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过一部日本电影《阿西门的街》,印象不深刻了,内容是讨生活多么的不容易,工作就是一天忙到晚还要加班也不见得挣多少,还看过一些纪录片,效能专家会把上班员工的效能最充分的发挥出来,几乎没有闲暇,高速运转。90年代国企改革,一条标语铺满全国:效率就是金钱。那时候一些韩国企业在中国办不下去,老板批评中国员工工作态度懒散,效率低下。
在国企上班以后,除了刚刚熟悉工作的过程,比较辛苦,自己加班加点也做过,过两年就好多了,上班不算累,也就是找了个还不错的工作,无论怎么批评社会,对这一点还是非常满意--轻松,拿钱还行。
脑海里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如果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工作比较恐怖,要拼命,你的岗位,外边有一堆人在等着,老板不满意可以随时炒掉你,也就是危机感很重。
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我们中国人对工作的追求是性价比,投入少,回报大,只要你的关系够硬,就可以在国内找到性价比非常高的职业,我所知道的地区高官的太太们,把工作调到了“拿空饷”的部门,这恐怕是最高境界,还有就是付出大,回报要巨,能够过上奢华的生活,能够把家人送到国外生活。
这个观念很传统,体面,高收入,自古就是从事行业好坏的标准,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这样想,周围是不是弥漫着这种氛围。
资本主义社会工作的性价比是由大脑的进步决定,科技解放人类,但是工作就是工作,不会是悠闲,不会是磨洋工,不合格自然保不住。
请问,假如你不否认上述中国和发达国家工作上的区别,你还会毫无顾虑的支持我们变成欧美国家?这篇玩意也是上班时间利用“公家”设备制作和上传,好像我们这儿真的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同为国人的香港台湾都是万万做不到的(极个别行业除外),也许各位思想先进可以做到,你周围的人能说服吗?现在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想回来,是因为融不进欧美日的生活方式,习惯中的“好处”丢弃和转变太困难了。
阻碍追求民主社会的因素很多,对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上的差异和接纳恐怕应该算是挺重要的因素,我碰到过一些激进的中年人老人,批评中国赞扬欧美,希望民主,但是问他愿意在那里生活,还是喜欢家乡,这个无可厚非,但也是不愿习惯的改变,包括工作和生活方式,说归说,真的变了,就像叶公好龙,接受真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各位,喜欢生么样的工作方式?只要领导事不多,喝个茶,聊聊天,能上网,钱不少,你喜欢吗?
在欧美日韩,通常工作是什么样子?我都是臆想,知道的请描述描述,也改变一下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