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西南大都督
西南大都督,三晋定襄人也,
龙额准目,骨骼清奇。都督年尚垂髫,肆意狂放,不拘礼法,世人奇之。时文革,都督好大喜功,见其父,揍之,六亲不认,手毒心狠。讶然曰:“此子治世之奸雄,乱世之能臣!”
都督之父,首辅副丞,功名于开国之时,后囫囵于文革,先帝驾崩后,遂辅佐太祖邓公,安邦天下。然都督少时父弃其母,携小蜜而去,坊间有言为: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
独遗权势予都督。都督遂得世袭官爵,恣意放浪,悠游裙钗之中,狎戏脂粉之间。其发妻系出名门,难容,遂离。撇下一子,黯然远离!
都督馀年又结新欢,同为豪门之女。啖下一子,瓜瓜坠地,留学西洋,未几,声名鹊起,名车豪女,风流天下闻。
都督受其父阴功,发迹于满辽,仕途平稳,后调人京师,贵为商臣,实乃位高权重。翌年家财万贯,羽翼渐丰。中帝胡闻之,召首辅密谋,削其职,贬为西南大都督。西南乃不毛之地,富不可比沪上,贵不比京津直隶之师。名曰升官,实则下贬。都督闻之,仗其父余威,拉拢王侯,拒赴任,癞于军师。
中帝怒,遂生一计,令舌喉央视,公告天下,宣读其调任西南之令。都督无奈,遂独往西去。
都督初来乍道,所谓新官上任,必除前任余孽。遂令人密谋枪击军中卫士,案发,中帝怒,立查。都督博得出师有名之令。即调来叱诧关外的衙足吕军者,带领手下精兵强将,弄得西南鸡犬不宁,官者人人自危。逼辞太守,强攻法衙,蛊惑百姓高唱红歌,名曰:唱红打黑。狗咬狗,一嘴毛。此为百姓从中获益,盛欢。
翌年,因得罪京师大佬,大佬令彻查衙足吕军。吕军自非干净之人,关外之事,久而败露,遂求都督保全。
吕军只为一粒棋子,马前卒,车前炮。然都督心计吕军岂知。都督自命不凡,岂是池中物,有朝一日必杀回军师,何为一棋子而断送好名声。遂生一计:效法前章,命人枪击吕军,造成吕军中黑道埋伏,不测身亡。此计乃一石二鸟,一可免因吕军削职而影响其仕途声望,二可自证西南乃兵荒马乱之地,需重典,彰显都督乃爱民如子,宅心仁厚之人。吕军亡,吕军之错即盖棺定论。京师大佬不免消心头之气。
吕军岂非等闲,得知都督密谋后,遂装疯卖傻,就医途中乔装打扮,出西南,入川西洋吏馆寻庇护,抖都督其罪。内容之精辣,实属罕见。
都督闻之,大怒,急令太守火速驰援,重兵团围西洋吏馆。
是夜,西洋吏馆因两国邦交,一虑再三,放出吕军。太守遂将罪臣押返西南,遇东厂副统领奉旨拦押,强行押解回京。太守不从,两军对垒,剑拔弩张。都督坐镇军中帐,忽闻中帝电召,适才收手!
都督恍然瘫坐,大呼不妙。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愿难全,机关算尽,到头却是竹篮打水。于是百般推脱,独揽用人失察之嫌。遂不知,其声名狼藉,早已驰名中外,人人皆知。