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文革对薄熙来那代人的影响

文革对薄熙来那代人的影响

德國之聲


薄熙来被停职调查后,有人指责这名文革时期的少年曾同造反派勾结。45年前,黑压压的人群集会前,薄熙来遭到批斗,造反派说他藐视毛泽东发起的革命运动。

中学生薄熙来文革遭批斗

薄熙来仕途中的大起大落,再次引发文革对他以及那一代人产生怎样影响的辩论。恰恰是这代人,今年晚些时候将掌管中共的领导权。

文革开始时,薄熙来是高干子弟云集的北京四中的一名中学生。1967年的一天,薄熙来同他的两个弟弟一道遭到校内红卫兵的批斗,说他们反对文化革命。他们的父亲、时任中国副总理的薄一波同一批老干部一样,已被打倒,罪名是背叛他们的伟大领袖。


批判他们的人将他们的胳膊反绑在身后,把他们的头一直按到接近地面,时不时抓住他们的头发,将他们的面孔呈现于批斗群众面前。去年,当时就读四中的名叫段若石的男子公开了他的文革回忆录,以上文字便是这个作品中的内容。段若石写道,"虽然叫骂的喊声从各处传来,薄一波的儿子们却表示出蔑视。"

现在,人们提出了疑问:文革对薄熙来以及那代人究竟有什么影响?

今年3月,原本看好荣升政治局常委的薄熙来却遭到罢官的命运,他被免去了重庆市市委书记一职。薄熙来的批评者,其中包括总理温家宝,暗指他文革期间同造反派勾结,而今年即将从胡锦涛手中接过指挥棒的接班人中,就有当年的红卫兵。1966年夏季,红卫兵占领了许多学校,而原来的管理人员不是被打倒,就是被疏散,公检法也被砸烂。据1980年出版的一个文献,仅在那年的8、9两月,北京市就有1800多人死于红卫兵的造反。

先是参与者,后是牺牲品

路透社对10名前四中学生做了问讯调查,并综合了新近公开的文革回忆录后总结道,薄熙来和他的兄弟们以及许多所谓的太子党们,在文革中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扮演了牺牲品的角色。


当年四中同学、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朱景文说,"他们既攻击别人,也被别人攻击,继而进行反击。他们的角色经历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倒置。"

北京四中和其他高干学校是响应毛泽东文革指示并组织红卫兵的最早的核心地点。四中学生曾在操场游斗老师,他们自建关押室,用鲜血在墙上书写"红色恐怖万岁!"紧接着文革进入下一阶段,这些革命小将的父母受到冲击,此时,他们自己也成了牺牲品。薄一波被打倒后,薄熙来的母亲不勘造反派的折磨而自杀。薄熙来和兄弟被关押数年之久。

一些人认为,薄熙来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当年在四中的做法,同他在重庆极富争议的唱红打黑异曲同工。批评者说,重庆的做法让文革的幽灵重现,它们取消了法律保护。

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教授认为,薄熙来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那代人的例子。杨帆本人也曾就读四中,并认识薄家的孩子们。他说,"他显示了文革经验的负面东西。"

他们更具多元化,更少同一特征

上世纪60年代就读于北京四中的许多"太子党"们,目前均在官场或经济界身居要职,中国开发银行行长陈元、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共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等便是其中的例子。

四中文革的那代人,同前代比较,更具多元化的色彩,更少同一化的特征。尽管薄熙来毫不掩饰的野心在中国政界并不多见,但他对命运的认识和务实作风,被一些人看作是太子党共具的特征。

前四中学生、北京大学研究文革的历史学者尹弘飚说,"总体而言,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具独立性,对中央政府持有更少的信任。""在他们理应学习的阶段,他们被卷入政治漩涡。"

朱景文教授说,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是,从人上人跌到了人下人。"但我不认为,他们放弃了特权思想,放弃权力。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从未反省,而对自己的遭遇则念念不忘。"

来源:路透社 编译:李鱼

TOP

如果一个人在文革期间长大并形成了他的人格及世界观,那么这样的人相对于其他年代出生的人群,一般会具备以下特点:
一、他们较少知识,这个知识缺乏不仅是在科学和文学方面,在人文知识的缺乏方面更加明显,
在砸烂一切的年代毕业的学生肯定是不学无术居多,但是他们自认为对付这世界很有一套,根本不需要知识,对于有学问的的人,心底里是看不起的,不过后来大肆买文凭的也以这群人为主流(你只要看那些履历中原来的中专或大专底子,后来再补充的某某D校的社科研究生毕业,但肯定没有学位)
二、他们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努力,希望有一步到位的成功
颠覆一切的时代给了这帮人空前绝后的“想象力”,从一个普通市井混混一步登天,是他们认为十分正常的成功路径
三、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一定是你死我活,绝没有半点包容之心
非黑即白、非友即敌,不允许中间路线,因为他们是“革命到底永不妥协”的哪一类
四、喜欢并崇尚暴力,更要命的是因此较少人类良知,做事没有底线
这是这群人危害社会最主要的原因,腥风血雨中喝着狼奶,骨子里充满了仇恨和打倒一切的冲动,不要指望他们会有廉耻之心,因为那是已经砸烂的封资修,是傻瓜们用来束缚自己的东西,造反派负责新世界建立起来后所有一切标准的定义

这些人在文革中集中地为祸过国家和民族之后,在80年代因为打击“三种人”,曾经消停一阵子,后来多半洗白了身份,改头换面回到了社会主流,开始了利用市场经济漏洞大肆“发展”的进程,因为无做事底线、无基本道德良知但又经过了文革这样全民癫狂的“伟大运动”的洗礼,掌握的歪门邪道并一般人强得多,这些人往往“很成功”,这些人多半是建国初期和50后生人,差不多现在正在步入60岁,如果在官场,差不多就是要竞争省部级甚至已经开始谋求更高权位,如果GCD不幸让这些人真正占据多数,那么后果显然是。。。。。。。。。。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