处方)对医生来说是不专业的事情。在香港有一个医务委员会,如果有哪一个医生有不专业的行为,违反了专业操守,医务委员会会根据证据进行审判。查实的话要取消医生的牌照,不准再行医。每年我们也要处理上百个投诉,但真正要取消牌照的不多。

广州日报:内地许多城市街头都有很多药店,在香港看不到这种情况?

周一岳:香港一些重病的病人,还有一些需要长期吃药的病人,都是在我们公营的系统里面解决的,付钱很少,不需要在外面买药。内地的医疗改革方向也很重视这方面。

双非孕妇来港生子问题需立法解决

广州日报:双非孕妇来港生子引起很大的关注,这也是你任期内遇到的挑战之一?

周一岳:因为来香港生子的双非孕妇越来越多,如果不是来得这么多,也没有问题。我们没有准备用产科来做一个产业。双非孕妇来港生子最大的问题是香港的居留权。

我们希望香港妇女可以得到产科的照顾。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私家医院明年须落实内地双非孕妇零配额。现在是采取行政手段解决,下一步需要有法律作为依据。现在的方法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不过看到下任政府还是挺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的,但这仍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需要内地政府的帮助才可能做到。

烟民比例已减少一半以上

广州日报:你们是如何保证香港控烟工作确有成效的?

周一岳:首先是令市民了解烟草的危害。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们已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教育。2006年,我们增加了很多禁烟区。吸烟的地方越来越少,烟民们已觉得越来越麻烦了。还有,我们增加了两次烟草税,现在是烟草零售价的70%是税,提高烟草价格对减少年轻人吸烟是有一定作用的。香港整体的吸烟百分率,25年前是23%,现在是11.1%,减了一半以上。中学生“烟民”比例5年前是9%,最近的一次调查是3.9%。

广州日报:香港街头看不到很多处罚违法吸烟者的执法者,但是吸烟的人还是很少?

周一岳:我们不可能追着每个吸烟的人处罚。从前年开始,香港规定将尼古丁的代用品免费提供给戒烟者,今年已经有5000多万港元投入在代用品这方面。广州在成功举办亚运会之后市容有很大改变,在控烟方面做得也不错。

人物简介

周一岳,骨科医生,现任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1992年任伊利沙伯医院行政总监,2001年任玛丽医院行政总监,2002年任香港医院管理局港岛西联网总监。2004年10月接替辞任的杨永强任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2007年6月,连任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至今。

周一岳积极参与义务及社会工作,曾任香港康体发展局及香港体育学院副主席。他1986年起任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主席。自1997年起,他连续当选为国际伤残人士奥委会副会长。他还是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成员。


ps: 希望同為中國人, 大家都有安全的食品保障.

TOP

舌尖上的香港

文/魏英杰

从香港回来,有天看到路边一家广东餐馆。点了份腊味煲仔饭,坐在桌边候着。这家店看着挺像模像样,除了煲汤类,肠粉、叉烧等广东特色菜一应俱全。可等煲仔饭上桌,尝了一口腊肠后,嘴里、心里都只有失望。那根本不是腊肠,只能说是面粉和色素的产物。

在香港吃的第一顿晚餐是在庙街。在港片中,这是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名字。走在街上,那些兜售五花八门商品的路边摊却让人提不起兴致,感觉与内地的夜市别无二致。等看到一间颇有人气的大排档,早就饥肠辘辘的一伙人便决定进去尝尝本地菜。虽说这家饭店显得有些破旧,摆在路边的桌椅似乎摇摇欲坠,但我们想要的就是这种市井感觉。

点了烧味拼盘、竹蛏、煲仔饭等特色菜,叫上啤酒,我们便坐在路旁桌位一边纳凉聊天一边狂吃豪饮。不知是太饿了,还是这里烧菜比较入味的缘故,一盘菜上来没几分钟就被吃得干干净净。那晚,不光喝酒的人一副“暖风熏得游人醉”模样,没喝酒的人看上去也是一脸的满足。事后证明,这真的是庙街一带比较有名的饭店。几天后,柴子文、贾葭等朋友请客,当看到短消息时我不由哑然失笑,聚会地点正是这家饭店。

在香港期间,除在一家茶餐厅吃到泡饭做的粥有些不对胃口,似乎没有哪家餐馆的饭菜特别让人失望。我们这些人并不是美食家,也没有专门寻找有名的餐厅一饱口福。只有一次,香港朋友许骥带着去了家知名烧味店,其他时候大多是走哪吃哪,吃饱就好。这其中还包括每天早上在下榻酒店餐厅里吃的早餐,以及中午全部人马在浸会大学“食堂”吃的午餐,总体感觉饭菜都有香有色、清爽可口。不过,由于香港本地菜肴偏淡、偏甜,有湖南同行每到开饭时就不知从哪掏出几罐辣椒酱,拨拉几下,一桌广东菜立即就变成红火诱人的湖南菜。

倒不是说在香港吃到的都是美味佳肴,但那里的食品确实比较新鲜干净,一点都不用担心会吃到地沟油。就连米饭,无论大小饭馆,端上来的都是白花花、香喷喷的一碗。一道菜肴的品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食材好坏,再者才是烹饪技术的高低。食材不好,烹饪技术再高也没用,而有了好食材,清蒸红烧总相宜。当然,有好的食材也须用心烹制,否则很可能糟蹋了食物。有次在杭州一家日本料理店用餐,点了几种日本特色菜肴,结果都难以下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这家餐馆对食物缺乏起码的敬意。

问过同行一个问题:香港的食品原材料大多从内地进口,为什么吃起来感觉那么不一样?同行说:香港有严格的食品检验制度。这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理由。香港的鸡鸭鱼肉蔬菜,相信不会都是什么放养鸡、土猪肉或有机蔬菜,相关检验却肯定有保障。当地的菜肴,也尝不出添加过多味精、浓缩鸡汁等调味品的味道。举个极端例子。香港将军澳海鲜大排档是许多内地游客喜欢光临的地方,其中存在一些消费陷阱。那天,我们在消费前已经很小心地询问了消费方式,结果还是吃了点哑巴亏。即便如此,那家餐馆的饭菜质量仍然无可挑剔。

尽量保证原汁原味,认认真真烹制食品,这是“舌尖上的香港”给我留下的基本印象。要保证这种舌尖上的享受,却需要制度的保障,从业者的敬业,以及可能来自遥远地方的食材供应者的良知。其中哪个环节掉链子,吃进去的很可能就是“舌尖上的毒物”。

TOP

大陆人都自以为是个人,事实是人家根本没把你当人看
连街头的小偷都不敢呵斥的民族,却有勇气高呼灭了小日本。连活着同胞的苦痛都漠不关心,却有脸说不忘死去的同胞。

TOP

知道为什么要移民了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